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62篇
  免费   2574篇
  国内免费   716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14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995篇
口腔科学   335篇
临床医学   7523篇
内科学   3778篇
皮肤病学   1642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7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673篇
综合类   11693篇
预防医学   9305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7546篇
  39篇
中国医学   4166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116篇
  2022年   1031篇
  2021年   1286篇
  2020年   1211篇
  2019年   1308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1076篇
  2016年   1236篇
  2015年   1412篇
  2014年   2208篇
  2013年   2071篇
  2012年   2660篇
  2011年   2752篇
  2010年   2474篇
  2009年   2303篇
  2008年   2744篇
  2007年   2491篇
  2006年   2205篇
  2005年   2354篇
  2004年   1957篇
  2003年   1694篇
  2002年   1452篇
  2001年   1412篇
  2000年   963篇
  1999年   828篇
  1998年   752篇
  1997年   797篇
  1996年   766篇
  1995年   670篇
  1994年   595篇
  1993年   506篇
  1992年   504篇
  1991年   506篇
  1990年   405篇
  1989年   423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ZiPA-FtsZ抑制剂 原核微管蛋白类似物FtsZ是G^-和G^+菌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种必需蛋白。在细胞分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ZiPA为存在于E.coli中与FtsZ结合的一种蛋白,由于ZiPA是某些G^-菌细胞分裂的必需条件,所以抑制ZiPA-FtsZ的相互作用代表了一类有前途的抗菌作用的新靶标。通过确定的细菌ZiPA,发现小分子FtsZ结合抑制剂,同时在G^-菌中搜寻ZiPA类似物的项目已得到报道。  相似文献   
82.
大肠埃希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的方式有多种,其中包括对药物的水解或修饰、作用靶位的改变,减少或阻止药物进入菌体细胞等。阻止药物在菌体内积聚是细菌产生抗生素多重耐药的重要手段之一,由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介导。主动外排系统是指细菌细胞内膜存在能量依赖性蛋白质外排泵,通过主动外排作用,将药物从菌体内排出,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量明显减少,不足以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质子依赖型多药耐药泵和ATP依赖型多药耐药泵二种类型,原核生物以前者为主[1]。AcrAB-TolC系统是大肠埃希菌产生多药耐药性最重要的系…  相似文献   
83.
84.
我是一名基层放射线诊断医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常遇到这种情况:临床完成了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程,患者已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正常,临床复查时要求我们回答患者的肺结核是否稳定了?以此决定患者是出院还是继续治疗。虽然x线胸片显示阴影比较清楚,密度较高,但未达到病灶无活动性的观察时间。按一般教科书上所说,稳定期肺结核应具备以下条件: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如空洞仍然存在,则痰菌阴性需1年以上。所谓病灶无活动性,是指阴影经x线6个月观察无可见的变化者,毋须全部纤维化和钙化。此标准关系到患者是否继续治疗和休息,以及结核病治疗的成败和医患关系,我们就曾遇到可能与过早参加劳动有关的肺结核复发病例。为此请教专家:先诊断结核趋向稳定,再经过6个月观察病灶无变化,无相关症状和体征,再诊断为结核稳定呢?  相似文献   
85.
张亚林  蔡娟娟  魏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09-1309
组织胞浆菌病是一种非条件性真菌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我国自1955年首例报道以来有病例报道,现将我院确诊的8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0~40岁4例,54岁2例,70~72岁2例,病程5d至5个月。患者为1998~2006年本院地干病房、呼吸科、消化科、血液内科就诊病人。二、主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5/5),其中高热5例、低热3例;其次为咳嗽、咳痰(5/5);胸痛(2/5);呼吸困难(1/5)。主要体征为脾大(5/5)、肝大(1/5)、双肺细湿啰音(3/5)。三、X线胸片表现1形态:3例两下肺呈斑片状改变,3例呈不规则毛…  相似文献   
86.
随着抗生素日益广泛的使用,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就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讨论,希望能对此现象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许多昆虫与寄生在昆虫体表或肠道细胞中的微生物建立了共生关系。臭虫、蚜虫、猎蝽等昆虫可以依靠非最佳食物为生,这一是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还由于其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以帮助合成和补充其食物中所缺乏的必需营养物质。蚊虫也与其肠道中共生细菌有着密切的联系。成蚊喜产卵于富舍细菌的水体中,水体细菌成为蚊虫幼虫的重要食物来源。伊蚊和库蚊幼虫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细菌,在无菌条件下饲养,蚊虫或其他媒介昆虫不能正常发育至成熟或不能传播人畜疾病。该文对蚊虫与细菌的共生现象以及其在以下几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1)蚊虫共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2)共生细菌的形成与传代,(3)共生细菌在昆虫中的分布,并讨论了经过遗传改造的蚊虫共生细菌对蚊虫防治及控制疟疾等由昆虫传播的疾病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一起伤寒暴发流行疫区消毒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10月中下旬,福建省上杭县某中学发生伤寒病暴发流行,全程发病155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病者年龄14~17岁,分布全乡15个自然村,都是该中学学生,有饮用同一来源生水史.采集病人血液、粪便及饮用水样中分离出3株伤寒杆菌,认为此为一起经饮用水传播的伤寒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89.
几种常用金属对大肠埃希菌杀灭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悬液定量浸泡杀菌试验和电镜技术,在实验室进行了常用金属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观察。结果,将不同金属置于含菌悬液内浸泡作用不同时间,金属铜对大肠埃希菌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为 97%;金属银和金作用 30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 35. 6%和 30. 3%;不锈钢,金属铝、铁和锡等对细菌作用很弱。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金属铜作用 30min的大肠埃希菌,其细胞壁出现凹凸不平,局部细胞膜有分离现象,细胞质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细胞核质浓缩呈块状。结论,常用金属中以金属铜、银对细菌作用明显,作用后的细胞结构有改变,其他常用金属对细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