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1篇
  免费   1587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203篇
内科学   63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105篇
综合类   2384篇
预防医学   987篇
药学   1327篇
  17篇
中国医学   2442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21.
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办的“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于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与会代表共350人,收到征文232篇,其中特约专题报告15篇,大会发言48篇,壁报交流40篇。本次会议是对近两年我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研究进展的一次很好的学术检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22.
陈砺  朱春燕  王小平  徐敏 《循证医学》2004,4(3):141-144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 对检索到的50篇有关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没计原则,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组间基线可比性、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疗效判断、疗程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0篇相关文献中,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评价,推荐级别为B级的占44.0%,C级的占56.0%;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40.0%,3b级的占4.0%,4级的占56.0%;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0%;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0%;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 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3.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2003年8月,笔者运用补肾健脾的方法以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0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8± 4.0)岁。均为自然绝经,绝经时间平均为(5.0±3.0)年。初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研究切除卵巢造成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通过观测红细胞膜蛋白激酶C(PKC)和Ca2+-Mg2_-ATP酶的活性,探讨肾虎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中肌醇脂质系统的变化,并结合全身和脊柱骨密度(BMD)指标观察了补肾中药(密骨灵)的疗效,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和阳性药(骨疏康颗粒剂)对照组进行对照,探讨补肾法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空白组大鼠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灵组与骨疏康组大鼠全身、脊柱BMD和红细胞膜PKC、Ca2+-Mg2+-ATP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均<0.05),并且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别(p均>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Mg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空白组和骨疏康组(p<0.05),并且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PKC活性高于骨疏康组(P<0.05)。结论:肾虎骨质疏松症具有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密骨灵可以恢复肾虎骨质疏松症大鼠全身骨量,达到防治目的;补肾中药可以恢复红细胞膜PKC活性和钙镁泵的活性,是补  相似文献   
25.
骨质疏松症X线形态计量诊断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有关节X线照片的测量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针对X线照片的特点,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灰度比值测量,灰度直方图分析和纹理分析方法,对跟骨、椎骨的正常、退变增生和骨质疏松图像进行了测量分析比较,并绘制了相应的灰度直方图、三纹理图和灰度投视图。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鉴别骨质疏松症、退变增生和正常骨质的X线方面有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两种中药制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两种中药制剂对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服用健骨颗粒剂,Ⅱ组服用骨松宝颗粒剂,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使用UBIS 5000型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声振幅衰减值和骨硬度均明显升高(P<0.01),而相对骨折危险性明显减小(P<0.05).结论:两种中药制剂均能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危险性,从而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8.
祖国传统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纤维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随着21世纪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已逐渐成为世界性广泛关注的问题。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为I、Ⅱ两种类型。I型为高代谢型,主要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由雌激素缺乏,而使骨代谢呈负平衡,骨吸收相对增强引起;Ⅱ型是低骨转换型,主要为老年性骨  相似文献   
29.
30.
阿成 《保健医苑》2004,(6):36-36
家庭主妇不爱用洋葱做菜是因为加工时会让人流眼泪,很多人也不喜欢洋葱的味道。但是如果想让自己骨骼更结实、长得更加魁梧高大,预防骨质疏松症,还是乖乖地捏着鼻子吃洋葱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