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3 毫秒
31.
牙周组织病     
20062333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药物释放特征的体内研究;20062334脉冲Nd:YAG激光照射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20062335米诺环素对牙周膜细胞在根面上附着和增殖的影响;20062336牙周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20062337十二烷基硫酸钠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20062338NGFmRNA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表达。[编者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杂色曲霉菌变应原蛋白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方法 提取杂色曲霉菌蛋白质,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变应原成分,用western-blot法鉴定出了6种变应原,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变应原.结果 碳酸氢盐-盐水提取液(Coca'...  相似文献   
33.
采用紫外光谱仪动态研究了光敏重氮树脂与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证实了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与SDS、SDBS浓度有关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可加速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反应速度 ,提高光敏性 ,且可降低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热分解反应速度 ,大大提高光敏重氮树脂的热稳定性 ,并确认了光敏重氮树脂在水溶液中的光分解和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  相似文献   
34.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胶体,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乙二醇(PEG)两种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纳米二氧化钛的最终形貌。用X射线、SEM表征分析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对TO2晶型、粒径、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含2%氯化锶的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制备含2%十二烷基硫酸钠( SLS)和2%氯化锶的脱敏糊剂( DS1)。选择无龋坏无缺陷的牛下颌切牙制备牙本质片24个,随机分3组,分别置于DS1(实验组)、普通含氟牙膏(阴性对照组)和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中进行刷牙处理。牛牙表面连续处理7天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其图像分析研究含锶脱敏糊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另外,选择市售含氟牙膏(阴性对照)、不含SLS的脱敏糊剂( DS2)及3种同类脱敏产品,采用滤膜扩散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研究,并评价脱敏糊剂DS1浸提液的口腔黏膜刺激反应和皮肤致敏反应。采用一次限量法研究脱敏糊剂的急性经口毒性( LD50)。结果 SEM分析表明,DS1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率为70.97%,阴性对照组为48.29%,两者之间及相比空白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DS1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但未产生刺激和致敏反应。DS1的LD50大于5 000 mg/kg,但呈现实际无毒的结果。结论 在本研究中,含有2%的SLS和2%的SrCl2 · 6H2O的脱敏糊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牙本质小管的封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6.
从西医角度看,口腔溃疡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小如麦粒,大如黄豆,或圆或扁,形态各异。中医对口腔溃疡也早有记载,认为它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都有关系,常发于上述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时。因此,口腔溃疡可以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溃疡,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结核、口腔鳞癌、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od ium dodecyl su lfate,SDS)对人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 ent cell,PDLC)活性的影响,探讨牙膏中存在的去垢成分SDS是否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危害。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四唑盐(MTT)比色方法,检测加入SDS后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PDLC在加入100μg/mL SDS后,细胞活性与正常组比较已明显降低,在SDS浓度≥200μg/mL时PDLC已全部死亡。SDS浓度≤25μg/mL对PDLC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SDS在低浓度时即对PDLC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38.
十二烷基硫酸钠抗牙菌斑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ecylsulfate,SDS)常作为去垢剂广泛地应用于牙膏之中。已证实SDS与羟基磷灰石(HA)有高度亲合力,通过SDS与HA的结合,干扰蛋白质对HA的吸附,从而影响牙面获得性膜的形成。为进一步了解SDS的抑菌和抗菌斑作用,本研究利用口腔恒化器和扫描电镜及同位素标记液闪检测技术,对SDS的抗菌斑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经SDS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没有成熟的牙菌斑形成,仅有少数细菌散在附着,其放射性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SDS具有抗菌斑作用,是牙膏中的天然抗菌斑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证实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抗HSV-2的效应,初步确定其有效浓度与安全性。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SDS对HSV-2的抑制作用,同步进行阿昔洛韦(ACV)对照观察。结果:SDS对HSV-2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0.015625mg/4mL,抑制作用与0.1mg/4mL阿昔洛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最低有效抑制浓度的SDS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甚微,较此高8倍浓度的SDS仍然安全。结论:SDS在体外对HSV-2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培养细胞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消毒剂乙酰丙酸-十二烷基硫酸钠(LVA-SDS)对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杀灭作用,并对其在蛋白质水平的杀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按照2002年版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首先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LVA-SDS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是否存在杀灭作用;然后采用Label-free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3次独立重复的实验组(LVA-SDS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菌悬液接触30 min)和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Western blot验证差异蛋白。结果 20% LVA+2% SDS消毒剂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筛选差异表达蛋白414种(P<0.05),其中44种蛋白表达上调,370种蛋白表达下调。蛋白相互作用发现异柠檬酸裂解酶(ICL)等14种蛋白处于相互作用网络关键节点。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免疫蛋白印记与定量比较蛋白组学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 LVA-SDS对结核分枝杆菌确实存在很好的杀灭作用;差异蛋白的发现有助于了解LVA-SDS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机制,为新型抗结核药物和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新的分子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