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97篇
  免费   6516篇
  国内免费   1859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1205篇
妇产科学   232篇
基础医学   4662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5214篇
内科学   8220篇
皮肤病学   374篇
神经病学   447篇
特种医学   25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篇
外科学   4524篇
综合类   11286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3279篇
眼科学   109篇
药学   5255篇
  41篇
中国医学   2937篇
肿瘤学   14291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990篇
  2022年   1497篇
  2021年   2938篇
  2020年   2640篇
  2019年   2100篇
  2018年   1984篇
  2017年   2414篇
  2016年   2651篇
  2015年   2739篇
  2014年   3994篇
  2013年   3956篇
  2012年   3607篇
  2011年   3859篇
  2010年   3046篇
  2009年   2825篇
  2008年   2752篇
  2007年   3018篇
  2006年   2658篇
  2005年   2363篇
  2004年   1915篇
  2003年   1593篇
  2002年   1297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926篇
  1999年   707篇
  1998年   620篇
  1997年   648篇
  1996年   525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5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201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127篇
  1984年   102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88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68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15篇
  1975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NSCLC患者肺癌组织标本中Cath D表达. 结果 73.2%(30/41)的肺癌组织Cath D表达阳性,其中鳞癌为69.2%(18/26),腺癌为80.0%(12/15),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肺癌病例中,肺癌组织Cath D表达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由高分化、中分化至低分化,其Cath D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Cath D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 结论 Cath D在NSCLC,不管是鳞癌还是腺癌,均有较高表达.肺癌组织Cath D高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提示Cath D可以作为评价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大鼠脑铅和血铅含量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与硒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物铅进入机体后对记忆功能的影响以及补充锌和硒对铅致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 10组 ,在基础饲料里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乳酸锌及醋酸铅 ,实验期为 12周。结果 染铅各组大鼠的脑和全血中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染铅各组中 ,从低硒缺锌到高硒高锌组大鼠的脑铅含量呈下降趋势 ,对照组大鼠的脑铅含量未检出。染铅各组大鼠血铅含量也不同程度地受饲料中硒和锌水平的影响 ,硒和锌对降低脑铅含量有协同作用 (P <0 0 0 1)。各组大鼠发生错误次数和到达终点所需时间明显不同 ,缺锌低硒染铅组发生的错误次数和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其他染铅各组和对照组(P <0 0 5 ) ;补硒可显著改善染铅大鼠水迷宫实验所需时间和降低错误次数 (P =0 0 0 2和P =0 0 0 7)。大鼠水迷宫试验中随着脑铅和血铅含量的增加 ,到达终点所需时间延长和发生的错误次数增加。结论 良好的锌和硒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组织中铅的水平 ,提示可能具有拮抗铅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细颗粒物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宁华  徐东群 《卫生研究》2004,33(3):365-368
大气中细颗粒物的暴露是多种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而免疫系统是细颗粒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之一 ,细颗粒物对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均有一定影响。免疫系统作用有两面性 ,既对颗粒物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同时也是机体受损的重要原因。免疫毒性与颗粒物产生的其他生物效应有密切关系。免疫毒性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氧化、炎症刺激和神经性炎症反应等有关 ,但具体致病机制仍不清楚 ,有必要从整体上研究颗粒物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本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水平对细颗粒物的免疫毒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膳食脂肪与肺癌的可能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膳食脂肪与肺癌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尚缺乏有关机制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高脂膳食引发肺癌的可能机制 ,包括脂肪酸比例失调、胰岛素抵抗、脂质过氧化、内分泌机制、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细胞膜流动性改变等 ,旨在为以后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运用彗星试验检测麝香酮对苯并(a)芘致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麝香酮在体内试验条件下 ,对苯并(a)芘致小鼠肝和肺细胞核DNA损伤的影响。[方法]SENCAR雄性成年小鼠灌胃 ,分别单独给予苯并(a)芘125、250、500mg/(kg·bw·d)和用麝香酮250、500mg/(kg·bw·d)预处理后再给予苯并(a)芘125mg/(kg·bw·d) ,处死动物后分离小鼠肝和肺组织细胞核做彗星测试 ,采用CCD成像分析系统分析彗星 ,取尾相 (olivertailmoment,OTM)值判断DNA损伤强度。[结果]苯并(a)芘各浓度组均出现小鼠肝和肺细胞OTM值的明显增加 ,高浓度麝香酮[500mg/(kg·bw·d)]可引起小鼠肝细胞OTM值的轻度增加。用高浓度麝香酮预处理小鼠后再给予苯并(a)芘 ,所观察到的肝、肺的DNA损伤 (肝OTM值为7.6、肺为11)较之苯并(a)芘单独染毒引起的DNA损伤(肝OTM值为5.1、肺为6.9)增加更明显。[结论]麝香酮能明显增强苯并(a)芘所致的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6.
