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70篇
  免费   4339篇
  国内免费   1494篇
耳鼻咽喉   401篇
儿科学   839篇
妇产科学   431篇
基础医学   5525篇
口腔科学   2310篇
临床医学   3607篇
内科学   5107篇
皮肤病学   159篇
神经病学   1604篇
特种医学   29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5459篇
综合类   595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482篇
眼科学   454篇
药学   2731篇
  11篇
中国医学   1464篇
肿瘤学   234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998篇
  2021年   1466篇
  2020年   1272篇
  2019年   1254篇
  2018年   1425篇
  2017年   1239篇
  2016年   1523篇
  2015年   1629篇
  2014年   2843篇
  2013年   3084篇
  2012年   2618篇
  2011年   2970篇
  2010年   2435篇
  2009年   2690篇
  2008年   2647篇
  2007年   2657篇
  2006年   2517篇
  2005年   2487篇
  2004年   2054篇
  2003年   1749篇
  2002年   1360篇
  2001年   1230篇
  2000年   1151篇
  1999年   963篇
  1998年   776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577篇
  1994年   479篇
  1993年   426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326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218篇
  1984年   182篇
  1983年   119篇
  1982年   156篇
  1981年   140篇
  1980年   126篇
  1979年   121篇
  1978年   100篇
  1977年   92篇
  1976年   58篇
  1973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为探讨运动对青少年长骨发育的机理,本研究以大鼠作为实验模型,使生长期大鼠进行不同强度的跑台运动,同时结合悬吊和负重模型,采用体视学全视野无偏采样方法对不同强度运动和不同形式机械负荷的生长期大鼠骨量、骨结构、骨代谢等形态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取得运动与负荷对大鼠长骨发育影响的系列结果,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评价、运动和其它干预手段的选择以及运动处方的制订等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骨肉瘤远处骨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科1993年6月~1999年9月收治的5例骨肉痛发生远处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中3例为多发骨转移灶,2例为单发骨转移灶:4例合并肺转移,1例合并淋巴结、心包转移.经随访4~36个月,平均15.4个月,4例死亡,1例生存,结论:骨肉瘤的远处骨转移均为超关节的血行转移,两处以上骨转移灶者的生存期低于单发骨转移灶者,合并其它脏器转移者预后更差化疗加适宜的手术是治疗此类患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喉鳞癌中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和p5 3表达与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系。 方法 应用CD34和p5 3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Envision方法 )对 5 4例喉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p5 3表达进行了检测 ,并取 10例声带息肉组织对照。结果  1.喉鳞癌组的MVD和 p5 3表达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 .p5 3表达与喉鳞癌临床分期 (TNM)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p5 3在Ⅰ~Ⅱ期肿瘤中表达率低于Ⅲ~Ⅳ期 (P <0 .0 5 ) ,有淋巴结转移组p5 3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而 p5 3表达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3.喉鳞癌组织中MVD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 (P <0 .0 5 ) ;而MVD与喉鳞癌临床分期 (TNM )和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4 .喉鳞癌组织中MVD与p5 3表达无关 (P >0 .0 5 )。 结论 MVD和 p5 3表达与喉鳞癌生长相关 ,两者可作为预测喉鳞癌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4.
~(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89锶 (89Sr)对骨转移癌的止痛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探讨其在癌性骨痛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方法 观察 35例骨转移癌患者使用89Sr治疗后的止痛疗效、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变化、不良反应及血液学毒副反应。结果 89Sr止痛总有效率为 71 .4 % ,其中来源于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骨转移癌患者有效率达到 80 .0 %。少数肿瘤标记物水平有下降。副反应主要为轻度可逆性的骨髓造血功能损害。89Sr对血生化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 89Sr是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针灸对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方法  4 8只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针灸预防组Ⅰ、Ⅱ及针灸治疗组Ⅰ、Ⅱ各 8只。针刺小鼠足三里、艾灸关元穴 ,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变化。以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针灸预防组先针灸后诱导 ,针灸治疗组先诱导后针灸治疗 ,阳性对照组只诱导不预防和治疗。结果 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明显升高。针灸预防、治疗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针灸可以拮抗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996.
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监测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核素骶髂关节显像以及骶髂关节与骶骨的核素比值测定方法,探讨其在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9例临床及CT确诊AS的病人,共58个骶髂关节,先行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及其核素比值测定,然后进行临床药物治疗。治疗后2周再行同样的核素检查方法,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58个骶髂关节中,有51个骶髂关节示放射性核素呈不同程度浓聚,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明显高于正常;2周后的检查所见其中原有异常的骶髂关节情况明显改善,有51个骶髂关节与骶骨比值均有降低,其中47个降至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核素骶髂关节显像及其骶髂关节与骶骨核素比值测定,对骶髂关节炎的活动性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应用本术式治疗的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20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与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比较。结果18例术后随访2~24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无一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7~30d。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手术危险性不比其他内固定术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人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得到可抑制细胞泡沫化的抑制剂.方法: U937单核细胞经100 nmol·L-1佛波酯(PMA)诱导72 h分化为巨噬细胞后,换无血清培养液于96孔板中,每毫升含巨噬细胞1×106个,每孔再加入80 mg·L-1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37 ℃培养48 h,建立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模型.利用微生物发酵液,或单一的化合物样品与其共孵育,油红.染色后观察细胞胞内变化,寻找对泡沫细胞形成有抑制作用的样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的人清道夫受体A类II型的胞外部分,在本模型中可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从2000 个微生物发酵液中筛选到6株微生物发酵液为阳性,从10个化合物中发现一个有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活性的新化合物.结论: 本模型可用于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相似文献   
999.
宫颈癌微血管计数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病理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72例宫颈癌、24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宫颈浸润癌明显高于原位癌(P<0.01),浸润癌Ⅰ期与Ⅱ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MVD随着病理分级增高呈递增趋势,组织学分级Ⅰ级与Ⅱ级、Ⅲ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MVD增高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生存期<5年者MVD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者(P<0.05);MVD与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VEGF在宫颈原位癌呈低表达,原位癌强阳性率明显低于浸润癌(P<0.05);VEGF表达强弱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VEGF表达增强。VEGF表达阳性组的宫颈癌标本中MVD明显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P<0.05),且随着VEGF表达的增强,微血管密度随之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VEGF与宫颈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MVD和VEGF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The 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measured by single photon absorptiometry (SPA) using two observations conducted over a period of 2 years were examined in 54 thalassemic subjects [ 30 F(A)and 24 M (B)] with a chronological age ranging from 2.6 to 22.6 years and in 27 sex- and age-matched controls (C). Each category (A. B and C)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pubertal signs: pre-pubertal subjects (A1, B1 and C1): peri-pubertal subjects (A2, B2 and C2) and pubertal subjects from the first observation (A3, B3 and C3). Furthermore, each group of patients was divided into sub-groups on the basis of haematological phenotypes, those with a more severe form were called β00 while those with other forms were called "others". The most significant findings were the following: the presence of a more severe reduction of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the β00 phenotype than in patients with the "others" phenotype; patients with hypogonadism corresponded to the β00 phenotype, while those with spontaneous puberty corresponded to the "others" phenotype. In conclusion, since puberty and the degre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are related to the haematological phenotype, puberty (spontaneous or induced)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only at the start of puberty, while subsequently, the degree of osteoporosis is the expression of widespread and chronic systemic damage due to the haematological pheno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