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59篇
  免费   1815篇
  国内免费   675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510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585篇
内科学   3620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591篇
特种医学   5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553篇
综合类   9259篇
预防医学   1760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9541篇
  156篇
中国医学   3162篇
肿瘤学   598篇
  2024年   357篇
  2023年   1265篇
  2022年   1019篇
  2021年   1545篇
  2020年   1396篇
  2019年   1514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1376篇
  2016年   1407篇
  2015年   1629篇
  2014年   2474篇
  2013年   2292篇
  2012年   2425篇
  2011年   2256篇
  2010年   1764篇
  2009年   1518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307篇
  2006年   1122篇
  2005年   1087篇
  2004年   860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545篇
  2000年   381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晚期妊娠引产是避孕失败或计划外妊娠后一种补救措施。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影响到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未婚先孕女性人数的上升,将影响她们的生育和生活。因此,做好引产术后的一系列治疗及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站2001—2003年,收入我站的185例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2.
中期病理妊娠引产在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法,但有引起刺入胎盘及导致羊水栓塞的可能,还可能导致宫内感染及药物性发热等副反应,有引产失败、产道损伤、妊娠产物残留的可能.  相似文献   
83.
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亚风  李新娥 《陕西中医》2007,28(2):209-21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两组病人均服用氟桂利嗪、甲芬那灭酸片,治疗组70例加针灸取风池、太冲等主穴,同时配合辨证取穴,对照组50例加服谷维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6%。提示:针药同用能达到疏通经络气血,消炎止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一项最新报告,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药物的年销售额占整个药物市场销售额的1/3强,100种药物被归为“重磅炸弹级”。销售额最多的药物是他汀类Liptor(atrovastatin,阿托伐他汀),由Pfizer公司在全球生产,Merck公司和Schering—Plough公司联合销售的Vytorin(ezetimide/辛伐他汀),是销售额增长最快的产品,在2005年销售额增长678%。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腹腔内注射沙培林增强人腹腔抗癌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72例早中期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48h和24h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5KE的沙培林,术中采集腹腔内巨噬细胞,计数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巨噬细胞吞噬活力,一氧化氮(NO)的分泌以及对人胃癌MKN1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行分析。同时采集大网膜,对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进行观察。结果:沙培林显著增加腹腔巨噬细胞(PMΦ)的数量和NO的分泌,增强LDH和ACP的活性,吞噬活力,以及抗癌细胞毒性,也显著增加了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结论:腹腔内注射沙培林可显著增加人大网膜乳斑的数量和面积,并因此增加PMΦ的数量,增强PMΦ的活性。因而增强了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冠脉病变炎症的影响.方法 88例ACS病人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4例,另设健康组5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 88例ACS病人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对照组治疗8周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氟伐他汀8周治疗后,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伐他汀对ACS病人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7.
七味白术散合氟伐他汀片治疗脾虚痰浊型高脂血症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可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混合型高脂血症)。随着血中脂质浓度的增高,肝细胞内脂质将出现堆积,而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变的发生,因此,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2002年2月~2006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痰浊上扰型6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8~81岁,平均(66±8.6)岁;高脂…  相似文献   
88.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1):1070-1070
法国Saint Antoine医院的Firouze Bani-Sadr博士及其同事在9月1日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杂志》(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05;40:47-52)上报告,接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的HIV患者给予去羟肌苷可增加有症状的线粒体毒性的风险,利巴韦林可增强去羟肌苷磷酸化。如果对HCV和HIV的治疗需要同时进行,应避免使用去羟肌苷。如果不能避免,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线粒体毒性征象。  相似文献   
89.
赵灏  陈伟平  蒋兰英 《中医杂志》2007,48(5):466-466
为了探讨当飞利肝宁胶囊对乙型肝炎患者抗氧化防御体系的作用,我们于2004年9月~2006年3月选取了6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当飞利肝宁胶囊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nursing main points of fluvastatin o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Methods 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Ⅰ was the negative control group. Group Ⅱ was the conventional-dose therapy group and group Ⅲ was the high-dose therapy group. Ea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lated therapy and care. The blood lipids in all groups were tested before the treatment, 4 weeks, 12 weeks and 24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were measured by the Germany SEQUOIAS-512-B ultra machin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24 weeks after the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ide effects of fluvastatin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results of blood lipid tests showed that the LDL, TC and TG in two treat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negativ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ed for 24 weeks,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in two treat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 the side effects of fluvastatin were infreque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fluvastatin on cerebral arterial thrombosi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e dose of fluvastatin increased, the serum LDL-L and TC reduced more obvious and the inhibition o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hows more obvious, and the side effects did not in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