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药品的使用和支出费用情况,为完善“减轻结核病患者经济负担”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上海市松江区完成疗程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48例肺结核患者,整理汇总全部患者治疗全疗程的收费票据,统计各类药品的使用及药费支出情况。药品支出及占比等非正态分布资料均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描述,数据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48例患者每例平均药品总费用为3719.0 (2483.4, 5634.9)元,其中用于抗结核药品、保肝药、其他辅助用药分别为16.8% (11.5%,24.0%)、62.1% (47.5%,74.6%)和23.0% (12.2%,40.7%)。除抗结核药品外,全部患者均使用过保肝药,其中241例(97.2%)在就诊1个月内使用,179例(72.2%)于就诊后每月规律服用,82例在治疗期间使用2种及以上保肝药。大部分患者间歇性使用其他辅助用药,其中中草药/中成药、抗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的费用占比分别为14.8% (5.9%, 28.9%)、9.7% (5.3%, 17.2%)和8.6% (0.7%, 14.0%);使用上述药品的患者占比分别为58.1% (144/248)、40.3% (100/248)和27.0% (67/248)。市级定点医院每例平均药品总费用和其他辅助用药的费用分别为6392.7 (3371.5, 9769.0)元和2097.6 (789.0, 3828.0)元,明显高于区级定点医院的3424.1 (2362.0, 4796.1)元和889.2 (305.5, 1826.0)元(Z=-3.534, P<0.001;Z=-3.113, P=0.002)。结论 保肝药和其他辅助用药的费用占比均高于抗结核药品支出,无减免额度,是造成患者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应规范保肝药与其他辅助用药的临床使用,减免相应的合理费用,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疗方案加芩部丹片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牵头开展的芩部丹治疗复治肺结核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2313610)的复治结核病患者,共1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H-R-Z-E-S/6H-R-E+芩部丹片,93例)和对照组(2H-R-Z-E-S/6H-R-E+安慰剂,8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咳痰、胸痛、潮热、颧红、盗汗、口渴、咽干共8个临床症状积分)和SF-36评分(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共9个维度的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改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为91.4%(8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10,P=0.012)。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潮热、颧红、盗汗、咳痰、口渴、咽干6项症状积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3.9%(78/93)、71.0%(66/93)、86.0%(80/93)、84.9%(79/93)、80.6%(75/93)、87.1%(81/93),均高于对照组[68.2%(60/88)、53.4%(47/88)、73.9%(65/88)、70.5%(62/88)、54.5%(48/88)、65.9%(58/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415,P=0.013;χ 2=5.943,P=0.015;χ 2=4.195,P=0.041;χ 2=5.516,P=0.019;χ 2=14.144,P<0.001;χ 2=11.391,P=0.001)。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健康变化、生理机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的4项SF-36评分的平均秩次分别为98.58、99.03、102.27、100.47,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秩次(82.99、82.51、78.69、8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7.000,P=0.027; U=3345.000,P=0.028; U=3009.000,P=0.002; U=3211.000,P=0.012)。结论 芩部丹片有助于改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唐亮  鲍玉成  张文龙 《中国防痨杂志》2020,42(12):1333-1338
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代谢产物与人体互相作用,维持肠道屏障稳态,促进全身营养代谢与免疫平衡,参与多种系统及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过程,在结核感染、发病、治疗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抗结核药品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刚刚起步。作者综述肠道菌群在肠道屏障稳态中的作用,进而梳理和总结抗结核药品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最终扩展至相关临床问题,讨论肠道菌群改变对机体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搜集文献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9年7月国内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公开发表的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核病的相关文献,纳入原发病为结核病,试验组为中西医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文献中有肝损伤病例报告,肝损伤患者原发疾病、用药方法与剂量等资料的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和全文剔除不符合要求(非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回顾性研究、综述等)的文献、文献信息提供不完整或出现错误,以及质量较低或数据可信度差的文献,最终纳入22篇文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纳入的22篇文献中,结核病患者2561例。试验组的肝损伤发生率[12.05%(156/1295)]明显低于对照组[24.33%(308/1266)](χ 2=65.096,P<0.001)。其中试验组的初治方案、复治方案、耐药结核病方案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65%(23/216)、4.35%(3/69)、10.86%(19/175)]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12%(54/215)、13.04%(9/69)、26.75%(42/157)](χ 2=15.371,P<0.001;χ 2=3.286,P=0.070;χ 2=13.940,P<0.001)。 结论 与单纯西医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相比,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于俊 《当代医学》2010,16(32):22-23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结核科高危因素人群186例,实验组(未干预)92例,对照组(干预)94例,比较两组病人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及临床症状的差异,对比两组间肝损发生率、肝损情况、引起肝损的原因。结果实验组肝损发生程度和合并黄疸的例数、均较对照组升高,出现肝损与时间之间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ALT升高的例数较实验组组降低。两组资料显示引起药物性肝损的原因中以利福平为主,出现药物性肝损的时间高峰为4周以内,而引起药损的三种药物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长期饮酒者、HBV感染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者这些高危因素人群抗结核治疗时给予干预方案,可以减少肝损发生。  相似文献   
17.
