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6篇
  免费   1901篇
  国内免费   1277篇
耳鼻咽喉   1451篇
儿科学   868篇
妇产科学   416篇
基础医学   2273篇
口腔科学   1554篇
临床医学   3606篇
内科学   6634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530篇
特种医学   2078篇
外科学   17690篇
综合类   506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70篇
眼科学   776篇
药学   1627篇
  19篇
中国医学   852篇
肿瘤学   1988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1052篇
  2021年   1880篇
  2020年   1425篇
  2019年   3098篇
  2018年   2940篇
  2017年   1860篇
  2016年   1149篇
  2015年   1287篇
  2014年   2675篇
  2013年   2420篇
  2012年   2098篇
  2011年   2390篇
  2010年   1997篇
  2009年   1872篇
  2008年   1849篇
  2007年   1908篇
  2006年   1595篇
  2005年   1393篇
  2004年   1188篇
  2003年   1146篇
  2002年   941篇
  2001年   844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485篇
  1996年   406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17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88篇
  1985年   636篇
  1984年   618篇
  1983年   425篇
  1982年   556篇
  1981年   494篇
  1980年   502篇
  1979年   424篇
  1978年   388篇
  1977年   242篇
  1976年   406篇
  1975年   347篇
  1974年   302篇
  1973年   29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68例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预防和治疗的经马命。方法 168例中158例进行了172次外科治疗,11例进行了2次以上手术。早期人院Ⅱ度期以上34例采用改良食管腔内置管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末切除瘢痕狭窄结肠重建77例,切除狭窄食管胃重建27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部食管狭窄22例,其他类型手术12例。结果 29例拔出支撑管后治愈(85%);5例再狭窄,其中1例扩张治愈。77例结肠重建术后5例死亡,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4例,腹部切口裂开2例。27例胃重建中,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狭窄22例中,3例发生颈部瘘。其他手术12例中,1例术后死于肠梗阻。所有生存出院患者均能进普食。 结论 管腔内置管能有效预防食管烧伤后瘢痕形成,根据瘢痕狭窄部位确定食管重建时是否切除狭窄食管。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段食管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下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DSA下颈动脉狭窄患者23例,年龄42-78岁,无明显肺部疾患及喉罩禁忌症患者,异丙酚(Pmpofol)泵入静脉全麻下插入喉罩完成手术,观察其不同时段的BP(MAP)、SpO2、HR、ECG(ST-Ⅱ)。结果:各时段的BP(MAP)、Sp02、HR、ECG(ST-Ⅱ)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喉罩全麻在行颈动脉狭窄的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喉罩全麻颈动脉狭窄造影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4.
高金亮 《实用骨科杂志》2007,13(9):528-529,57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单侧开窗减压术。通过术前标记腰椎正侧位片定位,于定位棘突间隙后正中偏患侧作长约1.5 cm小切口,逐级扩张后置入工作通道管,钻除部分椎板,置入内窥镜,于电视监视器下显露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肥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彻底解除其对硬脊膜、神经根的压迫。结果本组共治疗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平均随访7个月,按Prolo标准评定,治愈20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本术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对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5.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7例术前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者行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的门静脉内手术取栓、局部溶栓和门静脉狭窄/闭塞段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2例因小肠坏死、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而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果 7例均治疗成功。术前腹痛、腹胀及消化道症状消失,腹水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健在,无消化道出血。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lti—scale image contrast amp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X^2=-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08.
A method, based on bedside determinations of blood glucose by nursing staff, was designed to control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to diabetic patients during and following open heart surgery. A computer-controlled intravenous infusion pump was used to deliver the insulin. Excellent control of the hyperglycaemia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open heart surgery was achieved, with 84 percent of measured blood glucose values falling within 2 mmol/litre of the target value of 6 mmol/litre. The method proved to be simple, effective, and safe.  相似文献   
109.
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 4a急诊手术治疗大咯血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5 8~ 2 0 0 1年在本院急诊手术的 89例大咯血患者 ,收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病因、治疗和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  85 4 %病例的X线表现与出血部位一致 ,其它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CT、血管造影术等 )作为重要补充。由于 1982年后的早期外科干预 ,术前咯血总量、咯血平均量和低血压、休克发生比例较前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从 1982年前的 2 2 2 %降至 17 1% ,围手术期死亡率从 9 3%降至 0。急诊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 2 3 3% )高于肺叶切除术 ( 15 2 % )。在过去 4 4a肺结核一直是大咯血的主要原发病因。结论 符合新的外科治疗标准的患者应及早手术 ;选择切除范围要保守 ,首选叶切  相似文献   
110.
鹿角状肾结石开放取石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鹿角状肾结石开放取石的术式选择、预防术中意外切肾和术后失肾的措施。方法:术中根据结石形态与肾脏解剖关系选择术式。对23例鹿角状肾结石患者行开放取石术治疗,左肾鹿角状结石9例,右肾10例,双肾4例。手术前后加强防治感染,术后充分引流,以预防术后失肾。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结石均于术中取尽。术中无一例意外切肾。术后1个月随访全部患者的术侧肾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鹿角结石,根据结石的形态、分布、肾盂类型、肾积水状态和肾实质厚度等因素综合判断,选择合理的术式,能保障手术安全、干净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