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150篇
  6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小儿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发热又是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常常引起家长的焦虑。家长常常要求快速降低体温,有时医生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往往采用一些不适当的退热药物,而滥用退热药物有时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或医源性疾病。特别当前药物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滥用药物不仅表现在抗生素的应用上,也表现在其他药物的应用上,尤其是退热药。所以规范小儿发热的治疗也显得十分重要。现仅就自己十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和体会对规范小儿发热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2.
对138 例腹泻新生儿在腹泻发生前3 天的体温记录与其同天出生的未腹泻新生儿同一时间的体温情况对照。结果表明,腹泻新生儿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腹泻的新生儿。结论,低体温是导致新生儿腹泻的重要诱因。提出加强保温等护理措施以预防新生儿腹泻发生。  相似文献   
83.
高龄病人静吸麻醉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龄外科手术病人麻醉术后低体温常常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为探讨其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对402例消化外科静吸麻醉术后的高龄病人的体温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术后体温低于36.0℃者346例,占86.1%,原因主要包括麻醉术后肌肉松弛产热少,对应激反应能力差,术中不注意保温和心理因素等。经术后护理和保温措施后.93.1%的低体温病人4小时内体温恢复,未发生因低体温而死亡者。结果表明,高龄外科手术病人麻醉术后低体温发生率较高,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措施,可避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观察体温保护对剖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剖腹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5~76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升温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升温组患者入室后给予体温保护,开启升温毯至42℃直至患者离开PACU,暴露皮肤均予以干净敷料覆盖,输注液体(包括复方乳酸钠、羟乙基淀粉及红细胞悬液)和腹腔冲洗液体均加热至40℃,呼吸过滤器安置于气管导管处。对照组患者未给予特殊保温加热措施。手术室温度调节至21~23℃。采用红外线鼓膜耳温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_1)、麻醉诱导前(T_2)、术中(T_3)、关腹(T_4)、拔管(T_5)、离开PACU(T_6)时患者的核心温度。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麻醉药物用量、总输液量和腹腔液体冲洗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记录术后寒战、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6时两组核心温度均明显降低,且升温组核心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升温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术后寒战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温度、麻醉药物用量、总输液量、腹腔冲洗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方法联合体温保护措施,能明显降低剖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确诊肾孟输尿管结石需行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易产生低体温环节加强综合保温措施,比较2组患者有无低温和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结果2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易发生低体温,在低体温的高峰时段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防止妇科腹腔镜病人在手术中手术后发生低体温现象,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防止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06年1-4月妇科腹腔镜手术100例划为保温组,在手术中适时调节室内的温度,根据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麻醉方法和手术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暖,与2005年1-4月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划为常规组比较。结果:手术病人在术中、术后发生低体温现象减少。结论:重视术中、术后低体温引起的不良后果,加强责任心,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有针对性地根据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保持术中、术后病人体温正常,避免出现低体温现象。  相似文献   
88.
目的检索并综合术前患者实施预保温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ICO模式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2009年1月—2019年12月发布在UpToDate、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健康与保健优化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德国科学医学会协会(Arbeitsgemeinschaft der Wissenschaftlichen Medizinischen Fachgesell Schaften, AWMF)、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egistered Nurses Association of Ontario, RNAO)、Cochrane Library、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 AORN)、美国围麻醉期护士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 ASPAN)、CINAHL、医脉通、PubMed、CNKI、万方、Google学术数据库内所有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由2名组内研究人员运用相关工具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小组成员共同分析综合最佳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进入研究,包括指南4篇,系统评价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提取48条证据,整合归为10类共28条最佳证据。结论实施预保温是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临床工作人员及管理者应根据医院资源、制度等在伦理审核允许的情况下实践最佳证据,以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9.
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是指出生体重 <15 0 0g的新生儿。其生命力弱 ,适应外界能力差 ,合并症多 ,死亡率高 ,通过对 82例VLBWI的临床观察 ,找出其主要临床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减少合并症的诱发因素 ,以提高VIBWI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NICU收治的VLBWI 82例 ,其中男 63例 ,女 19例。出生体重最低 80 0g。胎龄最小 2 7周 ,最大3 5 +2 周。平均住院时间 3 0d。1 2 主要的并发症 VLBWI合并症多 ,多数患儿有一个或多个以上合并症 ,本组病例中呼吸系统疾患 75例 …  相似文献   
90.
胸腹部手术后低体温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手术后发生低体温患者采取及时正确的复温,避免低体温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方法 对82例手术后低体温病人采取定时、正确的测量体温,经常触摸病人四肢皮肤和远端小动脉搏动,覆盖电热毯,加温静脉输液,调节室温等,使其在3~5h内恢复正常体温。结果 采取复温措施患者体温与低温时体温比较.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30.08,P<0.01)。结论较大手术后病人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忽视,而影响手术效果,及时正确的复温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