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3篇
口腔科学   179篇
临床医学   240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2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58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527篇
药学   4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in patient comfort and field positional accuracy provided by a new pelvic stabilization system when delivering multiple field radiotherapy to the pelvis. The Pelvic Cradle (BEHTS Manufacturing, Brisbane, Qld, Australia) is a stabilization device that provides reproducible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levelling. Ninety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treated using the Pelvic Cradle, the second group was treated using current stabilization practices, and the third group was treated using the Pron Pillo (Chattanooga Pharmacal Company, USA) and current stabilization practices. Port films were assessed for field displacement in the lateral and cranio-caudal directions. A patient surve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perception of comfort while receiving treatment. When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lvic cradle group demonstrated a 48% improvement in the mean lateral deviation from 3.8 mm to 2.0 mm (P < 0.001) and a 36% improvement in the mean cranio-caudal deviation from3.9 mm to 2.5 mm (P < 0.001). The Pelvic Cradle was found to provide an improved level of field positional accuracy while maintaining patient comfort.  相似文献   
32.
微弧氧化改性二氧化钛生物活性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弧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的新技术,在钛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将会得到一层多孔状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二氧化钛膜。该膜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与组织结合强度高、愈合时间短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基本原理、膜层的结构和性能、生物活性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33.
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滴眼液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两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患者 ,A组 (74只眼 )术后给予 rh EGF眼液 ;B组 (87只眼 )术后给予赋形剂。分别于术后第 1天、7天、15天、30天进行干眼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 (BU T)及泪液分泌试验观察加以比较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第 7天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BU T、泪液分泌量及角膜荧光素着色均有好转 (P<0 .0 1)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而术后第 15天、30天 A组各项检查结果均有反复 ,与术后第 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B组各项检查结果反复较小 ,与术后第 1天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rh EGF滴眼液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再生全氟磺酸(PFSA)树脂的结构,比较了酸型PFSA再生树脂(PFSA-H)和钠型PFSA再生树脂(PFSA-N a)的微观结构,利用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再生PF-SA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利用热重法、微商热重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PFSA再生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表明:PFSA再生树脂中的磺酸根(—SO3-)、侧链中的醚结构(C—O—C)及碳氟主链骨架(CF2)等特征基团都与Dupont公司的N afion膜的PFSA的分子结构一致;PFSA再生树脂溶液中未发现F-8020型全氟离子交换膜中全氟羧酸层树脂;每摩尔交换基团所对应的PFSA再生树脂的质量(EW)达到1 130,接近Dupont公司产品N afion117的相应性能参数。热分析结果表明:PFSA-N a再生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410°C左右;酸型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200°C左右,且PFSA-H再生树脂的分解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200~250°C、250~375°C和375~550°C。  相似文献   
3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泪膜功能的改变,探讨LASIK术后发生眼干现象的原因.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100例近视患者186只眼进行LASIK手术,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泪液分泌量(用Schirmer I实验测定)、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结果:①Schirmer Ⅰ值:术前为(15.89±6.70)mm,术后1周为(12.08±7.30)mm,术后1月为(10.43±5.52)mm,术后3月为(11.56±6.82)mm.②平均BUT值:术前为(12.83±5.04)s,术后1周为(9.07±6.40)s,术后1月为(8.74±7.56)s,术后3月为(10.23±5.76)s.③术后1周角膜荧光素染色比术前加重.结论:LASIK术后早期可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分泌减少,产生干眼症状,主要原因可能与术后角膜知觉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36.
曝光量、CR影像质量与照片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的曝光条件对于CR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用CR摄人体足标本,采用不同曝光条件,进行正位摄片,然后对胶片影像进行密度测定,从而判定CR影像的质量。结果:CR系统输出影像的密度值并不完全受曝光量大小控制,通过后处理功能总能获得适合人眼观察的照片密度,但并不能达到各个点标准密度值的要求。结论:找出或者利用最小的适宜曝光量,取得符合诊断要求的CR片,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7.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38.
采用友通公司的方案,对PhilipsX线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改造后的系统增加了数字化X线平板探测器、控制盒和DR影像工作站,使摄片更加方便快捷,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39.
中药药膜加微波照射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药膜、微波照射和药膜加微波照射对乳腺增生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配合应用少量黄体酮肌肉注射,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于造模后2周外敷药膜和微波照射,并于给药和照射前后测量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放免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浓度,镜下观察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计算乳腺增生率。结果 中药药膜能显著降低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程度,抑制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率分别为23.4%和20.9%,并可调节E2和P浓度,降低PRL水平,病理组织学结果提示中药药膜组和药膜加照射组可明显减轻乳腺增生。结论 中药药膜外敷和药膜外敷加微波照射能降低乳腺增生程度,具有一定的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制备局麻止痛膜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聚乙烯醇-124为基质制备局麻止痛膜,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主药盐酸达克罗宁的含量。结果:盐酸达克罗宁检测浓度在40.8~40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 998),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1.3%,n=6)。结论:局麻止痛膜的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