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0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863篇
基础医学   221篇
临床医学   626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2156篇
预防医学   697篇
药学   692篇
  13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100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子宫内膜癌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晚期癌则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早期病例的手术方式并不一致,晚期癌手术与放疗如何合理配合仍有争论,化疗的应用也存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5例Ⅲ、Ⅳ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行紫杉醇 卡铂(或顺铂)化疗,紫杉醇135mg/m2~150mg/m2,卡铂AUC 4~5,或顺铂70mg/m2.[结果]有可测肿瘤或CA125/CA199升高16例,共进行63个疗程化疗,完全缓解37.5%,部分缓解25.0%,总有效率62.5%.完全缓解者无进展期平均5.3个月.无肿瘤监测指标9例,进行29个疗程化疗,中数随诊11.5个月无复发.3、4级白细胞下降40.0%,3级血小板下降11.4%.[结论]紫杉醇 卡铂或顺铂联合化疗对晚期、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3.
CA125对子宫内膜癌诊治价值的探讨(附116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关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的报道不多.与卵巢癌比较肿瘤标志物CA125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治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4.
PTEN、p27~(kip1)、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2 7kip1、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32例子宫内膜腺癌 ,1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 10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切片中PTEN、p2 7kip1及VEGF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 ,PTEN、p2 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1.0 9,χ2 =9.4 6 6 ,P <0 .0 1) ,VEGF表达率明显增加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2 1.2 5 3,P <0 .0 1)。PTEN表达与肿瘤分化、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与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 ,PTEN与p2 7kip1表达呈正相关 (r=0 .74 4 ,P <0 .0 1) ,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 (r =- 0 .738,P <0 .0 1)。结论 PTEN、p2 7kip1的失表达与VEGF的过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PTEN与 p2 7kip1、VEGF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95.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K-ras与MTS1/p16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K ras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发展关系。 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织K ras与MTS1/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测定并用PCR技术对MTS1/ p16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纯合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K ras、p16蛋白广泛存在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 ,癌前病变K ras表达为 11.9% ,癌组为 6 2 .96 % (P <0 .0 5 ) ,而p16表达分别为 76 .5 9%与5 1.85 %。 13例 p16蛋白表达阴性子宫内膜癌PCR扩增 ,7例显示外显子 1缺失。K ras表达与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p16表达则呈负相关。 结论  (1)K ras基因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导致细胞周期增殖失控 ,是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子宫内膜癌中p16基因外显子 1纯合子缺失可能是p16蛋白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3)动态观测内膜增生组织中的p2 1ras表达阳性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可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研究p53、ER和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53、ER和PR在56例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6 %,66.1 %和64.3 %。p53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在组织分化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组织分化差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p53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R、PR的缺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对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天津市近20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及特点,为临床和病理医生提供诊断参考。方法 材料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1981至2000年外科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癌资料。观察20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结果 ①计算年送检子宫内膜癌占年外检总数百分比以及占年送检恶性肿瘤百分比,对其进行升降趋势检验(Cox—Stuart Test);②对20a中前十年和后十年的子宫内膜癌病理学类型构成比进行χ^2检验;③对20a来子宫内膜癌各病理学类型的发病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①20a来子宫内膜癌占外检总数百分比及占年送检恶性肿瘤百分比呈上升趋势(P均<0.05):②后十年和前十年相比,其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类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5),主要是后十年中粘液腺癌的构成比低于前十年;③20a来各类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f=0.915>0.05)。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随访,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为90.6%,存活率在Ⅰa期100%、Ⅰb期90.25%、Ⅰc期82.41%,Ⅰa与Ⅰ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94.03%、非子宫内膜样癌中77.7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组织学分级中G195.45%、G295.24%、G375.00%,G1与G3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给予激素治疗中94.83%、未给予激素治疗中81.4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手术方式中全子宫双附件中92.50%、宫体癌根治术中88.37%,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并不影响预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激素应用方面与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p16基因突变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16基因的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PCR SSCP及DNA测序对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及序列改变进行研究。 结果  4 0例子宫内膜癌中 12例存在 p16基因的第二外显子 5 2 2bp的纯合缺失 ,10例存在点突变 (突变位点相同 ) ,突变位点之一为第 12 6密码子硷基GTC→AAT(错义突变 ) ,另一突变位点为第 12 7密码子GCA→GCG(同义突变 ) ,缺失及突变共占 5 5 %。结论 p16基因的突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