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旭 《药品评价》2021,(4):239-241
目的:探讨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与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方案联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痰菌转阴情况、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50%,观察组CD3+、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与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方案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利于促进患者痰菌转阴,增强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所致轻、中度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病人97例,分成2组,治疗组62例,不停抗结核药,加用谷胱甘肽0.6g,静脉滴注,qd×3wk。对照组35例,停用抗结核药,不用谷胱甘肽。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肌苷、维生素 B_1)。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和66%,治疗前后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差值治疗组分别为:(-69±43)IU·L~(-1),(-116±17)IU·L~(-1),(-74±14)μmol·L~(-1);对照组为(-34±41)IU·L~(-1),(-40±14)IU·IL~(-1),(-41±11)μmol·L~(-1)。结论 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药品的使用和支出费用情况,为完善“减轻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上海市松江区完成疗程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48例肺结核患者,整理汇总全部患者治疗全疗程的收费票据,统计各类药品的使用及药费支出情况。药品支出及占比等非正态分布资料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描述,数据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8例患者每例平均药品总费用为3719.0 (2483.4, 5634.9)元,其中用于抗结核药品、保肝药、其他辅助用药分别为16.8% (11.5%,24.0%)、62.1% (47.5%,74.6%)和23.0% (12.2%,40.7%)。除抗结核药品外,全部患者均使用过保肝药,其中241例(97.2%)在就诊1个月内使用,179例(72.2%)于就诊后每月规律服用,82例在治疗期间使用2种及以上保肝药。大部分患者间歇性使用其他辅助用药,其中中草药/中成药、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的费用占比分别为14.8% (5.9%, 28.9%)、9.7% (5.3%, 17.2%)和8.6% (0.7%, 14.0%);使用上述药品的患者占比分别为58.1% (144/248)、40.3% (100/248)和27.0% (67/248)。市级定点医院每例平均药品总费用和其他辅助用药的费用分别为6392.7 (3371.5, 9769.0)元和2097.6 (789.0, 3828.0)元,明显高于区级定点医院的3424.1 (2362.0, 4796.1)元和889.2 (305.5, 1826.0)元(Z=-3.534, P<0.001;Z=-3.113, P=0.002)。结论 保肝药和其他辅助用药的费用占比均高于抗结核药品支出,无减免额度,是造成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应规范保肝药与其他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减免相应的合理费用,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4.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antimicrobial potential of Glycyrrhiza glabra roots. Antimycobacterial activity of Glycyrrhiza glabra was found at 500 microg/mL concentration. Bioactivity guided phytochemical analysis identified glabridin as potentially active against both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a and H(37)Rv strains at 29.16 microg/mL concentration. It exhibit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both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Our results indicate potential use of licorice as antitubercular agent through systemic experiments and sophisticated anti-TB assay.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吡法齐明(pyrifazimine,TBI-166)与贝达喹啉(bedaquiline,Bdq)、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fx)、德拉马尼(delamanid,Dlm)、SQ109及PBTZ169的两药组合对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的相互作用,并初步探讨TBI-166与Bdq的协同作用机制,为TBI-166联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MTB标准株H37Rv(ATCC 27294)、2株药物敏感型MTB临床分离株(菌株编号:30031和30091),以及1株前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编号:13385),应用棋盘法测定TBI-166与Bdq、Mfx、Dlm、SQ109、PBTZ169两药组合对临床分离菌株的相互作用;应用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估具有协同作用的两药组合的抗菌活性;采用细菌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及三磷酸腺苷(ATP)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TBI-166和Bdq处理H37Rv标准株24h后菌体内的ROS及AT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Bdq联用后,TBI-166对MTB临床分离株30031、30091及13385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08、0.05、0.08μg/ml,均降至TBI-166单药MIC值的1/2。TBI-166与Bdq的两药组合对菌株30031、30091及13385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值分别为1.00、0.75、1.00。时间杀菌曲线法结果显示,TBI-166与Bdq的两药组合与菌株30031、30091及13385作用14d后与TBI-166单药应用时相比活菌量分别减少1.59log10CFU/ml、1.27log10CFU/ml、1.70log10CFU/ml。0.4μg/ml TBI-166与0.3μg/ml Bdq联用作用于H37Rv标准株24h后菌体内ATP含量(相对光单位值为115160.67±19129.79)与0.3μg/ml Bdq(相对光单位值为208599.20±24078.74)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09,P=0.013);而ROS含量(荧光值为21014.33±1189.19)与0.3μg/ml Bdq(荧光值为13715.00±907.9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403,P<0.001)。结论 TBI-166与Bdq联用具有协同杀菌活性,并且其协同杀菌机制可能与ROS进一步累积及ATP合成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2例抗结核药物引起超敏反应患者(简称“超敏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并与同期发生过敏反应但非超敏反应(简称“非超敏组”)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超敏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疹、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简称“临床症状”).超敏组临床症状出现[(18.36±7.54)d]早于非超敏组[(25.73±5.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1).