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4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941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878篇
内科学   50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587篇
外科学   3776篇
综合类   169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7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3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419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692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1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重建肩关节 ,术前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患肢肌力训练 ;术后做好观察病情 ,肩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 ,尤其功能锻炼 ,并对术侧肩关节的功能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随访 6~ 4 8个月 ,平均 2 4 .5个月 ,肩可外展 5 5~ 80° ,平均 6 0°;前屈 4 0~ 6 0° ,平均 5 0° ;后伸 2 5°。 2 1例术后均无发生感染、肩关节脱位、肿瘤复发和其他护理并发症。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是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较理想的方法 ,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保证手术成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中则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给予类固醇激素,诱导出兔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同时使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股骨头血流量。结果该方法可增加模型动物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增加或改善幅度与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长程使用类固醇激素同时应用血塞通、脂必妥和阿仑膦酸钠可提高股骨头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预防或减缓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99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刈22例ANVH患者经旋股内、外动脉加压灌注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股骨头血供情况和l临床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11例股骨头血供改善,Ⅰ~Ⅱ期(10/13.77%)疗效显著好于Ⅲ~Ⅳ期(1/9.1I%)。结论:Ⅰ~Ⅱ期ANFH介入治疗效果好于Ⅲ~Ⅳ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危重婴幼儿股静脉留置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危重婴幼儿选取双腔导管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我院PICU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住院的PICC置管的危重婴幼儿140例,其中100例接受单腔PICC股静脉置管为对照组,40例接受双腔Power PICC股静脉置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置管效果及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为(3.57±0.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以及导管堵塞、导管相关血栓、导管相关感染、误入动脉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静脉留置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安全可行,适用于危重婴幼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158例(161髋)患者随访8个月~6年,了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15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9例(9髋)。其中发生股骨头脱位3例(1.9%);粗隆部骨折4例(2.5%);假体柄尾穿出股骨外2例(1.2%)。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作为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其并发症发生与手术操作技术、假体选择以及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为冠状动脉的多平面 TEE显像提供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基础 ,确定近端冠状动脉在多平面 TEE中的最佳显示方位和层面。方法 :用冰冻薄层断面技术将 2 4个保留食道的心脏标本制作成与人体横断面成 0°、 45°、 90°、 1 35°四个方位的薄层连续解剖断面 ,观察和分析近端冠状动脉的走行 ;并与 30个健康成人的心脏多平面 TEE进行对照研究 ,确定 TEE显示近端冠状动脉的最佳方位和层面。结果 :0°、 45°方位的心脏薄层断面和多平面 TEE切面能清晰地显示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和左冠状动脉分叉 ,90°、1 35°方位能显示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部。结论 :保留食道心脏薄层断面解剖学研究能够为冠状动脉的多平面 TEE显像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陈巧玲 《护理学报》2006,13(7):41-42
对185例口服中药通络生骨胶囊加微创植骨支撑内固定术治疗围塌陷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及心理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术肢体位正确,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服用中药及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对患者恢复髋关节功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影像学表现、分期,并评价其在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5例32髋ANFH行普通X线照片和CT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期。结果:普通X线片诊断Ⅰ~Ⅱ期ANFH 5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81.22%;CT诊断Ⅰ~Ⅱ期ANFH 10髋,Ⅲ~Ⅳ期21髋,阳性率96.9%,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结论:普通X线片较难发现早期ANFH,而CT对ANFH的早期诊断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两者在ANFH的分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不同直径螺钉固定时添加复合磷酸钙骨水泥(CCPC)对骨质疏松股骨颈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16个股骨上段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深螺纹强化组和浅螺纹强化组。结果两组均灌注CCPC,深螺纹组和浅螺纹组的螺钉初始松动加载力分别为(329±35)N,(285±26)N;最大轴向拔出力分别为(370±22)N,(306±24)N,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螺钉直径与骨质疏松股骨颈强化后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康复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带旋股内血管大转子骨瓣移位术,术后施行康复治疗。术前、康复治疗后对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经过6个月康复治疗,50例患者髓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股骨头坏死大转子骨瓣移位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