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0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71.
牛传贵 《山东医药》2004,44(30):78-78
患者男.60岁,于2004年2月25日因精神病刎颈自杀,由他人急送本院。查体:T37.8C.P96次/分,R24次/分,Bp90/70mmHg。精神萎靡,贫血貌,舌骨下方皮肤、肌层、筋膜全层不规则裂开,约10cm,深达咽腔、喉腔,甲状软骨自中部纵行全层裂开,右侧甲状软骨板缺失,左侧甲状软骨板凹凸不平,中下部横行裂开,环状软骨完整,会厌软骨游离缘完整,根部断裂,喉腔右侧多处裂伤,右侧声带、喉室、室带标志不清,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43例)和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小骨窗组,41例)治疗,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4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而小骨窗组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时ADL功能评分显示,小骨窗组患者预后要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显微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Henry入路Acu-Loc掌侧锁定骨板系统与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8-05诊治的60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26例采用Henry入路Acu-Loc掌侧锁定骨板系统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 d与术后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2组术后12个月掌侧入路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度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 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2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掌侧入路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nry入路Acu-Loc掌侧锁定骨板系统与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骨折复位固定效果满意,Henry入路Acu-Loc掌侧锁定骨板系统在术后远期腕部骨折角度和高度丢失较少。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小切口取四肢接骨板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共行小切口接骨板取出术78例,其中胫骨内侧接骨板32例,股骨26例,桡骨12例,锁骨8例。结果所有患者的接骨板及螺钉均顺利取出,手术时间20—60min,平均(40,0±0,5)min,出血10~50ml。无一例切口感染和皮缘坏死,无一例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时间3~7d,术后8~12d拆线。随访4~12个月,关节功能均良好,X线片未见断钉及残余钉。结论小切口接骨板取出术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但需了解各型接骨板的特点,熟悉四肢神经、血管走行,根据X线片仔细定位。设计合适小切口,正确选择小切口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75.
钛涂层317L接骨板相邻受辐射骨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钛涂层317L接骨板植入电子线照射的犬右下颌骨体部,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相邻骨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组相邻组膜超微结构损伤比 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对照组轻微。可能与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所释放出来的毒性较大的Cr,Ni离子对组织细胞的再损伤有关,而钛涂层317L接骨板表面呈纯钛相,不会造成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76.
滑脱骨板治疗腰椎滑脱11例报告刘爱国寇汝刚尹雪锋作者单位:257500山东省垦利县医院自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天津骨科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滑脱骨板治疗腰椎滑脱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1~58岁,平均46...  相似文献   
77.
全椎板及髓核摘除行“H”形同种骨板植骨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蓉  高兴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63-1164
<正>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最常见的疾病,病人不能保持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工作的生活,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腰椎间盘再手术率为5%~15%,再手术效果差,一般仅能减轻症状,而不能使症状完全消除。为防止手术后症状复发,我院2000年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H”形同种骨板植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人23例,疗效满意。随访1a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熊骨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9.
应力松驰接骨板对骨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采用粘弹性材料制成垫圈置于接骨板螺孔与螺丝钉之间,构成应力松驰接骨板系统。实验证实,有垫与无垫接骨板在固定早期对模拟骨的应力遮挡作用相同,固定8周后垫圈出现明显变形和破坏,使有垫骨板的应力遮档率从第10周起明显低于无垫接骨板。  相似文献   
80.
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骨折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1岁;骨折按照AO/ASIF分型:C1型8例,C2型7例,C3型11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1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5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9例,合并鹰嘴骨折经骨折入路2例.采用Mayo评分系统对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4~50个月(平均29.3个月)随访.全部患者骨折均在5个月内愈合;2例患者存在功能障碍;术后1年肘关节屈曲90°~130°,平均116.8°;伸直丢失0~25°,平均13.2°.根据Mayo评分系统:优15例,良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8%.术后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1例,尺神经麻痹1例.所有患者未发生浅表及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