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腓骨长肌腱前半部(anterior half of the peroneus longus tendon,AHPLT)作为自体肌腱移植材料重建膝关节韧带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采用AHPLT作为自体肌腱移植材料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00例,男33例,女67例;年龄16~62岁,平均32.3岁。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49例、多条韧带重建19例、后十字韧带双束重建18例和前十字韧带双束重建14例。切取AHPLT作为全部(49例)或部分(51例)重建材料,采用单切口或双切口技术,重建韧带用螺钉挤压固定。术后评估膝关节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Marx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主观评估表和客观等级评定、踝关节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oot and Ankle Disability Index,FADI)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结果 92例获得2年以上随访。术后2年,不同韧带重建组患者膝关节IKDC主观评分、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及Marx评分均高于重建术前。多条韧带重建、后十字韧带双束重建和前十字韧带双束重建术后IKDC客观等级评定结果达到正常及接近正常者分别为17例、15例和12例,优良率分别为89.5%(17/19)、93.7%(15/16)和100%(12/12)。全部患者手术前后AOFAS评分分别为(97.4±2.0)分和(97.2±1.6)分,FADI评分分别为(96.8±2.2)分和(96.9±2.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出现腓神经损伤、腓骨长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AHPLT作为自体肌腱移植材料重建膝关节韧带具有操作可行性,近期临床疗效好,切取肌腱后对踝关节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Chirurgie de la Main》2014,33(1):59-62
The tendinous sheath fibroma (TSF) is a rare benign tumor, exceptionally responsible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nd “trigger” wrist: we found this association less than ten times in the English and French literatu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63-year-old right-handed carpenter who featured a triggering phenomenon of the right wrist during the flexion-extension movements and compression of the median nerve at the carpal tunnel, secondary to a TSF of the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The diagnosis was suspected at the sonography and MRI, the tumor was excised and proven histologically to be a TSF. One year later, the patient remained free of symptoms.  相似文献   
14.
皮肤成纤维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Chen B  Ding X  Liu F  Cui L  Liu W  Shang Q  C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05-1107
目的 探讨以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肌腱体内形成。方法 取猪自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 ,与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 ,将该复合物植入手术缺损的右侧趾浅屈肌腱处 ,6周取材 ,对标本进行大体、组织学、电镜检查及生物力学评价。结果 新生组织在大体形态、细胞与胶原排列方式上与正常肌腱相似。新生组织的最大张力和最大应力分别为 1 73 0± 1 8 2与 1 8 9± 1 9N/mm2 ,分别达到左侧同一部位正常肌腱的 57 4%与51 9%。结论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以成纤维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可在动物体内形成肌腱样新生组织并能修复肌腱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握持缝合法(改良Kessler法)和锁扣缝合法(Tsuge法)修复屈肌腱在术后不同时间曲线模型下的生物力学变化规律和特点。方法分别以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缝合三黄鸡的第3趾屈趾深肌腱各42条,分别于术后即刻,1,4,7,10,14,21d取材,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拉伸断裂负荷和功耗。结果拉伸断裂负荷:改良Kessler法在术后10d出现明显降低(13N),术后21d恢复到即刻水平;Tsuge法术后10d以后持续性降低(21N);Tsuge法术后即刻组和术后7d组较改良Kessler。法能承受更高的拉伸断裂负荷。拉伸断裂功耗:改良Kessler法术后10d(65mJ),14d(40mJ)组较术后即刻(170mJ),1(222mJ),4(188mJ),7d(196mJ)组明显降低,术后21d恢复到即刻水平;Tsuge法术后14d(72mJ),21d组(59mJ)较术后即刻(283mJ),1(219mJ),4(216mJ),7(279mJ),10d(191mJ)组明显降低;Tsuge法术后即刻组(283mJ)较改良Kessler法(170mJ)具有更高的拉伸断裂功耗。结论两种缝合方法都是在术后10d以后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改良Kessler法在术后21d恢复到即刻水平,而Tsuge法则不能在术后21d恢复到即刻水平。两种缝合方法的力学性能在术后10d以后无差异。  相似文献   
16.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病例资料。男16例,女19例;年龄7~66岁,平均39.4岁。所有病例行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16例行MR检查。结果:病变位于膝关节2例,踝关节6例,桡骨小头1例,腕关节2例,14例手部,10例足部。病变呈弥漫型10例,局灶型25例。X线:32例表现为骨旁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3例正常。相应骨质受压侵蚀或小囊样破坏9例,明显骨质破坏5例。CT:能清晰显示软组织肿块及骨质破坏。MRI:在T1WI上接近于骨骼肌信号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7例,在T2WI上以低信号为主,混杂斑片状等高信号,6例可见少量积液改变。结论:X线可初步发现病灶及骨质破坏,CT观察骨质破坏较好,MRI特征性长T1短T2低信号,能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及分型。  相似文献   
17.
关节镜下双骨道多股自体腘绳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骨道多股自体腘绳肌肌腱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1例ACL损伤患者,年龄18~45岁,平均27岁。在关节镜下应用两组骨道,用多股半腱肌腱在屈膝50°~60°位拉紧并固定重建前内侧束,用多股股薄肌腱在屈膝10°~15°位拉紧并固定重建后外侧束。结果31例患者术后进行3~13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前抽屉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25例“-”,5例“1+”,1例“2+”。术后Lysholm评分为(88.7±9.4)分,较术前(47.4±9.6)分显著提高(t=3.14,P<0.01)。术后Tegner活动评分为(6.9±1.3)分,较术前(3.1±0.9)分显著提高(t=3.13,P<0.01)。结论双骨道多股自体腘绳肌腱重建ACL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在不同伸屈角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Acute tendon pain in athletes is a condition that is difficult to manage. There are few treatment options that give adequate pain relief and hav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icacy. We report the use of a novel “polypill” for tendon pain,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basis for its use. We present it to stimulat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to a new area of tendinopathy.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腱肌肌腱和界面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方法:关节镜下移植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用于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10例患者平均随访8.2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2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1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肌肌腱和界面挤压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是一种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腘绳肌腱移植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重建ACL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32具,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随机分为四组,在股骨侧分别采用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和界面螺钉固定,测量循环载荷后位移、100N位移、400N位移、失效载荷、最大载荷,计算抗拉刚度。结果失效载荷和最大载荷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界面螺钉固定,Endobutton和Rigidfi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igidfix和界面螺钉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gidfix和肌腱结、肌腱结和界面螺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循环载荷后位移肌腱结〉Rigidfix〉Endobutton〉界面螺钉固定、各组间在100N位移、400N位移和抗拉刚度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腘绳肌腱重建ACL股骨侧四种固定方法均可满足ACL重建后的力学需求,Rigidfix固定在循环载荷后的位移、抗拉刚度及固定强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