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探讨活血祛风除湿中药足浴联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糖尿病饮食控制、运动及教育,保持既往降糖方案,高血压者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照组同时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祛风除湿中药足浴。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Toronto临床评分变化,测定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Toronto临床评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 MNCV、SNCV 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81%(27/33),对照组为65.62%(21/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西医疗效总有效率为84.84%(28/33),对照组为62.50%(20/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风除湿中药足浴联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D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河北省优抚医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并予以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予以甲钴胺片联合己酮可可碱缓释片口服。观察2组治疗2个月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C反应蛋白(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2个月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MCV与SCV均显著较治疗前加快(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IL-6、MMPs、CRP、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OD、TAO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L-6、MMPs、CRP、MDA水平更低(P均<0.05),SOD、TAOC水平更高(P均<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联合甲钴胺可明显加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修复周围神经,机制与减轻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3.
甲钴胺片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文爱东  赵磊  王萌  吴寅  张三奇 《医学争鸣》2004,25(5):471-474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甲钴胺片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相对生物等效性,确保临床用药质量. 方法:24例男性健康受试者采用标准二阶段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法服用药物,以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受试者服药后72 h内血清中甲钴胺经时浓度,计算甲钴胺的药动学参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国产和进口甲钴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实测值分别为(3.0±0.9)h和(3.1±0.9)h,峰值血清浓度Cmax实测值分别为(286±101) ng/L和(270±98) n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72 h)分别为(5306±1801) ng/(h*L)和(5408±1828) ng/(h*L),两种甲钴胺片各主要药动学参数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产对进口甲钴胺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2%. 结论:两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联合甲钴胺治疗组(n=30)和甲钴胺对照组(n=30),联合治疗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 g、甲钴胺片0.5 mg;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 mg;均每日3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神...  相似文献   
55.
杨志福  文爱东  赵磊  吴寅  沈彤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2):1465-1468
目的:通过IMMULITE 2000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仪(Automated immunoassay chemiluminescent system,AICS)测定人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并研究其药动学.方法:在二硫代苏糖醇和氰化钾存在的条件下,含甲钴胺的血清样品经100℃水煮后,用IMMULITE 2000分析仪进行自动分析测定.并检测3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5 mg甲钴胺片的不同时间的血清药物浓度,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为10~1 200 pg·mL-1,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5.7%,99.5%和101.6%,RSD分别为10.7%,3.6%和4.1%;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0.3%,5.6%和2.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2.6%,4.3%和2.7%.甲钴胺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2.67±0.58)h,Cmax为(271±76.45)pg·mL-1,AUC(0~72h)为(5 722,33±1 630.04)pg·h·mL-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可用于人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6.
甲钴胺对钳夹伤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祥梅  孙兴怀 《眼视光学杂志》2004,6(3):157-160,164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视神经钳夹伤后甲钴胺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成年S D大鼠 38只 ,均成功制成视神经钳夹伤的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 7组 :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损伤后 2个月对照组各 6只 ;VitB12 组、甲钴胺组、甲钴胺加倍剂量组各 6只 ,分别采用VitB12 0 .0 2ml(10 μg)、甲钴胺 0 .0 2ml(10 μg)、甲钴胺 0 .0 4ml(2 0 μg)于损伤当时及以后隔日行臀大肌注射 ,1个月后取材 ;甲钴胺 2个月组、甲钴胺加倍剂量 2个月组各 4只 ,治疗至 2个月后取材。观察大鼠视神经轴突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GC)的形态及数目变化。收稿日期 :2 0 0 3 -12 -0 6;修回日期 :2 0 0 4-0 4-0 3作者简介 :孔祥梅 ( 1978-) ,女 ,医学硕士 ,研究方向 :青光眼。通信作者 :孙兴怀 (E -mail:xhsun @shmu .edu .cn)结果 :从轴突、RGC形态看 ,VitB12 组较损伤对照组形态变化不大 ,而甲钴胺各治疗组异形改变较少。VitB12 组轴突及RGC数目分别为 35 4 .6 7± 4 4 .72和 4 4 .0 0± 8.12 ,与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增多 (P分别为 0 .2 32、0 .170 ) ;甲钴胺组轴突及RGC数目分别为 4 5 2 .17± 83.5 8和 5 8.0 0± 6 .38,与损伤后 1个月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 (P分别为 0 .0 10、0 .0 0 3) ,与VitB12 组相比 ,数目增多差异也有显著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极微量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并研究口服甲钴胺片剂后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血清中甲钴胺的浓度 ,并对 2 0例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 15 0 0 μg甲钴胺片剂后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口服甲钴胺片剂后的Cmax为 ( 6 15 .5± 2 49.4) pg·mL-1;血清中甲钴胺浓度增加量的ΔCmax为 ( 334.7± 178.8)pg·mL-1;Tmax为 ( 3.2± 2 .4)h ;t1/2 为 ( 2 5 .1± 10 .5 )h ;ΔAUC0~t为 ( 780 8.4±46 2 8.8)pg·mL-1·h。结论 :微粒子捕捉酶免法测定极微量甲钴胺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 ,可用于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的近期疗效。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合并ED病人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甲钴胺50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 wk。治疗前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病人进行自我评分,并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清(白)蛋白排泄率(UAER)、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IIEF-5总评分和各问题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0.01),UAER下降显著(P<0.01)。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ED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方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尼麦角林8mg、弥可保500μg,各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加尼麦角林8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果15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80.00%,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意义(Χ^2=3.69,P〈0.05)。治疗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尺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分别=8.00、5.16和2.56,P均〈0.05)。结论尼麦角林与弥可保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小切口松解正中神经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我院治疗的CTS 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实施小切口松解正中神经术治疗,根据术后所采用的康复治疗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神经营养药物弥可保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10 d 为1 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 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3、4、5、6、9、12 月各随访1 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6 个月、术后12 月的Levine 腕管综合征程度评分及肌电图指标: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运动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术后康复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6、12 个月,两组患者严重程度评分、功能状态评分及Levine 总评分均较术前1 d 下降,且术后6、12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12 个月,两组患者正中神经SCV、SNAP 均较术前1 d 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DML 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康复治疗2 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小切口松解正中神经术联合穴位注射序贯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