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9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676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1307篇
口腔科学   1389篇
临床医学   3633篇
内科学   792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1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07篇
综合类   4656篇
预防医学   1055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476篇
  58篇
中国医学   615篇
肿瘤学   1517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18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71篇
  2020年   651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689篇
  2014年   1056篇
  2013年   1130篇
  2012年   1308篇
  2011年   1494篇
  2010年   1342篇
  2009年   1197篇
  2008年   1190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972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724篇
  2003年   533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20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12.
13.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血清糖基抗原CA19-9水平,应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提出的癌症核心量表-30(QLQC-30)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统计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领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外周神经毒性、白细胞下降和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基础上加以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疗导致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正常人群当肘关节完全伸直时,前臂会相对于肱骨外展15°~20°,称为提携角,提携角减小称为肘内翻。肘关节内翻时前臂向内发生旋转,从而产生了肘关节外观和正常解剖关系的改变。<10°的内翻畸形随年龄增大,骨折塑形,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自行纠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801-803
目的研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A组)和子宫腺肌症患者50例(B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完毕后,均经手术病检。以手术病检结果为"金标准",评定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符合率;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检出率、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A组的符合率为92.00%与B组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部血流检出率(38.00%)明显低于B组(84.00%),周边血流检出率(92.00%)明显高于B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动脉血流RI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符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梁畅  张伟 《现代肿瘤医学》2020,(11):1958-1962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首位,结构扭曲病变(architectural distortion,AD)作为触诊阴性乳腺癌的第三最常见影像学表现,也是乳腺癌最早出现的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D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及假阳性率。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针对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数字三维断层摄影技术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乳腺结构扭曲病变中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LAN)患者预后关键,但临床检查及诊断方法较多,当前尚未明确各方法在LAN中诊断价值。本研究探讨LAN患者实施三维CT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2015-10-01-2018-10-01收治的80例L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3D-DSA检查,对照组实施3D-CTA检查,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对两组检出情况、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评估。结果以全脑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62.50%和37.50%,对照组分别为52.50%和4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8 4,P=0.365 6。瘤体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出准确率为92.50%,与对照组的9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 2,P=0.809 4;灵敏度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 2,P=0.817 6;特异性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 1,P=0.956 3;阳性预测值为92.00%,与对照组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0 8,P=0.470 7;阴性预测值为93.33%,与对照组的89.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 1,P=0.325 9。结论 LAN患者实施3D-CTA和3D-DSA技术诊断均有显著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治疗需求及实际需求选择合适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颌第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及受为分析,颧区垂直骨内种植和斜向骨内种植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法对比研究,螺纹牙本质钉的同位力测试,复合矫治弓丝矫治错位牙的受力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实时三维超声对室间隔缺损的直视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对室间隔缺损(VSD)全貌的直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RT3DE对238例VSD患者进行检查,其中包括法洛四联症(TOF)36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TECD)2例和十字交叉心2例。获取并切割“全容积三维”图像,寻找最佳视角显示病变结构全貌。 结果RT3DE对中型和大型VSD(直径≥5mm)的直视效果优于小型VSD(〈5mm)。可显示缺损的形状、部位及毗邻结构。胸骨旁四腔位和心底短轴位RT3DE图像效果最佳,胸骨旁长轴位及心尖五腔位次之。 结论VSD的大小、部位及三维图像质量是决定RT3DE观察效果的主要因素。RT3DE可清晰直视中型及大型VSD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