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4篇
  免费   3133篇
  国内免费   96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592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2493篇
内科学   150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4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3988篇
综合类   4464篇
预防医学   18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83篇
  28篇
中国医学   3024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183篇
  2023年   709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622篇
  2016年   671篇
  2015年   739篇
  2014年   1148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254篇
  2011年   1404篇
  2010年   994篇
  2009年   1011篇
  2008年   1072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943篇
  2004年   853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673篇
  2001年   609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陈砺  朱春燕  王小平  徐敏 《循证医学》2004,4(3):141-144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 对检索到的50篇有关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和临床试验的没计原则,从诊断标准、纳入和排除标准、组间基线可比性、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疗效判断、疗程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访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50篇相关文献中,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水平标准评价,推荐级别为B级的占44.0%,C级的占56.0%;证据水平为2b级的占40.0%,3b级的占4.0%,4级的占56.0%;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0%;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0%;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 有关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及论文撰写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不同的年龄绝经后妇女不同体重质量指数(BMI)与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来自门诊健康体检的557名绝经后妇女(肝肾等疾病除外),年龄范围50~78岁。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等部位的BMD,同时计算BMI。根据BMI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20 kg/m2)、正常体重组(25≥BMI>20 kg/m2)及超重组(BMI>25 kg/m2)。根据年龄又分为3组(50-,60-,70~78岁),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各组间均数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BMI组总体不同部位的BMD方差分析比较有极显著意义P<0.01,高BMI组的BMD均值明显增高;进一步对同一年龄组不同BMI组的不同部位的BMD均值比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特别是低体重组的骨密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BMI组的BMD。结论BMI与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有显著相关,但低体重的绝经后妇女作为骨折的危险人群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对于超重的绝经后妇女,通过增加体重的方式增加BMD是危险的,因为超重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及中风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他途径:如年轻时加强运动、多饮牛奶、不盲目减肥等,提高妇女峰值骨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3.
《医药保健杂志》2009,(6):60-60
除皮肤病外,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会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皮肤瘙痒往往是其先兆。由于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皮肤组织出现营养障碍,上皮细胞功能降低,导致皮肤干燥、皱褶、萎缩。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青少年儿童男性与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积累的比较。方法采用DXA骨密度仪测量1322例健康青少年儿童(年龄6~24岁,男性533例,女性789例)正位腰椎、侧位腰椎、髋部和前臂远端各骨骼区域的BMD。结果男性青少年儿童正位腰椎BMD随年龄增长,采用二次回归曲线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其余骨骼部位BMD与女性青少年儿童相似,均是采用s形回归曲线模型拟合优度最佳。大约在16岁之前,女性青少年儿童正位腰椎BMD显著高于男性,18岁后又显著低于男性。在14岁之前,女性青少年儿童侧位腰椎vBMD高于男性,14岁之后两者的vBMD几乎完全相似。其余骨骼部位,大约从12岁开始,男性青少年儿童的BMD逐渐高于女性,且两者的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扩大。结论该研究资料为评价青少年儿童的骨量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值。青少年儿童不同骨骼部位BMD积累方式存在性别差异,该差异随测量的骨骼部位不同和年龄增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55.
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腰臀比(WHR)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arcomMx8000多层螺旋CT测定560例正常成人腰椎松质骨密度,将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在同年龄组根据BMI及腰围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分析骨密度与体重、BMI、腰围及WHR的关系。结果①以BMI分组,老年肥胖组BMD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②以腰围分组,中年女性肥胖组BMD低于非肥胖组(P<0.05);③青年组和中年组BMD与腰围及WHR呈负相关,老年组BMD与体重和BMI呈正相关与腰围和WHR不相关。结论预防骨质疏松症在中青年应提倡运动锻炼,避免肥胖,在老年人不应该过分强调降低体重减少肥胖以避免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56.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2003年8月,笔者运用补肾健脾的方法以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0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8± 4.0)岁。均为自然绝经,绝经时间平均为(5.0±3.0)年。初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法用γ线吸收法,测量了87例60岁以上正常老年人的骨密度,以观察中度高原地区老年人骨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提示:中度高原地区骨密度变化趋势与平原地区一样,密度与年龄成反比,女性骨量比男性丢失快且早,70岁以上男女之间差别缩小,70岁以下组平原地区测定值与高原存在显著差异(P〈0.001),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们认为与高原地区紫外线强,食物及人接受的照射剂量比平原高,继而摄取及皮肤转化钙调节类激素增  相似文献   
58.
本实验研究切除卵巢造成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通过观测红细胞膜蛋白激酶C(PKC)和Ca2+-Mg2_-ATP酶的活性,探讨肾虎骨质疏松症病理机制中肌醇脂质系统的变化,并结合全身和脊柱骨密度(BMD)指标观察了补肾中药(密骨灵)的疗效,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和阳性药(骨疏康颗粒剂)对照组进行对照,探讨补肾法的防治机理。结果表明;模型空白组大鼠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密骨灵组与骨疏康组大鼠全身、脊柱BMD和红细胞膜PKC、Ca2+-Mg2+-ATP酶的活性均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均<0.05),并且与正常组大鼠无明显差别(p均>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Mg2+-ATP酶活性高于模型空白组和骨疏康组(p<0.05),并且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密骨灵组大鼠红细胞膜PKC活性高于骨疏康组(P<0.05)。结论:肾虎骨质疏松症具有红细胞膜PKC和Ca2+-Mg2+-ATP酶、Mg2+-ATP酶活性的改变;密骨灵可以恢复肾虎骨质疏松症大鼠全身骨量,达到防治目的;补肾中药可以恢复红细胞膜PKC活性和钙镁泵的活性,是补  相似文献   
59.
骨质疏松症X线形态计量诊断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骨质疏松有关节X线照片的测量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针对X线照片的特点,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并采用灰度比值测量,灰度直方图分析和纹理分析方法,对跟骨、椎骨的正常、退变增生和骨质疏松图像进行了测量分析比较,并绘制了相应的灰度直方图、三纹理图和灰度投视图。结果表明,本方法在鉴别骨质疏松症、退变增生和正常骨质的X线方面有肯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骨质疏松症骨折愈合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