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9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472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474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1631篇
内科学   2292篇
皮肤病学   439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435篇
外科学   1439篇
综合类   2415篇
预防医学   458篇
眼科学   353篇
药学   1610篇
  19篇
中国医学   1156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42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542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危重病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验证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将入院ICU的危重患者 77例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 (4 2例 )和延迟肠内营养组 (35例 ) ,分别监测每例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胃液及粪便的隐血情况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与延迟肠内营养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分别为 4 / 4 2和 15 / 35 (P <0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2.
This article is a technical review of the common techniqu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limb occlusive arterial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The techniques described here reflect the author’s own practice and are methods that the author finds helpful in avoiding complications and in making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procedures easier.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对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的声像图标准.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显像观察并测量143例胃良、恶性溃疡的大小,溃疡周围胃壁厚度、规则程度、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蠕动情况及增厚胃壁与正常胃壁分界情况,增厚胃壁血流显示情况及局部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和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7例良性溃疡和86例恶性溃疡直径分别为(15±11)mm和(18±11)mm,周围胃壁厚度分别为(13±8)mm和(18±10)mm,胃壁内侧第2层厚度分别为(2.0±0.7)mm和(4.5±1.3)mm.胃壁动脉血流最大流速分别为(15±11)cm/s和(18±13)cm/s,阻力指数分别为0.50±0.18和0.63±0.27.经t检验,P值分别为<0.05,<0.05,<0.01,<0.05,<0.05.以溃疡周围胃壁层次显示清楚、规则,内侧第2层厚度<3 mm作为良性溃疡鉴别诊断标准,其敏感性达96.49%,特异性达90.70%.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减轻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给患带来的痛苦,探讨预防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方法:63例患随机分成两组,从第2疗程化疗中开始,A组用3%的碳酸氢钠漱口液,B组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漱口液。结果:患对两组漱口液均能耐受使用,但两组相比,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漱口液改善口爱粘膜反应程度效果优于碳酸氢钠漱口液。结论: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有显疗效,可减轻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患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呋喃唑酮(F)或甲硝唑(M)联用阿莫西林(A)及枸橼酸铋钾(C)1周疗法治疗飞行员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飞行员经胃镜证实惠有直径≥3mm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CAF)给予呋喃唑酮0.1g,3/日;联用枸橼酸铋钾0.22g,2/日;阿莫西林1g,3/日。对照组(MAF)给予甲硝唑0.4g,3/日,联用枸橼酸铋钾0.22g,2/日;阿莫西林1g,3/日。疗程均为7日。结果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93%、93%,而对照组分别为76%、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日、3日、7日缓解腹痛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3%、90%、97%,对照组分别为53%、69%、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CAF疗法较MAF疗法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更理想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仙藕乳蒲方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创面愈合及线粒体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通过灌胃高脂乳剂、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制作背部全层皮肤溃疡制成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仙藕乳蒲方组,仙藕乳蒲方组敷以仙藕乳蒲方粉末,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造模后第3、7、14天大鼠观察后处死取材,透射电镜观察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各组创面三磷酸腺苷(ATP)、活性氧分子(ROS)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7、14天仙藕乳蒲方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示仙藕乳蒲方组第3天线粒体肿胀程度较模型对照组轻,少数嵴消失。第7天线粒体肿胀轻度减轻,较多可见清楚嵴结构的线粒体。第14天线粒体数量丰富且结构清楚;而模型对照组第7天线粒体结构破坏更严重,伴聚集、变形、融合等改变。第14天肿胀线粒体数量减少,部分可见清楚嵴结构。ELISA结果,第7、14天,仙藕乳蒲方组ATP均高于模型对照组,ROS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仙藕乳蒲方能防护线粒体损伤,促进线粒体生成ATP并抑制ROS过度产生,改善线粒体能量供应,降低创面氧化应激水平,进而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98.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以口腔黏膜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浅表溃疡,表现为烧灼样疼痛并且反复发作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患者病情日久不愈,迁延多年,发作时疼痛难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学基于五脏整体观的经典理论,在临床诊治中发挥整体辨治的优势,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缓解和愈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9.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pressure ulcers, but there are few published data about this 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a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a UK spinal injuries unit (SIU). The technique used i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records: details of 144 completed first admissions for SCI between 1998 and 2000 were entered on to a database (SPSS) for analysis. Thirty-two per cent of patients already had pressure ulcers on admission to the SIU, while a total of 56% experienced an ulcer at some stage between injury and discharge from the SIU. Four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scales were used (Waterlow, Braden, Norton and SCIPUS-A). These appeared to have moderate predictive power in this population. Pressure ulcers were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density of lesion, surgical stabilization of neck injury before transfer to the SIU, tracheostomy on admission to the SIU and delayed transfer to the SIU after injury.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00.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4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至2006年间,本院治疗的408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保守治疗成功。368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38例,围手术期病死率3.6%;胃大部分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223例,围手术期病死率1.3%。胃局部切除7例。[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