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5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581篇
口腔科学   224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602篇
皮肤病学   69篇
神经病学   439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科学   430篇
综合类   507篇
预防医学   308篇
眼科学   125篇
药学   374篇
中国医学   218篇
肿瘤学   18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30篇
  1975年   15篇
  197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舌诊与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266例慢性病患者以血液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等7项检测为指标,按舌诊中舌体、舌质、舌苔分类,比较舌象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结果,胖大舌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粘度无明显改变,瘦小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而全血还原粘度、全血粘度明显升高。发现暗淡舌、暗红舌、暗紫舌红细胞压积值及全血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舌质由淡、红、紫色的加深,全血粘度质呈递增趋势。血液流变学的指标测定对阐明舌体、舌质的形成原理具有一定价值;舌象可以反映人体血液流变学的一些变化,为中医舌诊辨证的科学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2.
93.
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琴 《天津药学》2005,17(3):29-31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下降,患侧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多种疾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患者,使用神经妥乐平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4.
引滦水源隐孢子虫和f2噬菌体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天津引滦水源原虫与病毒污染现状和消长规律。方法 根据引滦河道的排污、与其他水体交叉及其倒虹闸的分布情况确定采样监测点。分别用隐孢子虫和f2噬菌体表示水体受原虫和病毒污染的情况,水样通过浓集分离装置使隐孢子虫和f2噬菌体得到浓集,隐孢子虫经过固定、洗脱、悬浮和洗涤、染色,镜检计数;f2噬菌体滤液中加入Ecoli 285寄主菌液,恒温培养,观察计数。结果 各采样点隐孢子虫和f2噬菌体点次检出率分别为57.7%和63,9%,分别集中在春夏季和秋季。f2噬菌体在中上游较高,于桥水库和下游较低。结论 引滦水源已受原虫和病毒的污染。建议将引滦河道中极易受到污染的自然河道和明渠段改为暗渠输水方式,并加强引滦河道沿岸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来源的监控。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e,HCPT)对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abbitlens epithelial cells,RLECs)形态、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方法首先进行RLECs体外培养,在第2、3代RLECs中加入HCPT,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然后,在第2、3代RLECs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CPT,观察HCPT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HCPT对RLECs的形态具有显著的影响,透射电镜下主要表现为调亡细胞的形态改变。②HCPT能抑制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①HCPT通过凋亡机制引起体外培养RLECs的调亡。②HCPT能抑制体外培养RLECs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③HCPT可能成为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VEP检查在早期发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284例眼外伤病人全部行V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EP对于早期诊断外伤性眼部病变有重要作用。结论重视外伤性眼部病变的早期发现,VEP检查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伤眼的视功能,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不同时程吗啡给药大鼠部分脑区超微病理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超微病理结构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对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进行观察,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部分神经细胞肿胀或固缩,神经毡灶性水肿,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分离,线粒体肿胀、畸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轴突、树突灶性水肿,细胞器稀疏,突触小泡密集并向活性区聚集。空白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呈缺血、缺氧性及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对策。方法严格按NCCLS标准用K—B法对2000—2003年自广州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出的12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1.2000—2003年每年的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0.8%(154/303)、65.0%(195/300)、61.1%(228/373)、70.8%(192/271),结果差异显著(P〈0.001)。2.2000—2003年MRSA对受试的7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环丙沙星(CIP)22.1—40.0%、四环素(TET)35.1—50.3%、红霉素(ERY)12.0—18.9%、万古霉素(VAN)100.0%、克林霉素(CLI)45.8—68.2%、庆大霉素(GEN)20.2—40.1%、青霉素(PEN)0.0%,其中CLI、CIP、GEN的耐药性在四年间差异显著(P〈0.001),而其他的几种抗生素均无差异(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结论VAN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经验用药,为控制MRSA感染的发生,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对策。方法严格按NCCLS标准用K-B法对2000-2003年自广州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出的12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果1.2000-2003年每年的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50.8%(154/303)、65.0%(195/300)、61.1%(228/373)、70.8%(192/271),结果差异显著(P<0.001)。2.2000-2003年MRSA对受试的7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分别为环丙沙星(C IP)22.1-40.0%、四环素(TET)35.1-50.3%、红霉素(ERY)12.0-18.9%、万古霉素(VAN)100.0%、克林霉素(CLI)45.8-68.2%、庆大霉素(GEN)20.2-40.1%、青霉素(PEN)0.0%,其中CLI、C IP、GEN的耐药性在四年间差异显著(P<0.001),而其他的几种抗生素均无差异(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结论VAN是治疗MRSA感染的首选经验用药,为控制MRSA感染的发生,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0.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 28例DM患者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阴虚燥热、湿热痹阻、气滞血瘀.并检测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运动传导潜伏期(ML)等.结果 128例EMG异常肌肉382块(77.0%),其中气阴两虚型57例159块;脾虚痰湿型26例81块;阴阳两虚型1 4例38块;阴虚燥热型13例37块;湿热痹阻型10例36块;气滞血瘀型8例31块.MCV异常者823条(83.6%).其中阴虚燥热型MCV正常者最多,四种神经发生MCV异常的比率较其他证型明显减低(P<0.01),以气滞血瘀型MCV异常率最高,其次为湿热痹阻型.在6种不同证型中,以气滞血瘀型的ML最长,湿热痹阻型其次,气阴两虚型最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以气滞血瘀型最为显著,其次为脾虚痰湿型和湿热闭阻型,说明实证较虚证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机会增加,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