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3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63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08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45篇
特种医学   563篇
外科学   4047篇
综合类   1380篇
预防医学   20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8篇
  6篇
中国医学   823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623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Summary A simple model of the thorax, pelvis and three columns of the intrinsic lumbar back muscles (=ILBM) was constructed. The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length of the ILBM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walking cycle. The length of the right ILBM (especially the lateral column) was largest at right toe off, exactly the stage of the walking cycle in which most force was needed to prevent the torso from falling forwards and laterally.  相似文献   
92.
李莉  高秀来 《解剖学研究》2003,25(1):10-12,T002
目的 研究大鼠前庭神经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纤维特征。方法 在 7例SD大鼠采用结合生物素的葡聚糖胺(BDA)逆行法观察大鼠前庭核群向脊髓的投射。结果 除前庭神经上核 (SVN)外的其余各前庭核均有向大鼠腰髓的投射 ,单侧注射的实验动物中 ,前庭神经内侧核 (MVN)、外侧核 (LVN)和降核 (DVN)的标记神经元可见于双侧 ,其中MVN和LVN的标记神经元以注射同侧占优势 ,而DVN标记神经元两侧数量基本一致。结论 大鼠前庭脊髓尾侧束发出纤维投向脊髓腰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腰丛及其周围的组织结构进行可视化的研究,为微创手术提供更精确的数据和解剖学资料.方法:利用“虚拟中国人“Ⅰ号女性数据集,重建腰丛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通过数字人数据集重建的三维图片显示腰丛神经及其主要分支与主要血管和椎体及肾脏之间的关系,又可清楚的显示腰丛神经与腰大肌之间的关系.结论:数字人数据集可提供腰丛和周围组织器官的断层图片,为腰丛的解剖学位置及腰椎前路手术提供了形态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本文采用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观察了正常腰椎活动节段的应力分布。用精密浇铸,严格几何相似的光弹性环氧树脂腰椎和硅橡胶椎间盘模型进行三维光弹性实验,并观察腰椎的等应力差图和有效应力值分布。本实验观察到,腰椎椎体上下缘应力分布较均匀对称,其后缘应力大于前缘,后部结构应力较小。作者认为,三维光弹性实验方法具有直观性强,能有效和准确地确定腰椎的应力分布,对腰椎生物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腰椎后缘应力大于前缘,使椎体后缘承载较大,将会增加腰椎间盘退变和损伤的机会,这可能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的解剖与临床特点。方法2001-2006年期间在我科手术治疗的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术前行MRI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均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及畸形血管烧灼切除术。结果术中发现5例硬膜前方畸形血管,2例椎管内大量陈旧积血。术后症状消失或逐渐减轻,随访4年均无复发。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2例,无可及差。结论MRI、脊髓造影、手术探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畸形的主要诊断方法,充分认识其解剖与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材质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30例。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诊断(超声骨密度值测定-2.5)。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及硬膜损伤,骨水泥无严重渗漏,术后复查X线、CT显示骨水泥分布均匀。随访10~21个月,平均(16±2.11)个月,神经受压症状均得到改善。VAS评分术前(7.01±1.44)、术后6个月随访为(3.00±0.57)、末次随访为(2.23±1.19);JOA评分术前为(9.98±5.64)、术后6个月随访为(17.99±1.41)、末次随访为(18.42±1.47);ODI评分术前为(0.64±0.24)、术后6个月为(0.27±0.07)、末次随访为(0.22±0.09)。三项评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分别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或CT显示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椎间融合器无下沉,椎间融合满意,融合率为86.7%。结论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能够提高螺钉对伴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的握持力,防止椎弓根螺钉松动,保证较高的椎间融合率,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18例新鲜尸体T12-L5腰段脊柱应力松弛,蠕变特性。测定了完整脊柱(正常组)及模拟前路(对照1组),后路手术(对照2组)腰段脊柱的应力松弛和蠕变效应,得出了在恒应变,应力条件下应力-时间曲线及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归一化应务松弛,蠕变函数及曲线,对前路间盘摘除术与后路间盘摘除术对脊柱粘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质量与机械工程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冷冻切片处理软件CryoSegmemation提取人体骨骼的边缘,利用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建立骨骼的面模型,在ANSYS中建立人体腰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利用第三军医大学的第一例男性冷冻切片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截面轮廓线信息处理。结果准确快速地建立了完全符合人体解剖特征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用该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冷冻切片软件和一些现有的商用软件可以准确、快速地建立人体腰椎的三维面模型、体模型及有限元模型,为航空、车辆、船舶、生物医学工程等不同的领域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动力学仿真提供完全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的原始模型。  相似文献   
99.
The pedicle screw and hook have become popular instruments in treating spinal deformity and disease. This study gathered morphological data on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s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 that should serve as useful reference for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surgery. One hundred and three dry bon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y of pedicle and facet in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s. Measurements included the diameter and axial length of pedicle from T8 to L5, height and width of facets and thickness of articular processes from T1 to T12, and axial angle of pedicle from T1 to L5. The diameter and axial length of pedicle were smallest at T8, diameter was largest at L5 and axial length was largest at L3. Height of facets and thickness of articular processes were largest at T12. Men tended to have larger pedicles and facets than women. Transverse angle of pedicle was smallest at T12. These precise data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when performing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surgery and when developing new spinal implant systems for Asians.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0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LDH的患者中选择110例患者,男63例,女47例;年龄18~73岁,平均45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3/46例,L4/560例,L5/S144例)。分别采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组,40例)、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B组,51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稳定装置X-STOP系统植入(C组,19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每位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通过完成欧洲五维健康量表及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1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6~38个月),末次随访时EQ-VAS评分、EQ-5D健康指数和ODI评分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0.05),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对于单纯LDH可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LDH合并腰椎不稳者可行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于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尤其是临床症状在屈曲位缓解的患者尤其适宜椎间盘髓核摘除联合棘突间动态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