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48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232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6325篇
内科学   863篇
皮肤病学   52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82篇
综合类   13713篇
预防医学   5175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6505篇
  57篇
中国医学   2226篇
肿瘤学   28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566篇
  2021年   861篇
  2020年   956篇
  2019年   950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931篇
  2016年   923篇
  2015年   1081篇
  2014年   2043篇
  2013年   2157篇
  2012年   2630篇
  2011年   2896篇
  2010年   2776篇
  2009年   2541篇
  2008年   2851篇
  2007年   2518篇
  2006年   2259篇
  2005年   2398篇
  2004年   1795篇
  2003年   1433篇
  2002年   1056篇
  2001年   886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489篇
  1998年   440篇
  1997年   383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阴道黑色素瘤(VM)极其罕见,好发于老年女性、预后极差,在阴道恶性肿瘤中占比约为3%,与皮肤、眼、外阴黑色素瘤相比,VM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OS)率较低,仅为13%~32.3%。目前对VM患者尚无统一的临床分期系统及标准治疗方案。手术仍然是早期VM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术后辅助放、化疗及细胞因子治疗,可能提高VM患者OS率。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可能改善晚期VM患者预后,但是其疗效均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估。笔者拟就VM发病机制,VM患者临床表现与分期、治疗及预后,尤其是免疫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分析异位妊娠使用阴道彩超和腹部彩超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县级二甲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采取阴道彩超检测,B组患者采取腹部彩超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诊断符合率为,显著高于B组的诊断符合率,两组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中,相较于腹部彩超,阴道彩超检测的优势更明显,能够取得更高的诊断符合率,是目前临床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异位妊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对于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评价的价值。 方法 选择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评价标准将确诊为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他正常排卵不孕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各卵泡期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各卵泡期优势侧卵巢血流参数及围排卵期成熟卵泡血流分级情况。 结果 2组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及血管化血流指数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围排卵期成熟卵泡血流多为3~4级,研究组多为1~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流量低、成熟卵泡新生血管数量少是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血流灌注特点,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更利于早期评价卵巢储备功能,指导临床识别、预测卵泡发育不良及早期排卵障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在产后阴道前壁膨出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30例)和康复治疗组(30例)两组。康复治疗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在电刺激治疗后,接受家庭身体恢复训练的健康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满意率。结果康复治疗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组满意率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配合家庭训练治疗产后阴道前壁膨出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5.
王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69-2670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居第1位.传统的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现多数学者主张阴道分娩出血量达500 mL,剖宫产失血量达1 000 mL即可定义为产后出血,目前这一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996.
霍文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401-5402
目的:探讨血清β-HCG、P测定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并随机选取78例同期早期正常宫内妊娠孕妇,测定当日血清β-HCG、P、EST和48 h后的血清β-HCG。结果:研究组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EST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研究组血清β-HCG值无明显变化,对照组血清β-HCG值明显高于就诊当日约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独检测某项指标并不能准确鉴别诊断输卵管妊娠,测定血清β-HCG、孕酮并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能有效减少早期输卵管妊娠的漏诊与误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丘赞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5):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致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0例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各项检查分析其主要的致病原因,并与正常妊娠者比较。结果 (1)先兆性流产(70.0%)为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宫颈息肉(16.3%)、糜烂(8.7%)及阴道炎(5.0%)也可单独引发;(2)先兆性流产组以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为主;宫颈息肉、糜烂组均以支原体感染为主;阴道炎组霉菌、滴虫、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感染均有;(3)正常妊娠组的血清孕酮水平为(82.21±6.45)nmol/L,先兆性流产组为(70.45±6.13)n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先兆性流产组为(2.51±1.42)mU/L,正常妊娠组为(2.19±1.31)m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常规妇科、超声、阴道及实验室等全面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改善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8.
2012年5月10日,一名特殊的患儿多多来到了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下称“洛阳妇幼”)。她患有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阴道瘘。多多的父母都是智障人士,没有劳动能力,家庭的重担落在多多15岁的姐姐范祯祯肩上。  相似文献   
999.
阴道出血与盆腔疼痛是许多女性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属生理性的,属正常生理范畴,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病理性则不同了,不仅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表现,还会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就该两类病理性症状的诊治做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正常阴道分娩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方法对该院50例产妇给予风险护理干预,成立专门的管控护理风险小组,明确管理小组中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各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做好预防护理风险的评估工作及健全护理风险的管理制度等,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逐条规范落实。观察护理干预实施后效果。结果50例正常阴道分娩中生殖道损伤15例,产后出血0例,新生儿并发症l例,羊水栓塞0例,产妇满意度48例,投诉及纠纷。例。结论通过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正常阴道分娩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及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