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88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5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2篇
  3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991.
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致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为防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决策。[方法]对宁德市1986-2005年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6-2005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09起,中毒3846人,死亡41人。其中,化学性食物中毒122起,中毒994人,死亡6人;细菌性食物中毒74起,中毒1983人,死亡1人;动物性食物中毒41起,中毒177人,死亡30人;植物性食物中毒43起,中毒336人,死亡4人;病因不明的29起,中毒356人。按食物中毒起数统计,细菌性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占73.0%,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占79.5%,动物性中毒河豚鱼占56.1%,植物性中毒毒蘑菇占58.1%。[结论]1986-2005年宁德市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中,细菌性以副溶血性弧菌居首,化学性以农药最常见,动物性以河豚毒鱼居多,植物性以毒蘑菇为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细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新趋势,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 对426份尿路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246株(57.75%),粪肠球菌47株(11.03%),葡萄球菌35株(8.22%),肺炎克雷白杆菌34株(7.98%),屎肠球菌20株(4、69%),铜绿假单胞杆菌18株(4.23%),奇异变形杆菌12株(2.82%)。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自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几率较高,在35%左右。细菌的耐药性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重视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检测,对控制医院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应尽量根据细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楚南  吴伟森  李丹 《河北医学》2006,12(12):1251-125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 pneumonia VAP)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住院病人62例VAP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结果:VAP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占14.2%,革兰阴性菌占78.8%。分别列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47%、鲍曼不动杆菌17%、铜绿假单胞杆菌11%。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哇诺酮类敏感率高,对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在50~60%,对氨基糖甙类及青霉素类、头孢2、3代敏感率低。结论:VAP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试验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致病茵茵谱及耐药性。方法对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合格211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阳性茵采用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细菌鉴定条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11份痰标本分离出致病菌216株,以G^-茵为主,占43.5%,G^ 茵占27.3%;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茵、其他假单胞茵、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占分离茵前5位,分别为13.8%、8.3%、8.8%、5.1%、5.1%。药敏结果提示D群链球菌、肠球菌、其他假单胞茵、肺炎克雷伯和鲍曼不动杆茵对多种抗生素呈现高比例耐药。铜绿假单胞茵对三代头胞、喹诺酮及氨基甙类仍敏感。万古霉素对G^ 茵高度敏感。结论呼吸道感染以G^-茵为主,其比例较以往报道下降,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临床宜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95.
黄汉  廖康  王海英  罗兰  曾燕 《新医学》2005,36(11):636-638
目的:了解内科ICU致病菌的菌群变迁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2月从内科ICU送检标本检测出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内科ICU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4.2%;革兰阳性球菌占45.8%.占前5位的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标本的类型以痰和支气管吸出物为主,占83.2%(427/513),其余依次为血液、脓性分泌物、静脉插管尖端等.其中,2001~2003年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铜绿假单胞菌居其次,2004年则刚好相反.2001~2004年间的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仅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小于17%),革兰阳性球菌时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未见耐药株.2001~2004年的连续观察显示,内科ICU致病菌的耐药率高.加强监测ICU的菌群及其耐药性,对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减少耐药菌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期特点,探讨各期护理干预的重点。方法选择46例住院日数超过30d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析其病程的初、中、后期,各期所检出的致病菌的特点,总结各期相应的护理干预重点。结果初期护理干预应以降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为重点;中期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并预防真菌感染;后期护理干预以减少或弱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致病因素为重点。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各期特点不同,护理干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并分析骨科切口感染者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结合轻链蛋白-3(LC-3)、自噬特异性基因-1(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于西安市第九医院治疗的276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0例正处于切口感染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创面病原菌分布;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暴露表皮、暴露皮下组织及暴露肌肉骨骼中未感染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Beclin-1、LC-3和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76例骨科患者中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者40例,感染率为14.49%。40例切口感染者共检出病原菌67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6株(68.6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株,占比最高(26.8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1株(16.42%);革兰阳性菌19株(28.3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株(11.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0.45%);酵母样真菌2株(2.99%)。感染切口创面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8、P=0.006,χ^2=11.800、P=0.001);P6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1、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LC-3和Beclin-1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62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82、4.207、8.678,P均<0.001)。结论骨科切口感染者创面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降低,P62升高,自噬水平降低,推测骨科切口感染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潘新明 《当代医学》2022,28(1):75-78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4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微生物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患者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和肛门周围检出病原菌的类型情况。结果患者病原菌的总检出率为43.88%,其中呕吐物中的病原菌检出率为15.78%,粪便为72.34%,食物为5.06%,手拭子为7.46%,肛拭子为54.03%;病原菌类型中副溶血性孤菌最为常见,共144株,其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共61株。结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采用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粪便、肛门周围及呕吐物的检出率,同时还可为临床医生判断病原菌的属性、血清类型提供关键性的指导,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污染源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沈胡刚  黄金龙 《中医学报》2016,(9):1334-1336
邪气侵犯人体后诱发免疫应答机制及其免疫系统的连锁性反馈是伏气致病的一般过程。伏邪的发作与否,与正邪力量交争有关,其总的辨证仍以温病卫气营血为纲,而不必局限于是否为新感。伏气温病多为里热外发,极易化燥伤阴,甚至动风动血,故在治疗上宜以直清里热、养阴托邪、引邪外达、凉血熄风为大法。  相似文献   
1000.
立足于前人著述和现代文献,参照临床实际,以感冒为切入点探究《伤寒论》传经的概念及其机制。重新定义《伤寒论》传经概念,传经客观存在,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得外感病时,若正邪斗争局限于体表,从一经受邪到全身体表受邪,仅是一个传经量变过程,症状较为局限,多以发热、恶寒、头痛为主,可以持续整个疾病过程,称为邪传在表,病在经络营卫,常七日自愈。若正邪斗争,由外入里,引起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失常,便是一个传经质变的过程,可以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症状随不同脏腑病而复杂多样,称为邪传入里,阳盛则传经入腑,阴盛则传经入脏。这两个过程均受体质的影响,根据病变情况具体又可细分为三阴病与三阳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