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89篇
  免费   7307篇
  国内免费   7204篇
耳鼻咽喉   600篇
儿科学   1023篇
妇产科学   3882篇
基础医学   6500篇
口腔科学   615篇
临床医学   32027篇
内科学   9105篇
皮肤病学   529篇
神经病学   5779篇
特种医学   92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22538篇
综合类   57486篇
预防医学   13851篇
眼科学   1794篇
药学   21666篇
  244篇
中国医学   14542篇
肿瘤学   1932篇
  2024年   1071篇
  2023年   3586篇
  2022年   3102篇
  2021年   3822篇
  2020年   3875篇
  2019年   4004篇
  2018年   1926篇
  2017年   3633篇
  2016年   4039篇
  2015年   4821篇
  2014年   7955篇
  2013年   8523篇
  2012年   10910篇
  2011年   12373篇
  2010年   11854篇
  2009年   12012篇
  2008年   13520篇
  2007年   12156篇
  2006年   11150篇
  2005年   11706篇
  2004年   9507篇
  2003年   8553篇
  2002年   6915篇
  2001年   6188篇
  2000年   4834篇
  1999年   4049篇
  1998年   3503篇
  1997年   2927篇
  1996年   2437篇
  1995年   2180篇
  1994年   1631篇
  1993年   1232篇
  1992年   956篇
  1991年   761篇
  1990年   609篇
  1989年   588篇
  1988年   176篇
  1987年   140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中的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常规二维高频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56例63个膝关节,常规二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70.4%,三维超声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1.4%.结论 三维超声对膝关节闭合性韧带损伤较常规二维高频超声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盆环2处以上的骨折使骨盆环失去稳定性,称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死亡率高的疾病.多由强大的暴力造成,常合并休克、尿道损伤、腹腔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993.
肝破裂一般发病急,损伤范围广,对病人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术前诊断,抢救休克,术中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在各类重大交通事故中,女童身体受到伤害比较多见。在这些损害中,盆底的复杂性损伤是很严重的伤害类型之一,由于盆腔血管呈网状分布,盆底各器官的血供都有多个交通支,血运非常丰富,因血容量相对较少,损伤后失血很快会出现休克症状,加之女童阴道、尿道、直肠生理上器官发育不完善,损伤后解剖错位,组织层次不清,为伤口修复带来很大困难。现将笔者在处理女童盆底复杂性损伤中的一些体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995.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量损伤所引起的胫骨平台骨折常致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非常困难,而且效果不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均主张行手术治疗,但疗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我院2002年4月~2004年5月采取切开复位、植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以及早期持续被动活动练习器(CPM)无痛功能锻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张延曙  杨平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7):29-30,33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的方法,研究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MVD(19.21±8.15)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8.12±2.93),P<0.05,且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肌层侵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血管生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MVD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对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有较多机会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有可能发生职业损伤和暴露性感染.为保护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强化职业防护意识,对全院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98.
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临床分析(附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患者25例,其中入院时GCS评分≥13分5例,9~12分5例,≤8分15例;按GOS评分,疗效良好4例,中残5例,重残2例,死亡14例;死亡率56.0%。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多发生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入院时伤情越重,发生一个或数个脑叶梗死的可能性越大,且病情凶险,预后差;及时诊断与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移植在大鼠损伤脊髓后是否有独特的迁移和轴突生长导向特性。方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OEC注入到C4脊髓损伤大鼠距离损伤部位头端1mm及尾端1mm背柱白质处,注射后1、3、12、24h及3、7、28d灌注固定取材,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分析。用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到同样的损伤部位做为对照进行同样的分析。另将OEC注射到距离损伤部位头尾侧1mm处脊髓灰质内、小剂量注射在白质内、在损伤前3d或损伤后9d注射、注射到未损伤脊髓白质中,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OEC在细胞注射后1h内即形成由注射压力造成的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的被动性延伸带,并且不断地从注射部位向损伤处延伸扩散,在形态学方面好象起到"桥接"损伤处的作用。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注射后也迅速形成细胞"桥接"带,并扩散至损伤空腔。将OEC注射到脊髓灰质内或小剂量注射或注射到未损伤的脊髓白质内、在脊髓损伤3d前或9d后注射细胞均没有见到细胞带延伸进入损伤部位。OEC在注射部位、细胞带以及损伤部位有增殖现象。28d后,共焦免疫酶标法证实细胞带取代了脊髓原有星形胶质细胞,但是下行或上行长束轴突没有优先延伸至该细胞带,也没能起到维持皮层脊髓轴突的桥接作用。结论:OEC在植入大鼠损伤脊髓后没有独特的迁移特性,与骨髓基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相比没有明显促进轴突生长的作用,也没有支持皮层脊髓轴突在脊髓损伤处形成桥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急症,据国内文献统计,占创伤性疾病的第2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占35%左右。如何提高颅脑损伤的救治水平,仍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近6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临床资料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