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8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469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783篇
内科学   483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682篇
外科学   1625篇
综合类   922篇
预防医学   710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2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肾小管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评价62例2型DM患者的肾小管功能.结果:62例DM患者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分别是90.1%、92.3%、91.6%.结论:尿NAG、α...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肝脏缺血再管注后损伤后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B组)、依达拉奉干预组(c组),每组18只。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为阻断肝门30min,分别测定再灌注后2h、4h、6h肝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与A组比较,C组各时间点均可见ALT、AST、XOD明显增高,SOD降低(P〈005),而与B组比较,在C组再灌注后2、4、6h,ALT、AST、XOD值明显降低,SOD升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减弱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髓复康对恒河猴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恒河猴14只,其中10只用于制备T12胸髓左侧半横断损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髓复康组(S)和模型组(M),每组5只,另外4只设为正常对照组(N)。通过改良Tarlov法评估恒河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组髓鞘相关生长抑制因子(Nogo-A)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量。结果给药30 d后,髓复康组患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模型组(P〈0.01);脊髓损伤后各手术组Nogo-A mR-NA的阳性细胞数及阳性产物的OD值均明显升高,其中髓复康组Nogo-A mRNA的阳性细胞数和其阳性产物的OD值都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手术组GAP-43 mRNA的阳性细胞数及其阳性产物的OD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髓复康组GAP-43 mRNA的阳性细胞数和其阳性产物的OD值最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髓复康能够对脊髓损伤后恒河猴脊髓中Nogo-A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能够上调GAP-43的表达,促进了脊髓损伤后恒河猴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fatal child pedestrian injurie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to help understand an important public-health problem.Methods This was a school-based,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sample (42 750 children) was obtained from two urban cities of Guangdong Province,China,using multi-stage randomized sampling.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by the respondents self-reporting in the classroom.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nfatal child pedestrian injuri...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和建立适合煤矿瓦斯爆炸伤害的院前评分方法( respiration,pulse,motor and burn,RPMB)。方法 在煤矿创伤院前评分(respiration,pulse and motor,RPM)的基础上,结合煤矿瓦斯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建立RPMB评分方法。选择煤矿瓦斯爆炸伤员25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入院后ISS≥16分为重伤标准,比较RPMB、RPM、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创伤拣伤标准(trauma triage rule,TTR)对重伤员评价的一致性及漏检率,评价RPMB评分方法在煤矿瓦斯爆炸伤害院前评估中的作用。结果 251例瓦斯爆炸伤害患者经院内AIS - ISS评估为重伤员41例,RPMB与AIS - ISS评分方法一致性高(Kappa值=0.985),RPMB、RPM、PHI、TTR对瓦斯爆炸重伤员评估灵敏度分别为97.6%、26.8%、22.0%和17.1%,特异度分别为88.1%、97.6%、87.6%和95.7%。结论 RPMB评分方法简单、易行,对煤矿瓦斯爆炸伤员检出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人体内关节盂唇主要存在于肩关节和髋关节,这两个部位的盂唇在各方面均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均由纤维软骨构成,呈吸盘样包绕骨性关节盂边缘,起到增大球窝关节包绕面积、缓解关节面应力以及稳定关节的作用.盂唇损伤主要包括磨损、撕裂以及移位,是引起关节疼痛、不稳及退变的重要因素.盂唇损伤的正确诊断对指导其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阐述目前诊断盂唇损伤的各种影像学方法及相关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显微线圈成像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线圈(microscopy coil,MC)MR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MCL损伤患者39例,分别使用膝关节线圈(knee-sense coil,KC)及47 mm MC进行膝关节MRI检查,对两种线圈成像图像进行评分,比较其成像质量有无差异;并以手术结果为标准,评价两种线圈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Ⅰ级MCL损伤18条;Ⅱ级MCL损伤12条;Ⅲ级MCL损伤9条。MC组各序列图像能分别显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及周围主要结构,39例MCL损伤中(Ⅰ级~Ⅲ级)主要结构均评为3或4分;KC组Ⅰ级MCL损伤评分为0或1分,Ⅱ级MCL损伤评分为1或2分,Ⅲ级MCL损伤评为3分。在诊断Ⅰ级MCL损伤中,MC组图像评分明显高于KC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Ⅱ级、Ⅲ级MCL损伤诊断MC组与KC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MC组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Ⅰ级MCL损伤为90.5%,94.9%和97.7%,Ⅱ级MCL损伤为90.3%,93.9%和96.7%,Ⅲ级MCL损伤90.0%,92.9%和97.0%;KC组诊断M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Ⅰ级MCL损伤为87.5%,92.9%和91.7%,Ⅱ级MCL损伤为89.7%,92.5%和91.3%,Ⅲ级MCL损伤87.0%,92.5%和90.7%。结论:显微线圈可以清晰显示MCL,能准确诊断MCL损伤并进行分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16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寰枢椎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3例寰枢椎损伤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结果:33例寰枢椎损伤中12例为多处骨折,4例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C1骨折13例共17处,C2骨折16例24处,C2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6例。轴位C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T)显示单纯性寰枢椎关节脱位3、4、4、4处以及C1骨折17、16、17、16处以及C2骨折22、24、24、19处以及齿状突Ⅱ型骨折致寰枢椎脱位5、6、6、6处。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寰枢椎骨折及脱位情况,可作为寰枢椎损伤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