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69篇
  免费   4937篇
  国内免费   3299篇
耳鼻咽喉   384篇
儿科学   439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4741篇
口腔科学   1864篇
临床医学   23859篇
内科学   3035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1278篇
特种医学   88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36721篇
综合类   54407篇
预防医学   8953篇
眼科学   571篇
药学   20807篇
  344篇
中国医学   18637篇
肿瘤学   395篇
  2024年   825篇
  2023年   2722篇
  2022年   2495篇
  2021年   3589篇
  2020年   4552篇
  2019年   4158篇
  2018年   1685篇
  2017年   3876篇
  2016年   4361篇
  2015年   5324篇
  2014年   9926篇
  2013年   10025篇
  2012年   12157篇
  2011年   13153篇
  2010年   12287篇
  2009年   11472篇
  2008年   11435篇
  2007年   10200篇
  2006年   8764篇
  2005年   8378篇
  2004年   7269篇
  2003年   6277篇
  2002年   5264篇
  2001年   4963篇
  2000年   3869篇
  1999年   3126篇
  1998年   2408篇
  1997年   2194篇
  1996年   2001篇
  1995年   1809篇
  1994年   1447篇
  1993年   904篇
  1992年   666篇
  1991年   680篇
  1990年   498篇
  1989年   542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目的观察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式复位,C-型臂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固定。按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评分。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30~65 min,术中出血80~200 m L,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未放置引流,切口均Ⅰ期愈合,原有内科疾病无加重。患者均获6~1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24.2周。1例螺旋刀片向外滑动约0.5 cm,但未切割出头,发生轻度髋内翻畸形。无1例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5.83%(23/24)。结论应用PFNA治疗合并内科疾病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揍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患者56倒,男25倒,女31饲.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然后判定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无合并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赏料选用蹬验,计数资井连用c2检验,以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挠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 0.05.结论:桡桡骨远端移位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虽无明显差异,却各有利弊,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多方权衡,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3.
范伟  张玲玲 《吉林医学》2015,(7):1397-1398
目的:比较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空心钉和DHS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空心钉组髋关节H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6%,DHS组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钉和DHS在髋关节功能评分上都具有较高的优良率,但与DHS相比,空心钉具有创伤更小、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行上肢骨折手术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重度和极度疼痛共8例(16.33%)明显少于对照组20例(40.82%);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3.88%明显大于对照组73.4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减轻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显著,既可明显减轻上肢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探究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疼痛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患者选取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数字表为患者分组原则,常规组41例,疼痛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疼痛管理,比较满意度、疼痛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疼痛组满意度92.68%比常规组73.1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13,P <0.05),患者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用于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满意度高,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本项研究回顾了2017年2月—2018年7月间在某院采取了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的52例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资料,将所有的患者使用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使用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的护理措施为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对比两个不同组别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各类指标和出现并发症概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所需费用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进行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对其采取连续护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19-920
目的探讨微创后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入院奇偶数的方法平均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1例。两组均采用微创后入路治疗,常规组采用经典Judet入路,试验组采用改良倒八字入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ardegger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0.48%和95.24%,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61.90%和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倒八字入路微创治疗肩胛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0.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关节损伤,主要由联合外力所致,以青壮年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三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常同时伴有周围的韧带损伤。三踝骨折需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治疗,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踝关节功能明显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的36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