轻型脊柱结核药物治疗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药物治疗早期轻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为完善轻型脊柱结核诊断标准及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早期诊断为轻型脊柱结核的14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吡嗪酰胺(Z)、左氧氟沙星(L)方案(6HREZL/6HREZ)抗结核治疗,辅以营养支持并完成2年随访。治疗期间每个月监测肝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治疗开始每隔3个月行影像学检查。随访期间根据临床治愈标准评价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病变愈合、ESR、CRP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像学检查变化。结果 138例经药物治疗获得临床治愈,11例在3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2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疼痛缓解,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无神经功能障碍,骨质愈合,椎旁脓肿吸收;ESR及CRP恢复正常;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6HREZL/6HREZ方案治疗早期轻型脊柱结核疗效显著,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六味五灵片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肺结核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应用"2HRZE(S)/4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六味五灵片,对照组加用葡醛内酯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有1例发生肝损伤,对照组患者有4例发生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7%和2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五灵片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抗结核药品库存、缺货及过期破损等情况,了解抗结核药品供应管理现状。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根据我国各地区免费抗结核药品的不同采购供应模式,选择河南省、重庆市、湖北省、吉林省、上海市及浙江省等6个省(直辖市)[包含6个省(直辖市)下属的4个地市及10个区(县)的20家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现场调查地区],对全国和6个省(直辖市)2007年1-12月的季度末4种免费抗结核药品(HRZE、HRE、HR板式组合药和链霉素)库存情况,季度末药品缺货比率;以及20家结防机构的4种免费抗结核药品(HRZE、HRE、HR板式组合药和链霉素)库存率、药品过期破损率、账物相符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全国免费抗结核药品季度末库存量平均可使用时间2.7~5.8个月,平均缺货比率12.9%~15.8%;6个省(直辖市)平均可使用时间1.4~18.1个月。20家调查机构的4种免费抗结核药品库存率为33.3%~100.0%,平均缺货比率1.0%~20.5%;7家机构存在药品过期破损,过期破损率为0.1%~2.4%;5家调查机构存在账物不符,账物相符率为50.0%~66.7%。 结论 应加强对药品供应管理的监控和评价,为完善我国抗结核药品的供应管理体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不同配方的抗结核药固定剂量复合剂的体内外抗结核药效进行评估。方法体外活性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体内活性以半数动物存活时间为指标观察药物对实验性结核病的疗效。结果①二药或三药复方中的各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牛型结核杆菌(Ravenal)草分枝结核杆菌(M.phlei)的MIC绝大多数都低于药物单独应用时的MIC;②体内抗结核作用显示,二药复方和三药复方及其复方制剂对实验性结核病均表现卅显著的治疗作用并明显优于各配方中相应药物单独应用时的作用。结论抗结核药二药复方和三药固定剂量复合剂在体内外均具有显著抗结核作用。且不同厂家的同一产品的抗结核作用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