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E-CD)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大肠癌组织标本E-CD的表达情况。结果 E-CD在正常大肠粘膜上皮细胞均保留表达,而在大扬癌标本中的保留表达率为66.7%(70/105)。结论与其它肿瘤相比较,E-CD在大肠癌中的减弱表达率较低,但是E-CD的减弱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Duk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细胞增殖周期调控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探讨其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2016 年5 月存档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标本50 例(乳头状瘤29 例、滤泡状癌21 例),甲状腺腺瘤18 例,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15 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HSP70、E-cadherin、CyclinD1 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HSP70、CyclinD1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而E-cadherin 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P<0.05)。HSP70、CyclinD1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E-cadherin 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包膜浸润有关(P<0.05)。结论 HSP70、CyclinD1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E-cadherin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均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检测遗传性角膜混浊突变系小鼠(B6-Co)与B6小鼠在胚胎后期眼睑组织中Hspa5、E-cadher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两者与B6-Co小鼠EOB表型形成的内在联系。方法:取B6、B6-Co胚胎期16.5天(E16.5d)、E18.5d小鼠眼睑,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眼睑中Hspa5、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16.5d,B6-Co小鼠眼睑中Hspa5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E18.5d,B6-Co小鼠Hspa5表达显著升高,E-cadherin表达显著降低。结论:Hspa5、E-cadherin的基因和蛋白在B6-Co突变系小鼠眼睑中的表达出现明显异常,提示B6-Co小鼠胚胎发育后期Hspa5、E-cadherin表达变化与EOB表型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血清中E-cad、TK1水平及HPV-DNA分型检测对宫颈癌诊断和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确诊为宫颈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中E-cad、TK1水平和HPV-DNA分型,对比两组患者中E-cad、TK1水平和HPV-DNA分型情况。探讨E-cad、TK1水平、HPV-DNA分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评价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Ecad、TK1水平分别为41.5±12.36 ng/ml、3.36±0.69 pmol/L,HPV-DNA阳性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cad、TK1、HPV-DNA高危阳性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6%、97.7%、78.5%、98.2%,明显高于单用E-cad、TK1水平、HPV-DNA组患者,血清中E-cad、TK1、HPV-DNA阳性水平引入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E-cad(P=0.07)、TK1评分(P=0.07)、HPV-DNA阳性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中E-cad、TK1、HPV-DNA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5.
上皮钙粘蛋白与癌细胞粘附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一种活体荧光标记对E-cadherin表达被E-cadherin单抗阻断后肝癌7721细胞粘附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对深入研究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机制和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细胞系:SMMC-7721细胞引自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2.材料:PRMI 1640(Gibco BRL),钙黄绿素AM(Calcein AM, MolecularProbe Inc.),E-cadherin mAb( R&DSystem Inc.clone: SHE78-7),96孔酶标板和其余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相似文献   
106.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是各级医院加强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对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进行了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应于医疗设备租赁的非易失智能计数装置,该装置能够附加在医设备中不影响原设备功能,不受断电影响,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可防上人为破坏记录数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大鼠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94只,2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简称正常组),其余74只大鼠皮下注射MANA5mg/kg,连续20周。抽取20只大鼠作为单纯食管癌模型组(模型组),余54只造模大鼠经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0.1g/kg,2ml/kg),应用钴60放射治疗机进行大鼠食管局部钴60照射,剂量为2GY/d,共5d。末次照射24h后随机分为3组:单纯放疗组(放疗组)、六味地黄丸组(六味组)、管食通曰服液组(管食通组),每组18只,分别给相应受试药物。正常组,0.5%CMC—Na10mWkg;模型组,0.5%CMC—Na10ml/kg;放疗组,0.5%CMC—Na10mWkg;六味组,生药含量4.5g/kg,10ml/kg,相当于临床用量30倍。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食管黏膜上皮组织E—Cad表达进行研究。结果E—Cad蛋白在食管癌模型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药物治疗组和放疗组E—Cad阳性表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地黄管食通组升高最为明显,其余依次为六味地黄丸组和放疗组。地黄管食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放疔组、六味地黄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黄管食通口服液可以提高食管癌组织E—Cad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E-钙粘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癌细胞NDA含量与肝癌浸润侵袭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56例肝癌组织中E-钙粘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ICM病理DNA图像分析系统对癌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与肝癌浸润侵袭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E-钙粘蛋白表达主要位于两细胞连接处的包膜上;肝脏良性病变中E-钙粘蛋白表达同正常肝相类似;肝癌中E-钙粘蛋白表达明显减  相似文献   
110.
E—cadherin与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是钙粘蛋白(cadherin)家族的一员,是维持上皮细胞极性及细胞间粘附连接的主要分子,并参与信号传导过程,其表达与肿瘤的侵润和转移相关。本文就E—cad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胃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