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4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7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eported is the case of a 30-year-old male motorcycle accident victim who was found on plain cervical-spine radiography to have prevertebral soft-tissue swelling. Although subsequent computed tomography demonstrated no cervical-spine fracture, it did reveal a fracture of one occipital condyle. The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ccipital condyle fractures are reviewed, as is the ligamentous and fascial anatomy of the cervicocranium. Dissection of fracture hematoma inferiorly along vertically oriented tissue planes is hypothesized as the pathogenesis of our patient's retropharyngeal hematoma. In addition to being a sign of potential cervical-spine injury, post-traumatic prevertebral soft-tissue swelling may also indicate occipital condyle fracture. To avoid overlooking such fractures, computed tomography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upper cervical-spine prevertebral soft-tissue swelling should always include slices up to the level of the basal skull so as to visualize the condyles.  相似文献   
82.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5月-2006年6月,通过前外(内)侧或后外(内)侧入路,行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17例,其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9—48岁,平均39.5岁。按Letenneur分型:I型7例,Ⅱ型4例,Ⅲ型6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3例。采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共5例。术后均行石膏外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6d(2.5h-8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8—26个月(平均18.2个月)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6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Letenneur评估标准,优良14例,可3例,无差者。本组无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和骨坏死。[结论]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冠状面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满意的复位和骨折端坚强稳定的内固定对疗效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Dao Fa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occipital neuralgia and make the comparison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Methods Duo Fa was applied to Tiānzhù (天柱 BL10), Fēngchí (风池 GB20) to treat occipital neuralgia and compare its results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6 % in Duo Fa group, 77.8% in routine group, indic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ing with routine acupuncture, Duo Fa is advantageous at selection of fewer acupoint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and quicker achievement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occipital neuralgia.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与综合康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71例2~14岁肱骨外髁骨折的患儿,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治疗内固定后,适时进行患肢综合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儿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的最大角度,确定肘关节功能的受损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前平均肘关节受损为28.36%,治疗后为8.55%,患儿肘关节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结论: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治疗后应尽早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的方法,使患儿的肘关节功能,尽早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天幕裂孔后内方病变常用的手术入路,特别对经枕经天幕入路作深入研究。方法:应用经乳胶灌注成人福尔马林固定头颅湿标本,共10具,模拟幕下小脑上入路和经枕经天幕入路,体会两种入路暴露的范围、经过的重要结构。结果:行经枕经天幕入路Galen静脉显露满意;幕下小脑上入路Galen静脉及其主要属支大脑内静脉显露差。经枕经天幕入路能良好暴露天幕游离缘水平以上的结构;幕下小脑上入路能良好暴露天幕裂孔后方空闰的下半部分。经枕经天幕入路当体位放在3/4俯卧位术侧朝下时,枕极牵开较易,暴露松果体区、中脑和接近三脑室后部都较方便。坐位时处理小脑上表面时比较方便。枕内侧静脉以及距状沟、顶枕沟的交汇点可以作为定位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后内侧动脉以及Galen静脉的标志。结论:经枕经天幕入路可用于主体主要位于天幕裂孔后内方空间上半部的病变,同时也适用于部分延伸至下半部分的病变,对于累及小脑前上部和四叠体的病变也适用。幕下小脑上入路主要适用于那些位于中线且完全位于天幕裂孔后内方空间下半部分、侵及四叠体和小脑前上部的病变。对于两种入路均可选择的病变,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经枕经天幕入路。3/4俯卧位术侧朝下体位是适合经枕经天幕入路的较好体位;坐位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枕内侧静脉以及距状沟、顶枕沟的交汇点可以作为定位大脑后动脉、脉络膜后内侧动脉以及Galen静脉的标志。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枕颈角度变化。方法:选取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男女各75例,年龄20~70(44.83±13.88)岁;共分为5个不同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每个年龄组30例,每组男女各15例。拍摄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包括头颅在内的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McGregor线(硬腭后上缘与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与C_2椎体下缘切线所成的夹角(occipitocervical angle,OCA)及C_2椎体后缘连线与硬腭平行线相交所成的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获得正常人群OCA及TOCA角影像学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及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OCA及TOCA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OCA角组平均为(14.71±3.09)°,75例不同年龄人群女性OCA角平均为(14.22±4.27)°;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TOCA角组平均为(90.50±4.63)°,女性组TOCA角平均为(90.57±6.67)°;不同性别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组150例样本按照5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OCA与TOCA角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西南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枕颈角度影像学数据,为枕颈融合术确定理想的固定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舒本林 《北方药学》2011,8(12):49+92-49,9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髁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33例肱骨外髁颈骨折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该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33例采用"Y"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情况、肘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89.
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宝  丁焕文  涂强 《西部医学》2010,22(2):299-300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方法自髌韧带内侧纵形小切口经股骨髁间窝前方插钉行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8例。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38例股骨髁上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的时间平均11周;根据Merchan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微创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更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了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股骨髁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患者采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46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4个月和3.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4.50%和84.7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断裂2例,愈合异常2例,关节粘连5例;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关节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