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84篇
药学   12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经常会给官兵们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疲劳性骨折的正确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个基层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于不久前采访了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文益民。文主任是全军骨科中心的专家,对疲劳性骨折的防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采访中,文主任就疲劳性骨折的防治问题回答了笔者的提问。问:文主任,首先请您给官兵介绍一下什么是疲劳性骨折?疲劳性骨折与其它骨折有什么不同呢?答:疲劳性骨折又称压力性骨折,是指骨骼在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下,因无法承受猛烈的压力而导…  相似文献   
12.
应力性骨折(Strees fracture,SF)俗称疲劳骨折,多见于士兵负重行军、跑步训练中。由于应力性骨折影响部队的正常训练,如发生完全骨折性后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因此应力性骨折的防治已成为军事训练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对军事训练中常发生的股骨下段和胫骨上段应力性骨折的发病情况、生物力学、临床特征、防治原则等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早期诊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陈继超 《颈腰痛杂志》2007,28(4):334-334
疲劳性骨折是军事训练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经常会给官兵们的训练、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我院2005年和2006年两期新兵连强化训练中,发生疲劳骨折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守岛官兵中随机抽取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7.40±1.37)℃,湿度(50.25±6.76)%]新兵100名为常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35℃,湿度≥80%)新兵100名为高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服役2~3 年的官兵100名为高温老兵组.受试者负重15 kg,分次在3000 m/15 min,5000 m/30 min和10 000 m/45 min内完成跑步训练.10 000 m训练后,根据受试者脑血流高低又分为脑血流增高组(24名)、脑血流降低组(46名)和脑血流正常组(230名).训练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和脑电图仪检测.结果 (1)3000 m训练后3组受试官兵脑平均血流速度(Vm)较训练前均显著增高(P<0.01),但5000 m和10 000 m训练后,常温新兵组降低6%和16%,高温老兵组降低5%和15%,高温新兵组降低14%和31%,比常温新兵组和高温老兵组低(P<0.01);(2)10 000 m训练前后3组脑电图均在正常范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 000 m训练后脑血流增高组和降低组脑电图比正常血流组活跃(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10 000 m训练对官兵的脑血流有较大的影响,但对脑电生理无影响,老兵在此环境下则表现出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周升顺 《人民军医》2007,50(8):457-458
参加体育训练人员在进行某一训练期间,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结构及功能的病理性损伤,称为运动创伤。运动创伤学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军事训练直接导致参训人员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病理性改变。军事训练是一种军事劳动,而体育训练是竞技运动,虽然二者涉及的研究领域不同,但都属于损伤与伤害的范畴。运动创伤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以为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一种四肢创伤弹力加压包扎带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肢创伤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平时的军事训练作业中均十分常见。在日常生活中,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生产劳动和抢险救灾等原因引发的工伤和意外事故所致的四肢创伤则更非少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证实犤1,2犦,全世界每5s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每10s左右就有一人因车祸  相似文献   
17.
李芝勇  黎静梅 《人民军医》2007,50(8):477-477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持续进行较大强度作业而引起的常见急症。2003年5月~2006年9月,我部官兵在军事训练中发生中暑50例,经及时救治,均获成功。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某特种兵大队新兵下肢军事训练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某特种兵部队新兵在入伍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的各种下肢训练伤的特点,为部队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了该部队2006年度281名新兵的入伍训练情况(1~3个月),设计训练伤调查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训练伤发病情况,并进行分类调查统计。[结果]该部队2006年度入伍新兵在基础军事训练中发生下肢损伤75人,发生率为26.69%,发生下肢伤75人中,以小腿部位损伤最多,共35例,占下肢损伤的46.67%。踝关节损伤17例,占22.67%。足部损伤11例,占14.67%。下肢伤中急性损伤为20例,占26.67%,过劳性损伤55例,占73.33%。下肢损伤中骨与关节损伤38例,占50.67%,软组织损伤37例,占49.33%。损伤的原因:场地等外部环境因素18人次,训练负荷过大61人次,损伤所发生的训练项目:大部分为3 km跑,达64人次。[结论]下肢运动损伤是军事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特点和发生规律各不相同且相当复杂。在该调查中,训练负荷过大所导致的软组织过劳性损伤最为重要。因此,在平常的军事训练中,应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在新兵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战士的身体承受情况,循序渐进,减少下肢训练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训练所致骨折的原因分析王满①⒇杨志远①王州①李柱林②王守才②关键词军事训练骨折中图法分类号R658从1992-05~1996-03收治训练所致骨折18例,现就有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本组18例,均为男性;年龄16~22岁,平均...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现代军事训练时常规武器爆炸对眼损伤的可能性以及系统防治的方法,选用成年家兔30只,按致伤性质分为眼爆炸伤和眼光照伤;致伤源分别为常规武器爆炸和激光爆破,分为3组:A组(完全保护组),B组(部分保护组),C组(完全裸露组);眼光照伤分为3组:D组(直接爆破组),E组(浅黄色镜保护组),F组(深蓝色镜保护组)。以上各组每组家兔5只10眼。结果表明,眼爆炸伤的致伤率:A组为O;B组被保护眼为O,未保护眼80%;C组100%;眼光照伤:D组100%,E组100%,但程度较轻,F组为O。结论:由爆炸导致的眼爆炸伤及眼光照伤致伤率高,实施保护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