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2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31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28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27篇 |
内科学 | 19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65篇 |
特种医学 | 207篇 |
外科学 | 1603篇 |
综合类 | 401篇 |
预防医学 | 4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1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97篇 |
肿瘤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82篇 |
2021年 | 92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223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182篇 |
2011年 | 234篇 |
2010年 | 210篇 |
2009年 | 178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47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腰椎间盘造影在椎间盘源性腰痛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价值及椎间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2003年10月~2004年6月间对45例具有椎间盘源性腰痛症状的病人进行了椎间盘造影,共101个椎间盘,45例中依据椎间盘造影的结果行椎间360°融合手术18例,保守治疗27例。所有病例全部进行了MRI和CT检查。观察造影图像和MRI表现,记录诱发痛,随访手术组和保守组的疗效。[结果]45例中2l例出现了诱发痛(47%),101个造影椎间盘中有21个椎间盘出现诱发痛(21%);21例诱发痛阳性的病人中18例接受了360°融合手术,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3~10个月),术后1l例病人腰痛完全消失(11/18,优:61%),4例疼痛基本消失(4/18,良:22%),3例腰痛无变化(3/18,差:17%);3例诱发痛阳性的病人和24例诱发痛阴性的病人行保守治疗,在同期随访中,1例腰痛完全消失(1/27,优:4%),10例疼痛基本消失(10/27,良:37%),16例疼痛没有变化甚至加重(16/27,差:59%)。[结论]腰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对确定为疼痛原因的椎间隙实施椎间360°融合手术可以消除病人的疼痛,近期效果比保守治疗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对人体腰椎间盘组织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及静水压对蛋白多糖合成调节过程中一氧化氮是否起到中间介质作用。[方法]72例后方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志愿患者中获取新鲜的72个椎间盘样品被切成1~2mm^3细片后,与1ml培养基DMEM一同装入塑料注射器中,放入培养椎间盘组织的压力装置,蛋白多糖合成由^35S-硫酸盐结合率来测定。无活性、稳定的一氧化氮的最终产物亚硝酸盐浓度由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结果]静水压在0.3MPa蛋白多糖合成最高,约为0.1MPa的1.3倍;3MPa抑制蛋白多糖合成率。但静水压对一氧化氮的产生起着逆转效应。在0.3MPa一氧化氮的产生量和0.1MPa的相比略微降低,而3MPa增加一氧化氮的产生量,约是0.1MPa的1.34倍。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N^C-methyl-L-arginine(简称L-NMA,10-1000μmol)在0.3MPa诱导增加蛋白多糖合成率,而3MPa降低对蛋白多糖合成率的抑制作用。[结论]在人体腰椎间盘细胞静水压影响着一氧化氮生成,且一氧化氮对蛋白多糖合成率改变起着中间介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3.
《Joint, bone, spine : revue du rhumatisme》2023,90(3):105514
Intervertebral disc (IVD) degeneration is the common cause of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causing severe social and economic burden. The process of IVD degeneration involves a complex of pathologic changes on both extracellular matrix degradation and resident cell apoptosis.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macrophages play vital roles during the damage and repair process of IVD degeneration. Nevertheles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acrophages and IVD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even if the IVD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immune privileged site. Therefore, 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and obstacles of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blood supply, immune response and especially macrophages during the IVD degener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减压治疗的3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65~81(71.13±5.20)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14.36±6.5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临床症状及功能状态;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120(97.84±11.22)min。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17.29±5.56)个月。术后1、6、12个月腰腿痛VAS及ODI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23例,良5例,可3例。1例患者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给予中药加营养神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术后2周恢复。无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时间短,在保证充分减压的同时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一个安全、有效的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和靶点射频热凝术(coblation nucleoplasty,CN)对包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为临床制定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采用PETD和CN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PETD治疗107例,CN治疗112例,依据年龄将两种不同手段治疗的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岁且<60岁)和老年组(≥60岁)。于治疗前,治疗后3 d及1、6个月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红外热成像温差值(△T)及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比较不同年龄段之间两种治疗手段的疗效差异。结果:VAS和JOA评分观察:(1)同年龄段组内比较。①同年龄段、同一治疗方法、不同时刻的VAS和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②同年龄段、不同治疗方法,老年组PETD治疗后VAS较CN治疗后低、JOA评分较CN后高(P<0.05),青年组及中年组患者中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年龄段组间比较。