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8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78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形态计量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和40例不同级别骨巨细胞瘤的p53蛋白、PCNA表达与肿瘤组织内MVD之间的关系。结果:骨巨细胞瘤Ⅱ~Ⅲ级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I级组(P<0.05),且骨巨细胞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MVD<5的肿瘤组织(P<0.05);骨肉瘤MVD≥5的肿瘤组织P53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MVD<5组(P<0.05)。p53蛋白阳性率虽骨巨细胞瘤Ⅱ~Ⅲ级、骨肉瘤均高于骨巨细胞瘤1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蛋白、PCNA过度表达与MVD有密切关系,p53、PCNA及MVD可作为评估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预后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和单细胞平板培养技术,诱导出冬 凌草愈伤组织,并探讨 了细胞悬浮培养时间、培养方法和接种密度对冬凌草单细胞平板培养植板率的影响。结果表 明:从冬凌草叶和嫩茎诱导愈伤组织,以 MS 2,4D 1 mg/L NAA 0.5 mg/L 培养基较好 ,愈 伤组织诱导率高达 96.80%。用普通单细胞平板培养法培养冬凌草单细胞的植板率很低,而 以悬浮培养 15~18 d 的单细胞为材料,接种密度为 5×103个/毫升时,进行条件培养 和 看护培养,植板率达 21.63%。本研究结果可供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筛选冬凌草高产冬 凌草素细胞株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南方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条件,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激素,在光照条件下对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生长量等进行了比较,其中当2,4-D1.2 mg/L+6-BA 2. 8 mg/L+NAA 3 mg/L或 4 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量最高,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生长量和发生的性状有明显的影响。为南方红豆杉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基础,为解决红豆杉的资源贫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诱导长春花叶片愈伤组织发生的过程中,叶片中含量较高的文多灵(vindoline)和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迅速降解至极低水平,而在叶片中含量较低的阿玛碱(aj-malicine)和蛇根碱(serpentine)的合成却逐渐增加,同时酸性和碱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活性呈上升趋势,尤其碱性过氧化物酶与蛇根碱和阿玛碱的相关性较密切。光照和黑暗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光照可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培养物的长春质碱、文多灵和蛇根碱的合成有利。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碱的合成影响较大,2,4-D显著抑制生物碱的合成,持续光照使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使阿玛碱向其蛇根碱转化。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Extracellular matrix vesicles from fracture callus cartilage were isolated by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and resolved by equilibrium centrifugation on a discontinuous sucrose gradient into two bands. The phosphohydrolytic activity towards p-nitrophenyl phosphate,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e was distributed similarly after differential and equilibrium centrifugation suggesting the association of this activity with the matrix vesicles. The two bands isolated by equilibrium centrifugation of the partially purified vesicular preparation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Observed with an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1.07–1.14 g/cm3 band from the gradient was enriched in electron luscent matrix vesicles while the 1.27 g/cm3 band contained electron dense matrix vesicles. Enzymatic analysis of the 1.27 g/cm3 band indicated a slight contaminat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mitochondria and lysosomes while the 1.07–1.14 g/cm3 band gave no enzymatic indication of subcellular contamination. A phosphohydrolytic enzyme active towards p-nitrophenyl phosphate,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and adenosine triphosphate was purified from the 1.07–1.14 g/cm3 fraction by DEAE-cellulose column chromatography. Electron micrographs of callus cartilage sections demonstrated densification of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matrix vesicles following substrate incubation with-glycerophosphate or 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 The histo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data indicate that a phosphatase, with multiple substrate specificity, is a component of fracture callus cartilage matrix vesicles.  相似文献   
18.
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异黄酮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怀槐愈伤组织形成与总异黄酮积累的关系。方法 :不同培养基诱导怀槐子叶和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 ,紫外分光光度术测定愈伤组织中总异黄酮并含量。结果 :NAA /BA及含 2 ,4-D组合有利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 ;MS ,N6 ,B5培养基适宜子叶形成愈伤组织 ,而SH较适宜下胚轴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具有异黄酮合成能力 ,含有NAA激素组合诱导的子叶愈伤组织总异黄酮含量较高 ,而 2 ,4-D/BA组合诱导的下胚轴愈伤组织总异黄酮含量较高 ,高浓度 2 ,4-D/KT组合抑制子叶和下胚轴愈伤组织积累异黄酮。愈伤组织根据发育的形态特征可分为 4种类型 ,以黄色、疏松、颗粒状的Ⅱ型愈伤组织中总异黄酮含量最高。结论 :培养基与激素组合影响愈伤组织的形成及发育形态特征 ,并反映在愈伤组织异黄酮合成差异上 ,获得的黄色、疏松颗粒状愈伤组织为后续的细胞液体悬浮培养及异黄酮合成代谢的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毒副作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组 71例骨转移癌患者 ,分别给予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 ,对照并观察止痛效果及毒性。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153Sm -EDTMP以及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 67%、67%和 88 5 % ,P >0 .0 5 ,提示全组差异无显著性 ,但以 χ2 分割法检验则联合组与其它单用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153Sm -EDTMP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疼痛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血骨碱性磷酸酶、尿锌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北京金城高科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和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尿锌半定量快速检测实验盒”。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就诊的178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和170例对照儿童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检测。结果观察组儿童骨碱性磷酸酶(≥250IU/L)比对照组儿童高出38.0%,尿锌(<20ug/d1)高出47.6%。结论社区门诊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学龄儿童要常规检测骨碱性磷酸酶和尿锌,以便及早防治可能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