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61篇
  免费   11020篇
  国内免费   7078篇
耳鼻咽喉   2008篇
儿科学   1800篇
妇产科学   2508篇
基础医学   7555篇
口腔科学   586篇
临床医学   12300篇
内科学   21287篇
皮肤病学   478篇
神经病学   804篇
特种医学   67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21641篇
综合类   22112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预防医学   3860篇
眼科学   255篇
药学   8439篇
  37篇
中国医学   4446篇
肿瘤学   23840篇
  2024年   250篇
  2023年   1721篇
  2022年   2816篇
  2021年   4136篇
  2020年   4079篇
  2019年   3506篇
  2018年   3284篇
  2017年   3935篇
  2016年   4895篇
  2015年   4341篇
  2014年   7624篇
  2013年   7007篇
  2012年   7699篇
  2011年   8579篇
  2010年   7184篇
  2009年   6935篇
  2008年   6867篇
  2007年   7398篇
  2006年   7096篇
  2005年   6524篇
  2004年   5087篇
  2003年   4471篇
  2002年   3849篇
  2001年   3654篇
  2000年   2973篇
  1999年   2317篇
  1998年   2022篇
  1997年   1808篇
  1996年   1275篇
  1995年   1121篇
  1994年   1011篇
  1993年   697篇
  1992年   639篇
  1991年   526篇
  1990年   468篇
  1989年   406篇
  1988年   393篇
  1987年   318篇
  1986年   282篇
  1985年   274篇
  1984年   207篇
  1983年   135篇
  1982年   174篇
  1981年   146篇
  1980年   126篇
  1979年   101篇
  1978年   97篇
  1977年   77篇
  1976年   91篇
  197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半乳糖结合位点封闭式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B链半乳糖结合位点封闭的蓖麻毒素—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特征.首先将引入碘乙酰基团的毒素与引入巯基的抗体反应,得到的结合物通过琼脂糖亲和层析柱除去仍保留半乳糖结合能力的部分.ELISA结果表明,结合物稀释至2 nmol/L水平,仍保留抗体结合活性.结合物对靶细胞在体外有较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在0.1 pmol/L水平,对人胃癌细胞KATOⅢ的杀伤率为46%,优于McAb—蓖麻毒素A链结合物.结果表明,免疫毒素中B链的存在有助于增强A链的细胞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丙氨瑞林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对诊刮确诊的17例子宫内膜癌病人,予丙氨瑞林700μg,im,qd×7d,用药前后作性激素测定及组织学检查。结果:绝经妇女用药后血中FSH和LH下降(P<0.01和<0.05),雌二醇、孕酮及睾丸酮变化不明显。其中13例内膜样腺癌用药后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下降(P<0.01),有丝分裂指数变化与癌周内膜之反应有关。呈增生反应癌周内膜癌组织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值明显高于呈萎缩状态癌周内膜。结论:丙氨瑞林治疗子宫内膜癌后能降低FSH和LH水平,对子宫内膜癌尤其是雌激素依赖性内膜癌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用腺病毒载体携带PML(PromyelocyticLeukemia)基因作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可能性,应用重组人携带PML基因腺病毒(AdPML)感染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观察表达PML蛋白的癌细胞与对照组癌细胞的体外生长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变化,对荷瘤裸鼠瘤体周围注射AdPML,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生长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AdPML的前列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裸鼠体内致瘤能力明显下降,荷瘤裸鼠瘤体周围注射AdPML后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证实了PML是一种生长抑制因子,提示其可能被应用于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994.
肝钳与肝门阻断的肝损害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观察不同阻断时刻肝钳与肝门阻断的肝损害以及预防性应用抗氧化剂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SGPT、TB在肝钳组的变化比肝门阻断组表现得更为一过性。而肝门阻断给药组的改变要比非给药组的轻微且恢复得快。(2)肝门阻断时,MDA含量显著升高,机体的T-AOC和SOD下降。而给药组可明显减轻上述改变。(3)随着肝门阻断时间的延长,肝组织损害也相应加重,抗氧化剂的给予缓解了肝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组织损害。肝钳组由于健肝血供未受干扰,因此,不同阻断时刻肝组织学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无甚改变。结论:(1)肝钳较肝门阻断的肝损害轻,且实用安全。(2)肝门阻断预防性使用抗氧化剂,可明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害。(3)肝门阻断时经门静脉较外周静脉输注抗氧化剂,其保护作用更直接、明显  相似文献   
995.
Shi  Gaylor  Cousins  Plevris  Hayes  & Grant 《Artificial organs》1998,22(12):1023-1030
In many bioartificial liver systems currently being designed and evaluated for use in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direct contact is required between the patient's blood and the liver cells in the device. The efficacy of such devices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patient serum with the cells. We have found that FHF serum inhibits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synthesis of DNA, RNA, and protein; disturbs glutathione homeostasis; and induces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cultured human Hep G2 cells. These interactions should influence the design of bioartificial liver devices based on proliferating cell lines and indicate the requirement to pretreat FHF patient plasma to reduce the toxin load.  相似文献   
996.
我们用药掺食法培养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研究了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损伤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心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都明显降低。这表明吗啡依赖大鼠肝线粒体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导致自由基损伤增加,并进一步影响到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这种改变可能在吗啡诱导的肝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前列腺癌(PC)和30例前列腺非典型增生(PD)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了核形态定量参数、DNA含量的定量测定。结果显示:PD的核面积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而低于PC(P<0.01)。三级PD之间,两两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D3与PC1的核面积有明显交叉,说明PD3具有PC的某些特征。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与PD细胞核DNA含量及倍体分布近似。PD1~PD3细胞核DNA含量均值呈递增现象。PC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细胞核DNA含量增高越显著,2C和4C细胞越少,呈明显相关关系。提示DNA含量变化与前列腺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分化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从三周龄幼鼠制备了肝细胞再生刺激物质(Hepaticregenerationstimulatingsubstace,HSS)研究结果提示:注射CCl4导致小鼠血清ALT显著升高,AST也明显增高,表明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而HSS对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为深入研究HSS对肝保护作用机理、HSS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The impetus for the devolopment of living related liver programmes lies with donor shortage, which relates inversely to the success of generating cadaveric donors. A shrinking or non-existent cadaveric donor pool leads to an increased death rate among potential recipients awaiting transplantation. The living related liver programmes have by and large been successful, though it is accepted that there is potentially a significant risk to the donors. The technique of live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clearly here to stay, but the selection of suitable donors is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unit. Consequentl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the programmes are open to abuse.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either mechanisms of control or a worldwide register to combat this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000.
眼色素膜黑色素瘤的CT与MRI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研究色素膜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最佳MRI的扫描序列。材料与方法15例患者用各种MRI序列进行扫描,其中11例行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CT示9例表现为与眼外肌等密度的肿块,2例肿瘤太小未能显示。MRI示14例具有典型的短T1、短T2信号,1例3mm高度的虹膜黑色素瘤在T1WI上未能显示;11例伴有视网膜脱离,呈短T1及长T2信号,与肿瘤在T1WI上很难区分。使用脂肪抑制和增强扫描的T1WI能较好地显示较小肿瘤(高度<5mm)能区分肿瘤及其伴发的视网膜脱离。结论MRI显示黑色素瘤的准确率和特异性较CT和B超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