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1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488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710篇
预防医学   11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530篇
  4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模拟人体体温下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人工髋臼材料进行了压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室温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当由室温22℃升高到体温37℃和40℃时,其屈服应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3.1%和31.9%,由体温37℃升高到40℃时,二者仅差3℃,其屈服应力亦下降了11.5%.同时还对不同加载速度下UHMWPE试件压缩变形过程进行了红外辐射温度的监测与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下试件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均有明显升高,加载时间越长,试件平均红外辐射温度越高.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能忽视植入人体后UHMWPE人工髋臼局部受压时温度的升高,特别不能忽视植入人体后在人体体温作用下其力学性能的改变和下降,人体体温的作用是UHMWPE人工髋臼出现过早失效的原因之一.本试验研究为UHMWPE材料在人体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治疗组(n=40)用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12d,对照组(n=38)应用银杏叶注射液静滴12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恢复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C)评分.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均未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或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大剂量纳洛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抗内毒素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活性片断Fab',探讨防治内毒素血症的新途径.方法 用内毒素(LPS)作为抗原免疫25周龄德国罗曼鸡,改良水溶法提取抗内毒素IgY,胃蛋白酶切后提取Fab'片断,光密度法测抗内毒素Fab'的浓度和含量、ELISA检测抗内毒素Fab'效价、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分子量及纯度. 结果 抗内毒素Fab'含量为4.2 mg/mL蛋黄液,效价为1∶51 200,纯度为92%,相对分子质量为44 000. 结论 抗内毒素Fab'产量大、效价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34.
金属-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近半个世纪来一直是人工关节的标准配伍,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肩关节、人工踝关节等。然而,随着人们期望寿命的增加、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这一假体配伍越来越成为制约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远期效果进一步改善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这一“硬-软”配对的人工关节中,UHMWPE的磨损无法完全避免。磨损不仅限制了假体的使用寿命,而且所产生的碎屑触发了最终导致骨溶解的生物反应。两者的结果都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使用期限的有限直接相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5.
采用柱上聚合的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溶液,解决传统血红蛋白聚合过程中由于戊二醛的活性过高导致平均分子量大、产物分子量分布宽的问题。该方法利用阳离子交换剂对修饰度(聚合度)小的血红蛋白吸附能力大的原理,使其在柱上富积,同时加入戊二醛进行聚合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比较有效地缩小聚合血红蛋白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信号转导中的蛋白激酶C(PKC)途径与磷酸肌醇3激酶(P13K)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L-2与IFN-γ中的作用.方法 人PBMC先用P13K抑制剂Ly29400Z、PKC抑制剂Rottlerin或NT-κB抑制剂TPCK分别预处理1h,再加入结核杆菌低分子量多肽抗原(Mtb-Ag)和rhIL-2刺激3 d,最后用低浓度PMA Ionomycin短时再刺激后检测γδT细胞IL-2和IFN-T分泌;并同时检测,αβT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无抑制剂的对照组γδT和αβT细胞中分泌IL-2的比例分别为44.5%和15.2%,分泌IFN-γ的比例分别为51.1%和10.7%;Ly294002、Rottlerin、TPCK组分泌IL-2的γδT和αβT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后二组分泌IFN-γ的78T和αβT细胞亦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但Ly294002组分泌IFN-γ的γδT和αβT细胞反而上升至77.2%和22.3%(P<0.01).结论 PKC途径活化促进人γδT细胞分泌IL-2与IFN-γ;PDK亦促进人γδT细胞分泌IL-2但在其分泌IFN-γ中起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7.
以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对梧桐花粉变应原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BSA-ELISA)测定其抗原活性,得到两个具高活性的单一变应原组分PT13和PT53。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20ku和18ku。  相似文献   
38.
不稳定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率高,临床上药物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应用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心绞痛1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不稳定心绞痛病人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6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均常规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和抵克力得等治疗7d以上,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39.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观察第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FBV)、透析前血球压积(HCT)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另外,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0h,2h,4h血浆肝素抗-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P<0.05),第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P>0.05),SH组则下降(P<0.05),透析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透析4hLWMH组高于SH组(P<0.05)。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0.
为观察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将 5 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 )及常规治疗加速避凝组 (治疗组 ) ,疗程 1周。结果显示 :1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2 .3 1% ,对照组为 65 .3 8%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认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避凝 ,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