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78篇
  免费   9451篇
  国内免费   8223篇
耳鼻咽喉   1169篇
儿科学   1315篇
妇产科学   1287篇
基础医学   9202篇
口腔科学   2290篇
临床医学   27118篇
内科学   23822篇
皮肤病学   981篇
神经病学   6171篇
特种医学   11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3篇
外科学   18758篇
综合类   52482篇
预防医学   8288篇
眼科学   4988篇
药学   19582篇
  272篇
中国医学   10544篇
肿瘤学   5906篇
  2024年   1073篇
  2023年   4066篇
  2022年   3667篇
  2021年   4417篇
  2020年   4269篇
  2019年   4187篇
  2018年   2246篇
  2017年   3628篇
  2016年   4315篇
  2015年   5147篇
  2014年   8214篇
  2013年   8253篇
  2012年   11454篇
  2011年   12616篇
  2010年   11824篇
  2009年   12479篇
  2008年   13605篇
  2007年   12501篇
  2006年   12173篇
  2005年   12151篇
  2004年   9503篇
  2003年   8316篇
  2002年   6827篇
  2001年   5718篇
  2000年   4144篇
  1999年   3387篇
  1998年   2836篇
  1997年   2430篇
  1996年   2212篇
  1995年   1940篇
  1994年   1582篇
  1993年   1114篇
  1992年   858篇
  1991年   728篇
  1990年   552篇
  1989年   631篇
  1988年   190篇
  1987年   174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miR-200、miR-155及血管新生因子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URSA)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就诊的URSA患者作为URSA组、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绒毛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 miR)miR-200、miR-1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 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的表达量及血清中VEGF、sFlt-1的含量,对miR-200、miR-155靶向结合VEGF、sFlt-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URSA组的绒毛组织中miR-200(1.78±0.32 vs. 0.91±0.15)、sFlt-1(1.87±0.35 vs. 1.06±0.21)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清中sFlt-1的含量[(12.39±2.31)ng/ml vs. (6.51±0.95)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绒毛组织中miR-155相对表达量(0.60±0.10 vs. 0.93±0.16)、VEGF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 vs. 1.02±0.16)及蛋白表达量(0.62±0.07 vs. 1.04±0.18)、血清中VEGF的含量[(601.25±94.39)ng/ml vs. (935.12±132.47)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RSA组患者绒毛组织中miR-200的表达量与血清中VEGF的含量、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绒毛组织中miR-155的表达量与血清中sFlt-1的含量和绒毛组织中sFlt-1的表达量均呈负相关;miR-200、miR-155分别靶向结合VEGF、sFlt-1基因的3’UTR。 结论 miR-200表达增多、miR-155表达减少与URSA发生有关,miR-200靶向VEGF、miR-155靶向sFlt-1是介导该过程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血管升压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3例原发性遗尿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各81例,A组给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B组给予推拿治疗,C组同时给予醋酸加压素和推拿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唤醒阈、膀胱容量、膀胱容量指数、遗尿频率、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统计2组治疗效果及1年复发率。结果 3组治疗后唤醒阈、膀胱容量指数、遗尿频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治疗后膀胱容量指数均显著升高(P均0.0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ADH均显著升高(P均0.0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均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和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原发性遗尿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95.
《临床医药实践》2020,(2):99-102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淋巴转移抑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动脉介入化疗。观察两组VEGF表达和淋巴转移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化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7 d,14 d,21 d,观察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用动脉介入治疗,能有效抑制VEGF表达,阻碍胃癌淋巴转移,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南石医院2016-01—2018-03间收治的82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2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介入组采取血管介入栓塞术。结果介入组术后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模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与B组(42例,一般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患侧缺血情况、恢复速度、并发症。结果:护理前两组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升高,A组远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远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行SIA治疗时应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患侧缺血情况的改善,加快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