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614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B和Tilec型)的治疗和疗效。方法 比较78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和非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手术疗效。结果 在38例骨盆骨折患者未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76%,死亡率10.6%,平均ISS评分11.6。而在使用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40例患者中,失血性休克的纠正率为90%,死亡率为2.5%,平均ISS评分9.87结论 骨盆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手术简单,疗效可靠,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Camptodactyly is a flexion deformity of the 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joint. Because of unsatisfactory results, treatment is not recommended for mild deformities, and in severe deformities surgery has been disappointing. A specially designed external fixator providing gradual distraction was used in a severe case. With this mildly aggressive method, an acceptable result was obtained. Received: 5 June 1997/Accepted: 2 February 19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镍钛记忆合金锁骨钩环抱器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例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3例合并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镍钛记忆合金锁骨钩环抱器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随访6~12个月,平均7.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肩关节肌肉无萎缩,外观正常,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x线片示无再脱位征象。采用Karlsson术后疗效分级:A级15例,B级1例。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锁骨钩环抱器治疗新鲜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简便易行,疗效好,对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病人更具有独特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纯  贺西京  姚明  乔万海 《中国骨伤》2003,16(11):649-651
目的揭示不同钉分布和钉数对胫骨-外固定器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人干燥的尸体胫骨中部行单侧外固定器固定为实验模型.通过电测法观测不同加压量固定的不同实验模型在不同等级弯曲工况下骨表面的应变及轴向位移变化;并设定节点和单元后对胫骨-外固定器系统进行计算应力分析.结果在弯曲工况下,4钉均匀分布及6钉均匀分布的稳定性较强,但后者稳定性更佳.结论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时,应采用4钉均匀分布,条件许可时采用6钉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20例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固定、皮瓣转移、腓骨内移、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皮瓣均成活,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时间19周,7例因严重骨缺损经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后肢体均恢复正常长度。无1例针眼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临床优良率为90%(18/20)。结论a)半环槽外固定器能克服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的治疗困难,具有立体均衡固定。刚性可调,避免肢体受压。便于再次创面处理以及同期行骨折端加压和肢体延长等优点。b)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结合皮瓣转移、腓骨内移以及骨折端加压并同期行上干骺端骨延长等综合治疗方法是胫腓骨下段开放性粉碎骨折可选择的较好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伤椎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比较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固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 采用8具新鲜小牛椎体标本(T11-L3),MTS机压缩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实验分完整状态组、骨折组、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应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对标本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测试并计算刚度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脊柱骨折状态6个方向ROM均显著增加(P〈0.05),椎间刚度值明显降低(P〈0.05);固定状态的ROM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显著减小(P〈0.01),而刚度值均较完整状态、骨折状态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组之间的ROM、刚度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跨节段椎弓根固定与三椎体六枚椎弓根钉固定术在重建脊柱骨折稳定性方面,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23例桡骨远端爆裂性骨折病例,ⅣB型13例,ⅣC型10例,采用外固定支架或外固定支架加克氏针治疗.术后随诊并评价疗效。结果 23例随诊6~18个月,优15例,良6例,优良率94.7%。影像学评分,20例优良,3例发生再移位。结论 桡骨远端爆裂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架或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能获得理想的解剖复位和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骨延长器治疗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肢体重建系统(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Hybrid Fixation System)与Orthofix LRS的组合,对不同的肢体畸形并大段骨缺损进行矫形及骨延长治疗,同时观察其疗效。[方法]自2000年8月-2004年3月分别用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及Hybrid支架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进行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畸形处采用线形/楔形截骨。畸形愈合并骨短缩者楔形截骨后进行骨痂牵开骨延长术,骨不连并畸形及短缩者接合点加压与截骨矫形骨段滑移延长同时进行。[结果]矫正股骨短缩畸形7cm1例,胫骨6例,内翻畸形2例,后成角畸形2例,混合畸形2例。平均延长5.3cm(4.5—7cm),平均延长时间3.5个月,平均延长后外固定时间7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膝踝关节活动未受影响。[结论]Ilizarov支架、Orthofix LRS、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用于骨痂牵开/骨段滑移治疗合并肢体畸形的大段骨缺损均能达到矫形及骨延长的治疗目的。Orthofix LRS及Hybrid固定系统与Orthofix LRS的组合较Ilizarov支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20.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