CYP2E1基因多态性和DNA损伤修复酶表达对肺癌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CYP2E1基因型与不同肺组织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蛋白(ERCC2)、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的关系,探讨CYP2E1基因多态性对DNA稳定性和肺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3种生物标志物在不同肺组织中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PER-RFLP方法进行CYP2E1分型。[结果]在3种CYP2E1基因型(ww、mw、mm)中,ww和mm基因型对ERCC2的表达有明显影响,mw基因型对UDG的表达有明显影响,3种基因型均与PCNA的表达有关。交互分析结果显示CYP2E1多态性与UDG的表达存在交互作用。[结论]不同个体CYP2E1遗传多态性与DNA切除修复功能有关,并存在CYP2E1与UDG的交互作用,两者在肺癌易感性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以RT-PCR技术检测9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112名健康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XPB、XPC、XPG、ERCCl)表达水平,比较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病例组4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XPB和XPC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吸烟人群中病例与对照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大于非吸烟人群与对照组的差异,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高表达人群的2.06和2.27倍。[结论]低表达XPB和XPC的人群肺癌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 -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法 )测定 60例COPD病人 ,5 0例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病人和 40例正常对照组CD3 + ,CD4+ ,CD8+ ,CD19+ 及NK细胞的百分数 ,计算CD4+ /CD8+ 比值。结果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COPD组的CD3 + ,CD4+ ,CD4+ /CD8+ ,CD19+ 明显降低 ,而CD8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的NK细胞的百分数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COPD组NK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与COPD组的CD3 + ,CD4+ ,CD8+ 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NK ,CD19+ 有差异 (P <0 0 1)。结论 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组和COPD组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失调 ,临床上应不失时机的应用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护仪对肝移植病人术中各个阶段血管外肺水(EVLw)的监测,了解其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EVLW的因素.方法 24例因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左侧肱动脉穿刺并置入5F热稀释导管,连接到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等参数.分别于手术开始前、无肝前期末、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新肝期120 min和手术结束时记录上述各个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EVLW术前基础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术中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与ITBV呈正相关(r=0.822,P<0.05).结论 肝移植病人术中EVLW变化轻微;肝移植术中EVLW明显高于正常值,这主要与循环血容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检测凋亡调节蛋白抑癌基因p53和Bcl-2家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中的相关性和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用特异性针对人体的p53和Bcl-2家族的抗体检测这些凋亡调节基因在50例存档的、手术彻底切除的NSCLC患者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追踪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其表达的预后意义。结果 (1)31例(62%)的NSCLC表达抑癌基因p53,典型的p53染色免疫阳性是细胞核染色。典型的Bcl-2家族蛋白呈胞浆染色.少数也可以呈胞核染色阳性。(2)p53的表达与患者的吸烟史呈正相关(P<0.05),p53与Bcl-2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p53与Bax的表达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3)p53的表达阴性的肿瘤患者没有发生远处转移,p53的表达与远处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Bcl-2的表达与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时间(P<0.05)呈负相关。结论 抑癌基因p53和Bcl-2家族蛋白在NSCLCK中的表达等都很常见。p53突变可能使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而增加远处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