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6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91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352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455篇
外科学   921篇
综合类   560篇
预防医学   131篇
眼科学   1324篇
药学   185篇
  2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目的 为临床上保留半规管功能和听力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2 0例40侧国人成人尸头上模拟单纯后半规管切除及后、上半规管切除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 ,对暴露的范围进行解剖测量 ,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岩上窦下缘至颈静脉球顶的垂直线距离为 (15.0 2± 3 .69)mm (7.80~ 2 1.3 0 ) ,乙状窦内侧至内淋巴管起始处的水平距离为 (10 .62± 2 .0 9)mm (6.2 0~ 16.80 ) ,颞骨岩部后硬脑膜至外半规管后壶腹后缘的水平距离为 (6.2 1± 1.78)mm (3 .80~ 10 .10 ) ,至后半规管中点后缘水平距离为 (4.0 7± 1.2 6)mm (2 .10~6.60 )。乙状窦内侧至内听道口后缘中点水平距离为 (19.89± 3 .10 )mm (14 .70~ 2 4.60 ) ,岩骨后硬脑膜至上半规管前壶腹后缘间水平距离为 (12 .60± 2 .73 )mm (8.2 0~ 19.10 )。结论 颞骨径路处理小脑桥脑角区病变同时保留听力和平衡功能是可能的 ,相对而言 ,后上半规管切除比单纯后半规管切除所得的术野大 ,暴露好且操作相对简单 ,不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2.
本文总结了经CT或MRI证实以及部分经手术证实的101例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ECochG)以及前庭功能的表现。结果显示:ABR多表现为Ⅰ~Ⅴ间或延长(>45ms),仅Ⅰ波存在或ABR各波均消失。未见波Ⅴ幅度小于波Ⅰ。当肿物较大时,可见时测ABR异常。极重度聋患者(35.5%),仍可引出异常ABR波形,故仍不可忽视ABR检查;听力轻度下降,甚至正常考ABR仍有改变。AP出现率随肿物增大而降低,-SP/AP比值≥0.4,可能是继发性伤及耳蜗所致。5例ABR表现正常者仍有半规管功能低下。提示前庭功能检查对桥小脑均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临床应将ECochG和前庭功能检测列为诊断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3.
岩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观测岩静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特征,防止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方法:通过20例成人尸头解剖测量及60例临床手术的观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4.
超声换能头进行数据采集时,有时要求换能头和被成像体垂直或者倾斜一个固定的角度采集数据,探测被成像物体的能力非常依赖于换能头和探测对象之间的相对运动,但由于人为因素该角度很难固定,所以采用数学方法讨论其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总结乙状窦后进路桥小脑角区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观察指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6月至2001年12月间进行的639例乙状窦后进路桥小脑角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39例患者中,出现的一般并发症有:眩晕、耳鸣、术侧唇部带状疱疹、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皮下明胶海绵液化、伤口感染、眼睑下垂、脑脊液耳鼻漏等;严重并发症有:脑膜炎症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迟发性小脑血肿2例,化学性脑膜炎3例,应激性胃溃疡1例,脑血管意外致死亡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01%(32/639),经积极治疗,除死亡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乙状窦后进路是切口小,难度大的手术,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及时发现和治疗是减少并发症死亡率的保证,了解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病机理对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评价蓝 -黄视野计 (blue- on- yellow perim etry,B/ Y)又称短波长视野计 (short- wavelength auto-mated perim etry,SWAP)与标准的白色视野计 (white- on- white perimetry,W/ W)在早期青光眼视野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 Hum phrey- - 75 0型全自动视野计 C- 30 - 2全阈值检测程序对 2 0例 (4 0只眼 )正常人、2 0例 (36只眼 )可疑青光眼、18例 (32只眼 )确诊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分别进行 W/ W与 B/ Y的视野检查。结果 正常人、可疑青光眼、早期青光眼 B/ Y检测的全视网膜光敏感度均值 (MS)低于 W/ W检测的结果 ,两者有显著性意义 (t=11.6 8,P <0 .0 1;t=14 .0 1,P <0 .0 1;t=14 .6 8,P <0 .0 1)。B/ Y检测光敏感度缺损均值 (MD)与 W/ W检测的结果 ,正常人组无显著性意义 (t=1.0 4 ,P <0 .0 1) ,其它两组有显著性意义 (t=4 .88,P <0 .0 1;t=3.378,P <0 .0 1)。W/ W检查正常人组与可疑性青光眼的 MS差别无显著意义 (t=2 .5 4 ,P >0 .0 1) ,B/ Y有显著意义 (t=5 .5 7,P <0 .0 1)。两组的 MD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t=3.16 ,P <0 .0 1,t=6 .2 6 ,P <0 .0 1) ;W/ W与 B/ Y检查正常人组与早期青光眼组的 MS差别有显著意义 (t=6 .4 7,P <0 .0 ;t=10 .19,P  相似文献   
77.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资料。结果:听神经瘤26例,脑膜瘤14例,胆脂瘤12例,三叉神经瘤8例,蛛网膜囊肿2例,脑干胶质瘤2例,颅咽管瘤1例。桥小脑角区肿瘤中最多见的是听神经瘤(40%)和脑膜瘤(21.5%)。结论:MRI可清晰显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不同特点,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在面瘫患者健侧部分面肌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用以矫正口角歪斜和不对称的鼻唇沟,以满足美容的需要。方法将2001年1月 ̄2005年12月来在门诊和住院的部分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除对照组外治疗组分别在健侧面肌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依据注射剂量随机分为5个治疗组:A组(各肌注射1.25U)、B组(各肌注射2.50U)、C组(各肌注射5.00U)、D组(降、提口角肌和颧大、小肌各注射2.50U,笑肌注射5.00U)和E组(降、提口角肌和颧大、小肌各注射5.00U,笑肌注射2.50U),3d后定期观测每例患者双侧口角到门齿中缝的距离差。结果除A组外,各治疗组的口角歪斜和鼻唇沟不对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纠正,注射剂量越大起效越快,持续时间越长,但表情动作受到的影响也略大。结论根据口角歪斜和鼻唇沟不对称的程度,在健侧面肌注射相应剂量的A型肉毒毒素,既可以较好地纠正面瘫患者的口角歪斜和鼻唇沟的不对称,又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风门穴与肺俞穴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成年人尸体上,研究风门穴与肺俞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胸内筋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风门穴为49.51 mm,肺俞穴为44.88 mm;向外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在20~25°时,危险深度最小;向内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大于20°时,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61例,回顾性分析其低场MRI表现。结果听神经瘤33例,表皮样囊肿9例,脑膜瘤7例,三叉神经瘤6例,蛛网膜囊肿4例,室管膜瘤2例。结论低场MRI对桥小脑角区肿瘤也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