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42篇
  免费   902篇
  国内免费   34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247篇
基础医学   658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6016篇
内科学   1355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2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614篇
综合类   11129篇
预防医学   256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4747篇
  60篇
中国医学   2760篇
肿瘤学   331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558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567篇
  2018年   270篇
  2017年   603篇
  2016年   648篇
  2015年   930篇
  2014年   1849篇
  2013年   1743篇
  2012年   2140篇
  2011年   2362篇
  2010年   2341篇
  2009年   2211篇
  2008年   2610篇
  2007年   2469篇
  2006年   2305篇
  2005年   2439篇
  2004年   1628篇
  2003年   1376篇
  2002年   1225篇
  2001年   1063篇
  2000年   763篇
  1999年   590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472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术前减轻黄疸对壶腹部癌患者行Whipple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45例在Whipple手术术前行减轻黄疸治疗的壶腹部癌患者(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4例行Whipple手术术前未行减轻黄疸治疗的壶腹部癌患者(未减轻黄疸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减轻黄疸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 0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黄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优于未减轻黄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轻黄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和胆漏发生率少于未减轻黄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壶腹部癌患者行Whipple手术术前彻底减轻黄疸,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降低老年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作用,为老年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249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83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比较各组患者拔管后5 min呼吸功能、麻醉恢复情况、肺部感染征象发生率;术后24 h、72 h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细胞亚群CD4+、CD8+数量,计算CD4+/CD8+比值,比较3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管后5 min复合麻醉组血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呼吸频率(R)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3 d发热、咳嗽、肺部音、胸部X线片特征表现、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 CD4+/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麻醉组术后24 h、72 h IL-6、IL-8水平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CD4+/CD8+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苏醒快,对呼吸功能影响小,免疫抑制程度低,可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3.
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其症状和体征与许多急腹症相似,易发生相互误诊。我院2002~2005年收治以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被重物撞击上腹部2 h于2000年6月22日入院。体检:心率120次/min,血压60/40 mm Hg (1 mm Hg=0.133 kPa),烦躁不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上腹部可见擦痕,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肌紧张,以上腹部为著,  相似文献   
25.
26.
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网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最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名.  相似文献   
27.
盆腔腹膜后侵袭性纤维瘤病致双侧输尿管狭窄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7岁,已婚,入院前3个月出现右侧腰腹部酸痛不适,症状进行性加重,体重减轻近15kg,于2005年8月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85次/分,血压125/70mmHg,心、肺无异常发现,右侧下腹部轻度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中、右侧下腹部触诊可扪及一深在边界不清质硬包块,位置固定,双侧肾区轻度叩痛,双侧输尿管下段行径区明显压痛。血、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肾功能:肌酐230.3μmol/L。B超检查:右肾重度积水,左肾中度积水,于膀胱右侧,髂血管前方探及一大小约6.8cm×6.1cm×8cm的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CT检查结果:盆腔腹膜后间隙可见一…  相似文献   
28.
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预防血压不稳定、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9.
动脉栓塞对骨盆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供血动脉栓塞对骨盆肿瘤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组16例,脊索瘤7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转移瘤3例,骨肉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术前1d行肿瘤血管造影并用明胶海绵进行供血动脉栓塞。与对照组(结扎双侧髂内动脉骨盆肿瘤切除术)比较,观察其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各种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骨盆肿瘤切除术前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与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比较,除术中出血量外(P〉0.05),手术、住院、术后下床及伤口愈合时间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可能对患者的性功能、排便功能等存在着不良的影响。[结论]肿瘤供血动脉栓塞骨盆肿瘤切除术可大大缩短手术、住院、术后下床、伤口愈合时间,且能更好地保护盆腔内外各组织器官的血运,从而避免其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