住院时间[(34.23±9.37)d]长于非超敏组[(16.71±5.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P<0.01).超敏组患者肝肾功能[总胆红素(TBIL)(122.36±75.7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57.43±11.2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389.55±68.46)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94.81±53.72)U/L,血肌酐(Scr)(155.27±86.43) μmol/L,血尿素氮(BUN)(9.39±6.72)mmol/L)]损害严重于非超敏组[TBIL(18.35±7.16) μmol/L,DBIL (8.78±3.42)μmol/L,ALT (40.21±22.57)U/L,AST(38.77±14.86)U/L,Scr (89.12±29.37) μmol/L,BUN (5.28±1.7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3、23.40、27.39、25.99、4.09、3.34,P值均<0.01).超敏组血小板(PLT)[(31.35±12.82)×109/L]低于非超敏组[(153.48±64.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P<0.01).结论 超敏反应患者起病急,过敏反应严重,多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伤,有一定的死亡率,应引起从事结核病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TB-DILI)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发生ATB-DILI的98例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晨起空腹静脉血6 ml,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MMP-1、MMP-2、MMP-7、MMP-9、MMP-13、MMP-14浓度。病例组研究对象根据ATB-DILI临床分型分为肝细胞损伤型(A组)、胆汁淤积型(B组)、肝血管损伤型(C组)、混合型(D组);根据ATB-DILI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肝损伤)、1级(轻度肝损伤)、2级(中度肝损伤)、3级(重度肝损伤)、4级(急性肝功能衰竭)、5级(致命)。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组及对照组研究对象MMP水平;分析MMP水平与ATB-DILI严重程度分级相关性。结果:按照ATB-DILI临床分型,病例组中A组有51例,B组有12例,C组有15例,D组有20例;根据ATB-DILI严重程度分级,病例组中1级有33例,2级有27例,3级有22例,4级有14例,5级有2例。A、B、C、D组及对照组MMP-1浓度分别为:(89.1±11.2)ng/ml、(32.3±6.3)ng/ml、(47.5±9.1)ng/ml、(55.2±11.1)ng/ml、(27.5±8.2)ng/ml;MMP-2浓度分别为:(8.2±2.1)ng/ml、(6.2±2.3)ng/ml、(15.5±1.8)ng/ml、(7.2±1.6)ng/ml、(3.2±1.3)ng/ml;MMP-9浓度分别为:36.1(25.9,47.3)ng/ml、11.3(5.1,20.6)ng/ml、14.1(6.1,21.3)ng/ml、15.3(3.8,28.1)ng/ml、6.4(2.8,8.6)ng/ml;MMP-14浓度分别为:5.2(2.8,7.5)ng/ml、6.0(3.6,8.9)ng/ml、11.2(5.2,17.4)ng/ml、4.0(1.8,6.2)ng/ml、2.8(1.4,4.3)ng/ml。A组MMP-1和MMP-9浓度明显升高,C组MMP-2和MMP-14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83,P=0.031;H=9.979,P=0.041;F=9.381,P=0.010;H=10.555,P=0.032)。ATB-DILI严重程度1、2、3、4、5级患者MMP-9浓度分别为:16.2(13.2,19.3)ng/ml、21.5(18.4,23.6)ng/ml、24.3(20.6,27.1)ng/ml、30.3(25.1,35.3)ng/ml、38.5(33.9,43.1)ng/ml,与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r=0.882,P=0.000)。结论:不同临床分型ATB-DILI患者MMP-1、MMP-2、MMP-9、MMP-14浓度有不同程度升高;MMP-9浓度与ATB-DIL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MP水平可能为ATB-DILI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含环丝氨酸的标准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引起的精神神经等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2年5至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纳入全球第五轮耐多药基金项目的MDR-TB患者82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含环丝氨酸的标准MDR-TB治疗方案,观察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不同时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值.结果 80.5%(66/82)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关节痛(42.7%)、胃肠道反应(40.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2.0%)和电解质异常(17.1%).9例发生严重的精神神经不良反应(抽搐、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和自杀),其中6例入组前有氟喹诺酮类用药史.6例经停环丝氨酸或抗结核药物后,精神症状消失,后更换环丝氨酸继续抗结核治疗.比较患者的SCL-90分值发现,出现症状时的SCL-90总分、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值均高于用不含环丝氨酸的治疗方案继续治疗1个月后的分值(=2.241,2.301和5.659,P<0.05).结论 含环丝氨酸的标准方案治疗MDR-TB出现的严重精神神经不良反应可能主要与环丝氨酸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和刃天青(resazurin)2种快速而价廉的药敏试验方法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MTT和刃天青2种微孔板方法对64株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罗氏培养基的绝对浓度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TT和刃天青2种微孔板方法所得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结果与传统绝对浓度法有较好的一致性,MTT法进行RFP、INH、EMB、SM药敏试验的敏感度分别为94.8%、93.8%、92.9%、90.6%,特异度分别为96.0%、93.8%、96.0%、87.5%,准确性分别为95.3%、93.8%、95.3%、89.1%;刃天青法进行BFP、INH、EMB、SM药敏试验的敏感度分别为92.3%、90.6%、92.9%、87.5%,特异度分别为96.0%、90.6%、94.0%、87.5%,准确性分别为93.8%、90.6%、93.8%、87.5%.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应用MTT法与绝对浓度法的Kappa值为:RFP 0.857,INH 0.831,EMB 0.714,SM 0.792;应用刃天青法与绝对浓度法的Kappa值为:RFP 0.871,INH 0.826,EMB 0.826,SM 0.750.MTT和刃天青2种药敏方法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Kappa值为:RFP 0.889,INH 0.875,EMB 0.787,SM 0.844.结论 MTT和刃天青是2种简单快速、价廉且敏感的药敏方法,有希望成为一线抗结核药物药敏试验的候选方法.  相似文献   
60.
2018年12月WHO发布了《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8年)》,对既往推荐的化疗方案进行了多项更新。其中对长程治疗方案进行药品选择时不再优先考虑选用二线注射剂,主张全口服抗结核药品,弱化了二线注射剂的作用;而对9~12个月标准短程治疗方案,则建议运用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并且需要每日使用注射剂药品至少4个月,强调了二线注射剂的作用。基于此,笔者就我国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常用的二线注射剂药品的种类及一般选药原则、耐药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地位变化等问题进行论述和说明,期望进一步加强对二线抗结核药品注射剂的认识并使其得到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