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2篇
  免费   1444篇
  国内免费   59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73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717篇
内科学   1815篇
皮肤病学   127篇
神经病学   371篇
特种医学   14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925篇
综合类   10988篇
预防医学   236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814篇
  72篇
中国医学   3898篇
肿瘤学   210篇
  2024年   264篇
  2023年   945篇
  2022年   812篇
  2021年   1158篇
  2020年   1185篇
  2019年   1073篇
  2018年   472篇
  2017年   1088篇
  2016年   991篇
  2015年   1134篇
  2014年   2281篇
  2013年   2113篇
  2012年   2746篇
  2011年   2842篇
  2010年   2464篇
  2009年   2274篇
  2008年   2438篇
  2007年   2154篇
  2006年   1795篇
  2005年   1766篇
  2004年   1316篇
  2003年   1154篇
  2002年   892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11篇
  1999年   400篇
  1998年   361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22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肠外营养、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近年来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PICC导入鞘较粗,置管后血液容易沿着血管与导管间隙渗出,造成较多渗血,频繁换药,容易引发感染,造成患者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6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导致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本组180例患者中共20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感染率为11.1%,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年龄、插管部位、操作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等则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几种常见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知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祛聚等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气分析等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8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痊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中痊愈9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64.7%。两组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术是一种有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方案,激光闭合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并发症,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122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的下肢动脉彩超资料。将缺血的下肢动脉分为髂、股、腘、小腿、足背动脉5个节段,统计单节段和多节段动脉病变分布情况。按病变部位、病变数量、病变性质(狭窄或者闭塞)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122例患者中,93例存在下肢动脉多节段动脉病变。在524处病变中,闭塞性病变占52.9%,狭窄性病变占47.1%。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表现为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2型糖尿病股动脉节段病变主要累及股浅动脉。  相似文献   
996.
《临床医药实践》2015,(4):310-312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下肢骨折患者60例临床资料,并对其一般资料进行统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收集并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共有11例下肢骨折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合理,未发生患者死亡。BMI、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骨折程度均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结论:BMI、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骨折程度均为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7.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来自静脉系统的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引起的栓塞,由于其来源、大小及栓塞的部位不同,从而对机体的器官功能产生一系列不同影响的疾病。本文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原理和诊断标准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其临床治疗方法提出了简要建议,以期通过简要分析,能帮助相关人员认识到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是临床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5年4月,80例患者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依据术后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应用利伐沙班。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0%,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2.5%,满意度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使用利伐沙班,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提高预后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常规训练,治疗组患者应用平衡功能训练。所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法(FAM)、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结果训练后治疗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也均有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功能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功能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