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182篇
  免费   22163篇
  国内免费   8857篇
耳鼻咽喉   2610篇
儿科学   4777篇
妇产科学   3674篇
基础医学   13322篇
口腔科学   4798篇
临床医学   116222篇
内科学   35295篇
皮肤病学   5560篇
神经病学   9346篇
特种医学   142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0篇
外科学   29566篇
综合类   217366篇
预防医学   71810篇
眼科学   5008篇
药学   128707篇
  2039篇
中国医学   82903篇
肿瘤学   11459篇
  2024年   3328篇
  2023年   13478篇
  2022年   11686篇
  2021年   15915篇
  2020年   17032篇
  2019年   16070篇
  2018年   7311篇
  2017年   16922篇
  2016年   17744篇
  2015年   21244篇
  2014年   43909篇
  2013年   38005篇
  2012年   42884篇
  2011年   44353篇
  2010年   41621篇
  2009年   42007篇
  2008年   54238篇
  2007年   44423篇
  2006年   40071篇
  2005年   43894篇
  2004年   32225篇
  2003年   36938篇
  2002年   28295篇
  2001年   15852篇
  2000年   12003篇
  1999年   9440篇
  1998年   7732篇
  1997年   7778篇
  1996年   7323篇
  1995年   7663篇
  1994年   5905篇
  1993年   3478篇
  1992年   2216篇
  1991年   1809篇
  1990年   1475篇
  1989年   1651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292篇
  1986年   216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15篇
  1983年   79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7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1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目的探讨乳糜性腹水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乳糜性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乳糜性腹水的病因、临床表现、腹水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预后的情况。结果共收集29例乳糜性腹水患者,其中男14例(48.3%),女15例(51.7%)。年龄1个月~78岁,中位年龄36岁。乳糜性腹水患者的病因依次为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9例(31.0%),恶性肿瘤5例(17.3%),腹部结核5例(17.3%),肝硬化4例(13.8%),腹部手术后3例(10.3%),糖尿病肾病1例(3.4%),不明原因2例(6.9%)。临床表现除腹胀、腹痛、乏力、纳差等常见症状外,不同病因有原发病的自身症状。针对性治疗后,乳糜性腹水缓解或消失22例(75.9%),无明显效果7例(24.1%)。结论乳糜性腹水病因相对复杂,以先天性淋巴管发育异常、恶性肿瘤、腹部结核、肝硬化、腹部手术多见。不同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各异,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治疗效率较高,康复作用突出,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3.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36-13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面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以及情感职能各项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4.
方琪 《当代医学》2016,(14):26-2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诊治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避免其复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针对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行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所具备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随机在2013年3月到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当中择取5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急诊救治措施,对实验组行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急诊室当中的滞留时长、接受检查的时间、入院到接受手术的时长三项急救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当中,针对严重多发伤的患者行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当中的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急诊室的工作效率,令患者尽早接受急救,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6.
37.
李莉莉 《陕西中医》2019,(2):182-184
目的:探讨补肾安神汤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安眠补脑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补肾安神汤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PSQI、HADS及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和HADS评分显著降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和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补肾安神汤可显著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症患者不良情况,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40.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行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相当,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相比传统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提高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