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99篇
  免费   7292篇
  国内免费   4869篇
耳鼻咽喉   542篇
儿科学   2204篇
妇产科学   1054篇
基础医学   14660篇
口腔科学   1593篇
临床医学   6730篇
内科学   13563篇
皮肤病学   1277篇
神经病学   5442篇
特种医学   16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5122篇
综合类   15194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191篇
眼科学   1292篇
药学   6855篇
  6篇
中国医学   2013篇
肿瘤学   9433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1098篇
  2022年   1817篇
  2021年   2926篇
  2020年   2544篇
  2019年   2787篇
  2018年   2571篇
  2017年   2668篇
  2016年   2804篇
  2015年   2974篇
  2014年   4408篇
  2013年   5256篇
  2012年   4511篇
  2011年   5423篇
  2010年   4545篇
  2009年   4316篇
  2008年   4562篇
  2007年   4715篇
  2006年   4380篇
  2005年   4127篇
  2004年   3744篇
  2003年   3170篇
  2002年   2720篇
  2001年   2476篇
  2000年   2174篇
  1999年   1803篇
  1998年   1540篇
  1997年   1271篇
  1996年   956篇
  1995年   812篇
  1994年   606篇
  1993年   431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79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127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190篇
  1984年   164篇
  1983年   131篇
  1982年   151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99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70篇
  1977年   57篇
  1976年   47篇
  1975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23.
24.
目的探讨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 年 9 月—2017 年 3 月,收治 30 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男 23 例,女 7 例;年龄 23~43 岁,平均 34.4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2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摔伤 8 例,重物砸伤 6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1~12 h,平均 4.8 h。骨折 Schatzker 分型:Ⅱ型 1 例、Ⅲ型 3 例、Ⅳ型 10 例、Ⅴ型 7 例、Ⅵ型 9 例。30 例均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行切开减压;切开减压至手术时间为 10~15 d,平均 12.5 d。治疗后采用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KSS)及 Ilizarov 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协议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110~155 min,平均 123.1 min;术中出血量 100~500 mL,平均 245 mL;术后住院时间 3~5 d,平均 3.8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0~24 周,平均 22.7 周。除 2 例患者出现针道感染征象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X 线片复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20 周,平均 14.6 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 KSS 临床评分总分为 70~95 分,平均 87.5 分;功能评分总分为 70~90 分,平均 79.0 分。参照 ASAMI 协议评价获优 24 例、良 3 例、可 2 例、差 1 例。结论对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单纯 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技术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可以基本恢复且并发症少,是一项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BackgroundIn the field of transplantation,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in recipient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Blocking co-stimulatory molecule using anti-CD28 antibody could induce tolerance in a rat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odel.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reveals strong immune suppressive abiliti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ere we analyzed key genes of MDSCs leading to transplant tolerance in this model.MethodsMicroarray data of rat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under accession number GSE28545 in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database were analyzed. Running the LIMMA package in R languag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were found.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 DEGs was conducted in 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 (DAVID) database to explore gene ontology (GO) annotation and their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pathways. Their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PPIs) were provided by STRING database and was visualized in Cytoscape. Hub genes were carried out by CytoHubba.ResultsThre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DEGs were exported, including 27 upregulated and 311 downregulated genes. The functions and KEGG pathways of the DEGs were assessed and the PPI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ring interactions of the DEGs. The network was visualized in Cytoscape; the entire PPI network consisted of 192 nodes and 469 edges. Zap70, Cdc42, Stat1, Stat4, Ccl5 and Cxcr3 were among the hub genes.ConclusionsThese key genes, corresponding proteins and their functions may provide valuable background for both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and c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studies in immune tolerance, especially those examining immunocyte-induced tolerance.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比较CO2点阵激光早期控制唇裂术后二期整复术术区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为43例接受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二期整复术的患者,早期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为70例曾接受一期唇裂手术的患者,对两组6个月后的瘢痕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距离激光开始治疗时间的长短,性别两因素对激光治疗瘢痕疗效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0 1),治疗组中显效和有效所组成的总有效率达90.7%;2)男女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手术后1年内的患者,手术后距离开始瘢痕治疗的时间<3个月与≥3个月之间,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结论CO2点阵激光在唇裂二期整复术术后瘢痕的治疗中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且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手术后1年内的患者,术后距离开始瘢痕治疗的时间<3个月和≥3个月疗效无差异,因此在唇裂二期手术后的1年内早期对瘢痕进行干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28.
29.
 Û   ¬  ࿞ ¿   ¬ í  &#x; ྽   &#x;         &#x; 《中国肺癌杂志》2021,24(3):161
背景与目的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肺癌治疗。然而,对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 PD-L1)高表达,即肿瘤比例评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采用单纯免疫治疗还是免疫联合化疗在临床上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单纯免疫治疗与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9例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PD-L1表达采用22C3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按TPS判读PD-L1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分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结果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ORR分别为47.1%(8/17)和43.8%(1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5)。免疫单药与免疫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0个月和6.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并对本组PD-L1高表达患者免疫治疗的预测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免疫治疗ORR(12/19, 63.2%)显著优于二线及以上免疫治疗(10/30, 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二者间PFS无差异。年龄、性别、吸烟史、功能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 PS)、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 TNM)分期与ORR和PFS不相关。结论PD-L1高表达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相近。PD-L1高表达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的ORR更佳。对此类人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待于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0.
王晓莉  刘燕  何振娟  陈超 《安徽医药》2016,37(10):1204-1207
目的 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胎龄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方法 采集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脐血229份,按胎龄分为4组,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其TLR9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胎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mRNA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TLR9阳性细胞率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15.93±6.23)%,(11.63±6.70)%,(13.66±6.88)%,(20.51±12.06)%;其在胎龄28~31周较高,至31~34周逐渐下降至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后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逐渐升高,至≥37周达最高,两胎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7周间新生儿脐血TLR9阳性细胞率与胎龄呈正相关(r=0.273,P=0.006)。TLR9 mRNA表达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4.95±3.44)%,(8.89±8.49)%,(13.91±10.92)%,(7.19±7.11)%;其在28~36周逐渐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r=0.355,P< 0.001)。≥37周TLR9 mRNA表达量下降,该值虽高于28~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同胎龄时期同样本新生儿的TLR9 mRNA和TLR9阳性细胞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11)。结论 TLR9阳性细胞率和TLR9 mRNA表达在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间有差异,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在31~37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TLR9 mRNA在28~36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