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150篇
  6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2 毫秒
5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随机抽取275例手术患者,分析导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并进行要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前55例(20.0%)发生术中低体温,活动后24例(5.1%)发生,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能力评分由1.5~2.2分提高至3.8~4.8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术前预保温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于手术开始时使用充气保温毯保温,观察组先用保温毯对手术床进行预热,患者入手术室后即应用充气保温毯进行保温,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T0)、麻醉开始后60 min(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手术开始后90 min(T3)、手术开始后150 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膀胱温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时的膀胱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60 min至手术结束膀胱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即进行有效的预保温,可以提高患者术中保温效果,减少术中低体温、室颤及术后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联合物理干预措施保温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于某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85例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甲组共有42例,实施常规棉被覆盖保温并通过语言、抚摸等手段予以安慰;乙组共有43例,在围术期实施音乐放松疗法及物理干预措施保温毯进行保温及安慰。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手术结束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体温变化,并记录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发生率,观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及手术时间。结果在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乙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低于甲组,体温水平高于甲组(P<0.05);乙组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寒战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低于甲组(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输液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放松疗法联合物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具有预防作用,并可抑制心率、血压的上升,稳定体温水平。  相似文献   
54.
低体温是指中心温度低于36℃,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部手术由于其造成的创面大,术中失血多,手术中和术后都要输注大量经过冻存的血液和液体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低体温的症状[1].低体温会引起多种病理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延长病人痛苦,也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手术室护士具有的主要职责就是让患者安全、顺利地度过手术期,所以手术室护士必须掌握低体温的防护措施.本研究选择76例腹部手术患者,分析了术中造成低体温的相关原因,并总结了针对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措施,以供手术室医护人员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55.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很薄,血管较多,易于散热,棕色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储备较少,产热作用受限,当环境温度降低,保暖措施不全或热量摄入不足时,很容易发生低体温,并可导致体内各重要器官功能损害,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低体温早产儿23例,给予精心治疗和有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低体温早产儿23例,男16例,女7例;其中剖宫产9例,正常分娩14例;胎龄29周-36+3周;体重1350g~2500g。上述低体温早产儿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除1例死于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外,其余体温均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保温护理在预防MPCNL术(经皮肾镜手术)中低体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MPCNL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在相同湿度、温度下进行手术,据术中可能造成患者体温降低的环节对实验组采取保温措施,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分别在术前(麻醉后)和术毕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7.
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复杂手术施行过程当中的"低体温"也越来越多,手术当中出现低体温的概率超过了50%。低体温可以影响药物代谢、肾脏功能以及心肌收缩功能,还可以导致手术后并发症概率增加,对患者的危害很多。本文探讨了手术期间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来预防低体温的情况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58.
陆基宗 《开卷有益》2011,(11):21-21
刘大伯已届古稀之年,平时身体尚可,体检时也未发现明显疾病。但近几年一到严冬季节,健康状况便明显下降,皮肤苍白、头昏眼花、体表水肿、手足冰凉、脉搏加快、肌肉僵硬、不思饮食,去医院检查,除体温低于36℃之外,查不出什么病。待到春暖花开时,  相似文献   
59.
将100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手术麻醉期间,观察组使用3M手术粘贴巾及变温毯为患者保温,对照组使用棉被及变温毯为患者保温。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消毒后、切皮时、切皮后1 h、无肝期前、无肝期、腹腔冲洗后、术毕肛温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使用3M手术粘贴巾及变温毯保温可有效预防患者肝移植手术麻醉期间发生低体温。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关的并发症,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对患者术中体温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包括增强护士保暖意识、保暖接送患者、规范手术室的温度、手术床的准备、呼吸器加温、液体加温输入、注意预防皮温与体腔热散失等方法进行护理防护。结果:达到有效减低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目的。结论:许多因素可以使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手术室护士对每一潜在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是保证手术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