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叶 《中国药店》2015,(2):87-88
地方性药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药学从主要依靠"个人"推进的时代过渡到主要由"组织"推进的发展新时代。19世纪初期,市场上假药劣药肆意流通,鱼龙混杂,良莠难分。要维持药学行业的纯洁和活力,仅依靠个体自觉、自律、自发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药物市场蓬勃发展已经到了呼唤规范化和法律制约的阶段。对这种状况首先回应的是已经走上组织化发展道路的医学团体,在医学团体的压力之下,地方性药学会纷纷成立,夺回属于自己的治理权利。  相似文献   
22.
杨祚培 《中国药事》2015,(2):128-131
目的:探讨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下简称药包材)不符合规定类型劣药的有效监管措施。方法:以一起药包材类劣药案件为例,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监管难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对药包材不符合规定类型劣药的监管必须进一步加强。结论:应采取细心收集证据、与生产厂家积极沟通、与供应商认真协调、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等措施,切实加强对药包材不符合规定类型劣药的监管,以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3.
对我国劣药法定条款的深层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蓉  袁泉  蒋正华 《中国药事》2010,24(6):538-540,589
目的为全面准确理解《药品管理法》关于劣药的界定及其处罚的条款提供参考。方法就我国现行法律对劣药界定的条款进行深层解析。结果与结论实践中对《药品管理法》研究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条款莫过于对假、劣药的界定及其处罚条款。执法部门执法除了要认定违法事实,还要准确定性,才能准确适用法律予以制裁。  相似文献   
24.
邵蓉  蒋正华  黄泰康 《中国药房》2010,(17):1539-1540
目的:为修订《药品管理法》中与医疗机构使用假、劣药有关的规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四十九条第一款涉及到的相关法理知识以及《药品管理法》其他相关条款的分析,结合立法宗旨、立法本意对医疗机构使用假、劣药行为进行解析。结果与结论:《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四十九条第一款存在严重立法瑕疵,禁止生产销售假、劣药,而没有禁止医疗机构"使用",尽管《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已做了补救,但还需要立法机关高度重视,在下一轮修订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5.
应美芳 《中国药业》2009,18(10):4-5
该文针对《药品管理法》中假劣药界定的某些不足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6.
注意购药渠道及有效证明 要到正规的大药店或医院的药房购药,因为大药店比较重信誉。购买时应索取发票,发票上一定要注明药品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价格等内容。当怀疑所购的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与药品监督部门联系.并提供发票、实物、包装等证据。不要轻信广告或电话的介绍和推销,拒绝送货上门。  相似文献   
27.
假药之祸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误用假药后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害人性命——世界上每天都有因服用假药而死亡的病例。那么.如何防止买到假药呢?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在购买药品时参考。  相似文献   
28.
为了更好的识别药品 ,根据个人多年从事药品工作的经验 ,总结以下识别假劣药品的经验 ,仅供参考。1 从药品的标签上识别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必须具有注册商标、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品名、主要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规格、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还必须规定有效期。假药多没有注册商标 ,有的标签包括正品的各项内容 ,但注册商标、批准文号是伪造的 ,印刷质量低劣 ,字迹不清、颜色不正 ,个别甚至有错别字 ,英文字母也有错 ,文理不通 ,或字体大小不一。2 从批准文号上识别统一使用的批准文号格式 :“省简称 卫药准字 (年…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中药质量下降问题随着市场开放而变得十分突出。质量问题表现在:掺假、掺杂、掺水、异品、劣药增多。一些个体药贩用低价竞销、回扣铺路,使伪劣药材流入市场,坑害消费者。  相似文献   
30.
谢大年  陈光强 《中国药事》2004,18(10):616-617
我们在查处辖区某医药公司销售劣药的案件中,拟对其销售劣药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但在核算"违法所得"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以其销售劣药的全部销售收入计为"违法所得";另一种观点认为以其销售劣药的获利(销售收入减该批药品进货价)为"违法所得".显然两种观点的处罚结果不一致.相关的药品监督行政法规并没有给出计算方法,这给基层执法过程中执行何种计算标准带来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适用?如相对人就此提起行政诉讼,法官会如何采信?笔者从现行行政法规和法理上对"违法所得"的理解,探讨药品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计算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