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8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09篇
基础医学   136篇
临床医学   52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534篇
综合类   789篇
预防医学   5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09篇
中国医学   7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子宫结构异常疾病中,子宫腺肌病在育龄妇女中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影像技术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可能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能力。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机制尚不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子宫结合带的结构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可能是子宫腺肌病患者生育能力低下的原因。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主要治疗方案有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ART)和手术切除子宫腺肌病灶。目前,ART可以改善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结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生殖有积极的影响,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应用中有很重要的价值。综述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影响生育的可能机制、生殖结局及治疗策略以探讨子宫腺肌病与不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严重少精子和无精子的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ong NH  Wu HF  Zhang W  Hua LX  Zhou ZM  Feng NH  Zhang J  Qiao D  Zhang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376-1380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两个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7月-2005年3月收治的143例严重少精子和无精子的不育患者(严重少精子症80例、无精子症63例)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结果在143例患者中,我们发现21例(21/143,14.7%)微缺失,其中特发性不育患者12例(严重少精子症3例、无精子症9例),非特发性不育患者9例(严重少精子症3例、无精子症6例).21例微缺失患者中,1例位于AZFa区,2例位于AZFb+AZFc区,2例位于AZFb区,16例位于AZFc区.21例微缺失患者中,4例睾丸病理显示为成熟阻滞,6例为严重精子发生低下,11例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在特发性和非特发性患者中AZF微缺失发生的位置和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对特发性不育和非特发性不育患者,特别是那些寻求卵胞内精子注射治疗的患者,都应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的促卵泡生长激素(recombinant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r-FSH)在非器质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中进行控制下超促排卵和宫腔内人工受精的疗效.方法以88名在墨尔本Monash医院确诊的非器质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r-FSH超促排卵,期望最多得到3个成熟卵泡,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36 h时,给予宫腔内人工受精.共接受20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周期排卵率95.7%,无排卵率4.3%,周期取消率7.4%,周期妊娠率11.6%,双胎发生率15%,每名患者的妊娠率为22.7%.妊娠周期组与非妊娠周期组相比,在年龄、体重指数、周期治疗天数、成熟卵泡数、内膜厚度、治疗周期等观察指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不孕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周期组的不孕时间小于非妊娠周期组.结论对于非器质性原因与非排卵障碍的不育患者,应用超排卵治疗和宫腔内人工受精不失为一种相对廉价、有一定成效的、安全的助孕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针刺气海透关元,肾俞透命门,常规针刺次醪,足三里,三阴交,蠡沟,太溪和太冲穴,治疗了39例精子减少症患者.结果痊愈21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5%.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针灸加中药(二仙汤)、西药(克罗米芬)两种疗法共观察精液异常症患者38例.结果与结论:针灸加中药组(26例)和针灸加西药组(12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针灸加中药组痊愈率为38.5%,受孕率为30.8%,均高于针灸加西药组8.3%、8.3%,但统计未见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精液量、液化时间、粘度、精子密度、死亡率、1h存活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针灸加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诸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对不孕妇女进行抗精子抗体 (AS -Ab)、抗卵巢抗体 (AO -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 -Ab)和抗心磷脂抗体 (ACA)的检测 ,探讨这些抗体在临床上对不孕不育的直接影响。方法 :妇产科门诊就症的患者按检测要求分成原发不育组、反复流产组、正常对照组各 30例 ,采用ELISA法和金标免疫斑点法两种检测方法进行AS -Ab、AO -Ab、EM -Ab和ACA的检测。结果 :原发不育组AS -Ab、Ao -Ab、EM -Ab和AcA阳性率分别为 33.35 %、2 5 .0 %、2 8.35 %、2 1.35 % ;反复流产组AS -Ab、Ao -Ab、EM -Ab和AcA阳性率分别为 33.3%、30 .0 %、33.3%、36 .7% ;正常对照组AS -Ab、Ao -Ab、EM -Ab和AcA阳性率分别为 5 .0 %、0 %、1.6 5 %、6 .7%。结论 :AS -Ab、Ao -Ab、EM -Ab和AcA的检测原发不育组和反复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可作为不孕症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97.
对睾丸下降不良的不育男性,除辅助生殖技术外很少有其他治疗措施。在睡眠时,生殖器周围空气环流受阻,阴囊温度升高,睾丸温度相应也升高。睾丸温度长期高于36℃,精子发生就会受到损伤,导致精子数量降低。作者使用一种薄膜泵冷却装置,通过塑料管固定于腹股沟来改善围生殖器空气环流。为评价夜间阴囊冷却对精子减少症患者精子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男性不育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内分泌异常30例,无精子症29例,少精子症9例,精液液化异常16例,无精液症1例。结论男性不育症原因是多方面的,认真寻找病因对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研究精液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和异常的男性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2001年1月~2004.年1月行精液常规检查的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3例精液常规检查正常的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30.72%,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14.38%;183例精液常规检查异常的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48.63%,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24.59%。在136例解脲脲原体阳性中,精液常规异常率为65.44%;67例沙眼衣原体阳性中,精液常规异常率为67.16%。结论 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但在正常生育男性人群中存在着泌尿生殖道寄生或健康携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00.
男性不育症病因包括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及抗精子抗体所致的免疫性不育等,其中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较为多见,其染色体异常是引起不育、流产、死胎、先天缺陷、脑发育迟缓的一个重要原因[1]。因为绝大多数染色体异常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