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10篇
  免费   4624篇
  国内免费   2399篇
耳鼻咽喉   151篇
儿科学   374篇
妇产科学   294篇
基础医学   2327篇
口腔科学   408篇
临床医学   19637篇
内科学   10160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1084篇
特种医学   33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5篇
外科学   2671篇
综合类   26447篇
预防医学   25578篇
眼科学   411篇
药学   16305篇
  192篇
中国医学   9646篇
肿瘤学   1109篇
  2024年   610篇
  2023年   1934篇
  2022年   1808篇
  2021年   2172篇
  2020年   2564篇
  2019年   2085篇
  2018年   1108篇
  2017年   2026篇
  2016年   2221篇
  2015年   2945篇
  2014年   5805篇
  2013年   5705篇
  2012年   7763篇
  2011年   8223篇
  2010年   7688篇
  2009年   7230篇
  2008年   9412篇
  2007年   7556篇
  2006年   6252篇
  2005年   6583篇
  2004年   5127篇
  2003年   4446篇
  2002年   3949篇
  2001年   3179篇
  2000年   2510篇
  1999年   1791篇
  1998年   1461篇
  1997年   1333篇
  1996年   1136篇
  1995年   907篇
  1994年   774篇
  1993年   570篇
  1992年   425篇
  1991年   339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通过MRI技术观察偏瘫患者肩疼痛腋囊形态变化,为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47例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疼痛组)和47例正常肩部(对照组),运用MRI技术对肩关节腋囊进行测量,观察腋囊下肱盂韧带信号。结果偏瘫性肩疼痛的腋囊厚度(4.1±1.45)mm,高于对照组。腋囊腔高度(8.70±1.80)mm,腋囊腔宽度(4.31±0.56)mm,小于对照组。偏瘫性肩痛下肱盂韧带呈高信号出现率达21%,腋囊厚度与VAS呈正相关,与肩关节外展外旋呈负相关。结论脑中风中后期肩周炎是引起偏瘫性肩疼痛患者的常见原因,腋囊厚度是限制肩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中心组建体检质量控制小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健康管理中心工作资料,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另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为观察组,该组组建体检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受检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体检客户满意度较高,护理差错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中心组建体检质量控制小组方法上重视系统性、精细化,有助于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升体检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3.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在形重错觉条件下反复进行突发姿势干扰实验,比较腰部姿势肌肉预期姿势调节(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APAs)和补偿姿势调节(compens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s,CPAs)的变化,探索错误的任务预期对姿势控制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手接沙袋试验范式。受试者可见沙袋有2种大小,但未知其重量相同。接沙袋任务中同步采集受试者腰部姿势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计算肌肉反应延时及APAs和CPAs阶段反应强度。结果实验最初,面对大沙袋时竖脊肌和多裂肌的激活时间更早、APAs强度更大;但反复接取后,不同沙袋水平间的差异不再显著。口头报告显示,最初受试者认为大沙袋更重,但反复进行任务后认为小沙袋更重。结论错误的任务预期条件下,APAs的组织从最初的"对体积反应"到后期的"对重量反应",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对APAs的控制具有良好的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讨论在误服药物患者洗胃中应用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具体价值和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误服药物患者5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洗胃法进行洗胃操作,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操作下动态改变胃管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洗胃时间、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和清洁程度。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和洗出血性胃内容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洁程度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通过动态改变胃管位置,可以加快洗胃进度,增加清洁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观察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脑血流动力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摄食-吞咽功能治疗总有效率(9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咽动态透视录像造影检查(VFSS)评分显著提高(P0.05),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显著提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P0.05),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PD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患者摄食-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风险,促进其脑血流动力学改善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8.
胡兴莉 《全科护理》2015,(8):106-108
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复杂性,动态复杂系统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具有革新意义和指导意义。但如何应用这一理论为教学服务,目前学界还在探讨之中。教师和学习者是动态复杂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最具有主动性的主体系统,因此教师的角色重建和学习者的主体发展应该首先得到关注。教师角色范式转变的核心内容是放弃权利,创设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主体发展既要关注主体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主体系统在互动中的适应性发展,让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症状评估表、简易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量表和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对205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44.48±27.69),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肩痛困扰、肩痛频度、肩外旋、疲乏程度和抑郁,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3.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疲乏程度、肩痛频度和肩痛困扰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β_(疲乏程度-生活质量)=-0.252,P<0.001;β_(肩痛频度-生活质量)=-0.147,P<0.001;β_(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317,P<0.001);疲乏程度和肩痛频度亦可通过肩痛困扰来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β_(疲乏程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6,P<0.001;β_(肩痛频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4,P<0.001)。结论 临床上应同时关注脑卒中患者疲乏和偏瘫肩痛症状,关注抑郁和疲乏对症状体验的协同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症状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控制态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效果极佳,可作为临床干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