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2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414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787篇
口腔科学   399篇
临床医学   629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48篇
特种医学   797篇
外科学   2207篇
综合类   8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83篇
药学   331篇
  4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3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细胞中蛋白多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自然流产的胎儿4例,4h内无菌取出椎间盘,分别进行纤维环和髓核细胞的体外培养。在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IL-60(对照组)、400、800ng/ml,培养24h后,用Alcian法检测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在培养中的髓核细胞中加入IL-60(对照组)、100、400、800ng/ml,培养24h,然后测量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结果:在纤维环细胞中加入IL-6组较不加IL-6对照组培养液中硫酸软骨素的含量增加,在髓核细胞组中加入IL-6组和对照组的差别无显著性。结论:IL-6可以刺激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中蛋白多糖的合成,但对髓核细胞中蛋白多糖的合成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黎作旭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4,17(11):692-693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cervical incervertebral dise calcification in children)是一种少见的疾病。1924年Baron首先报道本病.国内1982年至今陆续报道,迄今仅百余例。作者经治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5例.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3.
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咽旁间隙原发性239例肿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良性肿瘤患病比为61.09%,其中上皮源性肿瘤患病比最高,占19.25%;神经源性肿瘤第二位,占17.57%。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为35.15%,其中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占21.76%;恶性淋巴瘤第2位,占7.95%。炎症的患病比为3.77%,其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最高。结论:咽旁间隙原发性肿块良性肿瘤的患病比最高,恶性肿瘤次之,炎症居第3位,比例约为17:9:1。  相似文献   
24.
咽旁间隙在头颈部肿瘤MRI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病变定位、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累及咽旁间隙肿瘤76例,其中恶性肿瘤51例,良性肿瘤25例。结果扁桃体肿瘤和鼻咽癌使茎突前间隙外移,腮腺肿瘤使茎突前间隙向前内移位,或(和)颈动脉鞘区后移。颈动脉鞘区交感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外侧移位,迷走神经鞘瘤使颈内动、静脉明显分离,颈动脉体瘤使颈内、外动脉分叉角增大,颈静脉球瘤使血管向前外侧移位,转移淋巴结使颈内动、静脉向前内侧移位。25例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其中9例信号均匀;51例恶性肿瘤中,19例边界模糊,15例信号欠均匀。茎突前间隙脂肪消失或不连续6例均为恶性肿瘤,肿瘤边界较清但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2例及颈内动、静脉被肿瘤包绕3例,病理证实亦为恶性肿瘤。结论咽旁间隙移位方向及肿瘤MRI信号特点对头颈部肿瘤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手术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因患病率高,手术开展较为普及,关于其手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报导也逐渐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我们将1993年2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68例中所发生的74例早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手术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26.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与肌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腿痛的主要病因,本研究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相应体征及MR或CT等影像学资料确诊的LDH,采用规范化非手术治疗,经规范化保守治疗无效者选用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行肌电图(elec-tromyograptly,EMG)检查,旨在探讨肌电图变化与治  相似文献   
27.
Four patients, who received epidural blood patch to treat 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were examin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jected blood. Blood alone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but adding 2 ml contrast agent Iohexol 180 mg J/ ml (Omnipaque®, Nycomed Imaging) to 18 ml blood gave an excell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lood in the epidural space, both cranio-caudally (7–14 segments) and spat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epidural septae. The blood-contrast media had a strong affinity to the dural sac. There was no support of the spacefilling effect of blood patch.  相似文献   
28.
B超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附6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经CT检查和临床治疗证实的64倒腰椎间盘突出症的B超检查结果,B超检出70个突出之椎间盘,CT检出73个,阳性率之比为70/73。70个突出椎间盘中,中央型5个,偏中央型20个,后外侧型44个,极外侧型1个;轻度30个,中度28个,重度12个。分型分度与临床表现及治疗选择有密切关系。B超检查与CT相此较,具有近似的诊断价值,但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9.
Arrays with large numbers of independent coil element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available as they provide increased signal-to-noise ratios (SNRs) and improved parallel imaging performance. Processing of data from a large set of independent receive channels is, however,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memory and computational load in reconstruction. This work addresses this problem by introducing coil array compression. The method allows on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datasets from independent channels by combining all or partial sets in the time domain prior to image reconstruc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rray compression can be very effective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region of interest (ROI). Based on 2D in vivo data obtained with a 32-element phased-array coil in the heart, it is shown that the number of channels can be compressed to as few as four with only 0.3% SNR loss in an ROI encompassing the heart. With twofold parallel imaging, only a 2% loss in SNR occurred using the same compression factor.  相似文献   
30.
颈椎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系统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前路手术在颈椎间盘疾病中已广泛应用,手术方法主要为颈前路减压加椎间植骨融合术。但不管是早期的自体骨融合的颈前路手术,还是后来进一步发展的颈前路钢板以及椎间融合器技术,都存在着诸如融合失败率高、植骨块移位、塌陷、螺钉断裂、钢板松动等并发症,造成手术疗效不佳以致于二次手术。自2002年2月-2004年1月采用颈椎间盘摘除、颈椎前路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后均无前述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