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5篇
  免费   84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810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2199篇
内科学   515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215篇
特种医学   5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58篇
综合类   5145篇
预防医学   793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1851篇
  62篇
中国医学   815篇
肿瘤学   29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36篇
  2022年   642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567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693篇
  2014年   1040篇
  2013年   1062篇
  2012年   1063篇
  2011年   1127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936篇
  2008年   1014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725篇
  2003年   760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冯蕊珍 《护理研究》2006,20(4):1060-1061
菜豆角内含豆素和皂毒等有毒物质,前者具有凝血作用,加热可破坏,后者刺激黏膜可致溶血,食入大量未熟透菜豆角可致中毒。我县城某中学学生在本校食堂食入未煮熟的菜豆角,造成91例中毒,经我院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全部患儿转危为安。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经胼胝体前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脑室肿瘤位置较深,周围有许多重要结构,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出现合并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经胼胝体前人路(ATA)主要用于切除三脑室前中部肿瘤,在打开三脑室顶时有四种手术人路方法可选择,而且手术人路的选择仍有争议。本文详细研究了12例国人尸头标本(24侧)ATA至三脑室的显微解剖,对打开三脑室顶的四种显露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3.
104.
82例纵隔原发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3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单纯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下颌角肥大骨磨削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肿胀麻醉下,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常规分离显露下颌骨,在预定需要矫正的下颌骨区域,使用特殊器械磨削下颌骨体外侧皮质骨、下颌骨下缘及下颌角骨质,同时对部分肥大的咬肌进行处理,矫治下颌角肥大。结果 对58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均行下颌骨磨削法矫治,除1例术中损伤下齿槽血管引起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结论 下颌骨磨削法矫治下颌角肥大是一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与截骨矫治下颌角肥大的方法相比,该术式保留了下颌骨的内板。维持了颌颈区的立体感。  相似文献   
106.
王旭华 《九江医学》2003,18(4):214-214
腋路臂丛阻滞广泛用于上肢手术麻醉,由于支配上肢各神经在腋鞘中解剖位置关系,往往桡神经阻滞不全。笔者从2001年始应用“二针三分法”阻滞,与传统的腋路臂丛阻滞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占 6 5 .0 %~72 .2 % ,多数发生在前庭神经的内听道段 ,向内生长至桥小脑角。由于面神经与听神经同行进入内听道 ,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同时保留面神经及其功能较困难。现将我院 1992—2 0 0 2年收治的 36例大型听神经瘤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3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9岁 ,平均 4 6岁 ;肿瘤位于一侧 35例 ,双侧 1例 (神经纤维瘤病 )。1.2. 临床表现 头痛 17例 ,伴呕吐 7例 ;头昏、头沉胀 8例 ;眩晕 8例 ,耳鸣 2 9例 ,听力减退 36例 ,其中 2 6例…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neuronavigation in the transpetroal approach, and to provide anatomic data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nerves in the facial nerve canal (FNC) during surgeries. METHODS: Simulated surgery through the transpetroal approach was performed on 16 sides of 8 adult cadaver heads with the assistance by neuronavigation. The anatomy of the facial nerv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related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distances from the utmost external edge of the mastoid to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FNC were measured. RESULTS: Neuronavigation was successful with all the FNC, with the mean error of less than 0.9 mm. The FNC could be divided into 3 segments, the labyrinthine, the tympanic and the mastoid segments, stretching 3.6+/-1.2 mm, 11.2+/-2.5 mm and 16.1+/-3.6 mm respectively and with diameters of 1.2+/-0.3 mm, 1.4+/-0.1 mm and 1.7+/-0.2 mm,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Neuronavigation may help protect the FNC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anatomic features of the FNC can be significant for preserv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s.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手术技巧和预后。结果 全切15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熟悉枕大孔区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注重术后处理,都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CT重建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椎弓根螺钉最佳入钉点,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高速螺旋CT共扫描检查40例国人的200个L1~L5脊椎。重建后测量400个椎弓根的入点坐标(x,y),即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x)及与横突中线的垂直距离(y)。结果:x坐标从L1~L5逐渐增大,男性大于女性(P<0.05);y坐标从L1到L4逐渐下移,在L4与横突中线接近重叠,但L5突然上升,与L2节段水平相当,L1~L5y坐标基本上都在横突中线以上,但每组数据变异较大。就y坐标而言,椎弓根轴线投影点与传统入点比较均有差异。结论:横突中线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重要参照标志,但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并不在横突中线上,不同个体、节段之间y坐标存在的较大差异是高误置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个体而言,术前常规通过CT测量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数据对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