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6篇
  免费   1286篇
  国内免费   487篇
耳鼻咽喉   253篇
儿科学   240篇
妇产科学   264篇
基础医学   1000篇
口腔科学   938篇
临床医学   1489篇
内科学   1558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467篇
特种医学   4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22篇
综合类   235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629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840篇
  32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1011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458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1024篇
  2020年   1039篇
  2019年   893篇
  2018年   834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810篇
  2014年   1591篇
  2013年   1421篇
  2012年   1125篇
  2011年   1197篇
  2010年   911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682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王征  刘炼  姜孝新 《肿瘤药学》2014,(6):430-435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或开腹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以了解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失血少,麻醉次数少,排气时间早且住院时间短。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S和DFS无显著组间差异。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理T、N分期是OS和D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子。结论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远期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微创椎间盘切除术适应证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行经Quadrant通道微创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于术后第1、2、3、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半年随访1次。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腰腿痛的程度。末次随访时使用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50 ml,住院时间平均13 d,住院费用平均7430元,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平均11 d。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4.353、7.865,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术后2周(t=6.597,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35%。结论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术(OWHTO)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骨伤科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15例(16膝)。术前利用3D打印截骨导板模拟OWHTO,根据理想的术后下肢力线(WBL),确定截骨部位、合页、高度、宽度、胫骨平台后倾角(PTS)及锁定钢板模型,进行截骨内固定。对术前术后WBL、Lysholm评分、PTS、髌骨高度指数(Caton指数)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5~24个月,WBL术前为(19.27±1.55)%,3D打印设计为(61.91±0.24)%,术后WBL恢复到(60.54±0.84)%,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3D打印设计与术后实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术后PTS分别为(10.01±2.89)°,(10.06±0.09)°,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Lysholm评分(82.31±1.22)分,与术前(34.75±1.8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OWHTO,可实现精确截骨,显著改善下肢力线,减少术中透视,节省手术时间,是治疗膝关节内翻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孙中毅 《医学信息》2020,(2):107-108
目的 分析微创术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口腔种植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翻瓣种植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术不翻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肿胀时间、术后牙槽嵴骨吸收量及有效角化黏膜宽度。结果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94.83%)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种植时间(22.67±2.54)min、术后疼痛时间(23.90±5.78)h、术后肿胀时间(36.24±3.72)h分别短于对照组的(40.22±3.87)min、(54.91±4.32)h、(73.20±5.1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牙槽嵴骨吸收量[(0.15±0.01)mm]少于对照组[(0.20±0.03)mm],有效角化黏膜宽度[(2.87±0.44)mm]宽于对照组[(1.98±0.4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术不翻瓣技术在口腔种植术中应用效果理想,可提高种植成功率,缩短种植时间,且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MIPPSO对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脊柱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1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37例行MIPPSO,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相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影像学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VAS、ODI及血清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VAS及术后6个月ODI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及术后6个月ODI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比及伤椎后凸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血清TNF-α、IL-1、IL-6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血清TNF-α、IL-1、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SO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有较好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胸腰椎矫形效果好、可改善机体功能障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等优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右侧胸壁小切口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比分析其较传统手术的优势。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右侧胸壁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小切口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传统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正中切口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后观测指标,包括术前心功能、术前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从手术日开始计算)、并发症等。结果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为(143.40±61.113)mL,正中切口组为(286.00±59.861)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5,P=0.000);小切口组术后ICU停留时间为(2.28±1.061)d,正中切口组为(3.60±0.81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8,P=0.000);小切口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1.20±0.408)d,正中切口组为(1.76±0.597)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1,P=0.049);小切口组体外循环时间为121(71~137)min,正中切口组为55(40~68)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68,P=0.000);小切口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1(41~97)min,正中切口组为40(27~48)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49,P=0.000);小切口组的手术时间为4.25(3.50~7.16)h,正中切口组为2.833(2.33~3.33)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73,P=0.000)。在术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相比,右侧胸壁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手术切口美观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97.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re usually treated by ope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However,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massive paraspinal muscle stripping, inflicting surgical trauma, and prolonged X-ray exposure.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127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injury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hirty-six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modified Wiltse's paraspinal approach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system, while 91 patients were treated via traditional posterior approac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frequency, screw placement accuracy, 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 and Cobb's angl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X-ray exposure times were notably reduced (4.2±1.6) in the new approach group (P<0.05). The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accuracy and Cobb's angle after surgery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We conclude that modified Wiltse's paraspinal approach with spinal minimally invasive channel system surger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X-ray exposure times and is an alternative therapy for th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相似文献   
998.