①PETD治疗、不同年龄段、同一时刻比较,VAS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N治疗、不同年龄段、同一时刻比较,治疗后1、6个月老年组VAS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0.05),JOA评分均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低(P<0.05)。红外热成像温差和腰椎活动度观察:(1)同年龄段组内比较。①同年龄段、同一治疗方法△T和ROM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②同年龄段、不同治疗方法,PETD和CN治疗后△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内PETD治疗后的ROM较CN治疗后高(P<0.05)。(2)不同年龄段组间比较。①PETD治疗、不同年龄段、同一时刻比较,△T和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N治疗、不同年龄段、同一时刻比较,治疗后△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老年组ROM小于青年和中年组(P<0.05)。结论:PETD和CN治疗包容型LDH均有较好的疗效,术后6个月内老年患者接受PETD治疗的疗效收益大于CN,CN更适用于青、中年人。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采用PELD治疗单节段LDH的48例病人,根据是否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导板组24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下穿刺行PELD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PELD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价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病人随访(9.33±1.24)个月(7~12个月)。导板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在术后1天、1周时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3D打印导板辅助PELD治疗单节段LDH,手术效果确切,明显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减少了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手术创伤及辐射伤害,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对术后短期内疼痛的缓解作用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58.
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以防止因植骨愈合不良而造成的手术失败。方法:1991年3月~1996年5月应用螺旋式椎体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33例。其中双侧椎弓断裂伴腰椎滑脱14例,一侧椎弓断裂(无滑脱)伴腰椎间盘突出3例,退变性脊柱滑脱16例。结果:经1~5年随访,本组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技术操作简便、骨愈合坚固、能早期下床活动、安全可靠,对保持脊柱长期稳定、巩固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The Effects of Platelet‐Rich Plasma on Halting the Progression in Porcin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Hongsik Cho David C. Holt III Richard Smith Song‐Ja Kim Raymond J. Gardocki Karen A. Hasty 《Artificial organs》2016,40(2):190-195
Disc degener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herniation and/or rupture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IVD) are due to a failure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of the annulus to contain the contents of the nucleus. This results from inadequate maintenance of the matrix components as well as the proteolytic activity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 that degrade matrix molecules. Arresting progression of disc degeneration in the annulus holds greater clinical potential at this point than prevention of its onset in the nucleus.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have therapeutic aims that would decrease levels of the cytokines and growth factors that indirectly lead to disc degeneration via stimulating MMP and increase levels of several beneficial growth factors, such a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with the addition of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that would stimulate cell growth and matrix synthesis. For this study, we attempted to address these imbalances of metabolism by using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reated annulus fibrosus cells isolated from porcine IVD tissue and incubating the cells in a growth factor rich environment with PRP.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P in vitro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of the major matrix components (type II collagen and aggrecan) and decreased the inhibitory collagenase MMP‐1. This application will addres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intervening early in the degenerative process.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研究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时相应椎间孔形态改变的规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选取37例L4,5椎间盘呈退行性变化的影像学资料(MRI、CT)进行研究,男23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1.6岁;分别将其矢状位MRIT2WI成像,采用MRI机内Mean/Curve测量软件测量计算L4,5节段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与相应节段脑脊液平均信号强度比值(RSI),判断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分组。分为3组:轻度退变组11例(A组),中度退变组13例(B组),重度退变组13例(C组)。根据CT1.25mm薄层二维旁矢状位重建测量L4,5节段椎间孔的最大高度、最大宽度与面积。分析椎间盘在不同退变程度下相应椎间孔变化规律及可能对神经根状态的影响。结果:①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的最大高度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中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及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重、中、轻度退变组椎间孔最大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相应椎间孔的高度及面积也逐渐减小,而其对椎间孔宽度影响不大;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变小有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