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09篇
  免费   3444篇
  国内免费   1405篇
耳鼻咽喉   351篇
儿科学   345篇
妇产科学   692篇
基础医学   1716篇
口腔科学   403篇
临床医学   11422篇
内科学   10319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1236篇
特种医学   30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2篇
外科学   2283篇
综合类   25553篇
预防医学   5338篇
眼科学   5936篇
药学   10776篇
  158篇
中国医学   9307篇
肿瘤学   826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1807篇
  2022年   1532篇
  2021年   2042篇
  2020年   2080篇
  2019年   2128篇
  2018年   1105篇
  2017年   1945篇
  2016年   2180篇
  2015年   2589篇
  2014年   4627篇
  2013年   4505篇
  2012年   5605篇
  2011年   6214篇
  2010年   5932篇
  2009年   5511篇
  2008年   5462篇
  2007年   5315篇
  2006年   5037篇
  2005年   4971篇
  2004年   3660篇
  2003年   3142篇
  2002年   2326篇
  2001年   1948篇
  2000年   1510篇
  1999年   1207篇
  1998年   931篇
  1997年   859篇
  1996年   713篇
  1995年   613篇
  1994年   458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肝外胆管梗阻病变MSCT曲面重建胆管成像与MRC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胆管成像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使用血管对比剂,行MSCT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层距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图像工作站,作CPR胆管成像。比较CPR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PR胆管成像、MRCP成功率为100%;CPR胆管成像、MRCP均对肝外胆管梗阻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CPR胆管成像、MRCP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5.5%和80.9%。结论CPR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能明确定位,CPR胆管成像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胆管成像显示胆管及其周围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素B2(TXB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及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CS防治的可能机制及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方法ACS患者65例,在拜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基础治疗外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20mg/d、40mg/d睡前服用。入院第1天、第14天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16ml。测定hs-CRP、IL-6、TXB2、GMP-140、t-PA、PAI-1及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的组间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三组TC、hs-CRP、IL-6、TXB2、GMP-140、PAI-1治疗后均有下降、t-PA活性上升,治疗后三组间比较亦有差异;而三组治疗前后CK、ALT、AST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无显著上升,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血脂及炎症反应、血小板活性、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脑诱发电位诊断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诱发电位简称诱发电位(EP)。它是由外部特定刺激(如声、光等感觉刺激)所引起的微弱脑电变化。简单说来,在感觉器官受到相应的刺激后,神经冲动就会沿着特定的神经传导途径到达特定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两个中国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眼科临床检查发现在这两个家系中只有先证者1人出现视力障碍,发病年龄分别为10岁和17岁。对这两个家系先证者使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进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全序列扩增分析。结果没有发现mtDNAG11778A、G3460A和T14484C3个常见的突变位点,而发现了与LHON相关的ND4G11196A同质性突变位点的存在,在167名正常对照只发现1例G11696A突变。结论线粒体DNA全序列分析发现两个家系呈现独特的mtDNA多态性,都属于东亚单体型D4。不完全外显率和正常对照频率(1/167)表明G11696A突变本身不足以导致LHON的发生,说明其它因素在这两个LHON家系的表型表达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在这些家系mtDNA中缺乏影响重要功能突变位点的存在,排除了线粒体背景对LHON临床表型的影响。因此,核修饰基因、环境因素可能对两个中国G11696A突变家系的外显率和发病严重程度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型别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30例行阴道镜活检并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Ⅲ级118例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qumaous cell carcinoma,SCC) 12例,采用HR-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对患者的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级别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感染HR-HPV型别。结果130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R-HPV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HR-HPV中HPV 16、58、52感染率较高,单一型HPV 16阳性检出率SCC组明显高于CIN组(P 0. 05)。HR-HPV感染各年龄段中,46~55岁组感染率最高。结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单一型HR-HPV感染为主,单一型HPV 16感染与子宫颈S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需将46~55岁的患者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清S100A12、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且行冠脉造影的120例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CHD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S100A12、sRAGE、Angptl4水平,依据CHD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n= 76)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 = 44),依据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将CHD患者分为低危组(n=37)、中危组(n= 51)与高危组(n = 32),比较不同类型CHD及不同狭窄程度CHD患者血清S100A12、sRAGE、Angptl4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与冠脉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HD患者血清S100A12高于对照组,sRAGE、Angptl4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100A12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RAGE、Angpt14低于稳定性心绞痛(P<0.05);S100A12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sRAGE、Angptl4比较: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P<0.05);S100A12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sRAGE、Angptl4呈负相关(P<0.05);sRAGE、Angptl4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Angptl4与sRAGE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血清S100A12呈异常高表达,sRAGE、Angtl4呈异常低表达,三者均与冠脉狭窄程度有关,可能参与冠脉病变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997.
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对视网膜神经细胞有支持和营养作用外,还在视网膜神经递质、钾离子、pH值的调节以及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改变不似可以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还能导致神经元的功能障碍。为研究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实验探讨高糖对Müller细胞存活和形态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郭俊 《健康博览》2022,(1):40-41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足与心脏病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一个处于下半身,一个处于上半身,两者独立存在。而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足患者会伴有心脏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浙江医院就发现了一例“特殊”的心梗患者。来医院治“脚”却查出了心梗,今年71岁的王大伯(化名),患2型糖尿病已有20多年,同时伴有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一直以来,王大伯都在偏远的浙南老家依靠打胰岛素和服用□服药治疗,偶尔才去医院复查监测。  相似文献   
999.
糖尿病患者长期合并神经病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和溃疡、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案,首先是做好血糖干预,推荐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在7.5%以下。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有扩张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等。  相似文献   
100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到50%~90%。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防可治,目前主要有3大策略:一是控制血糖;二是改善血液循环;三是应用营养神经类药物,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四肢末端的疼、麻、凉、烧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