背景: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畸形,尚无治疗金标准,截骨治疗目前得到推崇,但并发症较多,能否进行不截骨矫正拇外翻是作者所在课题组进行的一项新尝试。目的:探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8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骨科采用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拇外翻26足,不截骨。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前、术后测量拇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角,术后12个月评估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满意随访,随访周期8-38个月;②术后患者拇外翻角[(14.15±3.60)°vs.(28.95±4.12)°,P<0.01]及第1,2跖骨间角均显著小于术前[(7.88±0.90)°vs.(15.82±1.81)°,P<0.01]:③术后12个月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为(89.15±7.81)分,显著高于术前(62.08±7.10)分(P<0.01);④提示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第1,2跖骨间是治疗拇外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MID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淮北矿工总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1月接受MIDCS的患者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7.5±10.2)岁。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左心房黏液瘤1例。20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术中均采用TEE监测。麻醉诱导后TEE检查修正诊断,指导建立体外循环,开放升主动脉前指导心腔排气;术中,于病变处理完成后即时TEE监测心内血流、瓣膜及心功能情况;于手术操作完成、心脏复跳后,应用TEE评价手术疗效,以无残余分流、瓣周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为治愈。结果 经术中引导,20例患者均准确置于引流管、排空心脏。经TEE检查修正诊断5例:1例下腔型房间隔缺损术中发现另有一小的房间隔缺损,术中一并予以修补;1例房间隔缺损者房水平仅有微量分流,无需处理;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合并三尖瓣前叶裂,均行瓣叶修复后再予三尖瓣成形术;另1例则排除了左心房血栓。病变处理完成后,因术中TEE即时评估疗效不满意而更改手术方式2例:1例三尖瓣成形术后瓣膜关闭不满意者改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室间隔修补术后残余分流者改行胸骨正中切口继续修补。另有2例术毕即时通过TEE发现低心排血综合征,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全组未见食管损伤和相关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均无残余分流、瓣周漏及少量以上反流,黏液瘤完全切除;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LVEF为54%~69%(61.40%±3.65%),与术前[44%~67%(58.70%±5.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6, P<0.05)。本组患者治愈率100%。结论 术中TEE监测应用于MIDCS中,在补充修正诊断、引导体外循环建立、手术操作完成后监测心内排气、评价手术疗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微创心脏外科直视手术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3月-2019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患者45例,其中男35例、女10例,年龄16~71岁;左侧30例、右侧15例。均采用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观察骨折对位和颧弓弧度情况,以骨折对位良好和颧弓自然弧度恢复、目测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为骨折闭合复位满意;术后3~6个月,通过对比手术前后最大张口度的变化和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进行疗效评估,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满意度,并结合临床和CT表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5例中,44例经1次复位即获满意效果,另1例经2次复位后满意;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CT复查显示45例基本达到解剖复位;最大张口度术前为(2.76±0.37)cm、术后为(3.91±0.15)cm, CT测量双侧颧弓突度差值术前为(4.43±0.28)mm、术后为(0.47±0.09)mm,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52、93.281, P值均<0.05)。手术疗效评价为Ⅰ级42例,Ⅱ级3例;依视觉模拟量表评估45例患者满意度为99.50%±2.15%。结论 微切口闭合复位术治疗单纯性颧弓M型骨折是一种安全、高效、易于掌握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