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线粒体铁蛋白(FTMT)通过hepcidin-BMP6-SMAD7信号通路对顺铂(DDP)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DDP增殖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0(正常RPMI-1640培养基),1.0,2.5,5.0,7.5和10μg·mL^(-1)DDP组(1.0,2.5,5.0,7.5和10μg·mL^(-1)DDP培养基处理)。以噻唑蓝(MTT)法检测A549和A549/DDP在DDP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水平;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细胞中FTMT、铁蛋白重链(FTH)、铁蛋白轻链(FT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DDP诱导后细胞的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0和10μg·mL^(-1)DDP组A549/DDP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75±0.43)%和(0.95±0.28)%,坏死率分别为(2.35±0.42)%和(7.40±0.49)%,ROS水平分别为(4.25±0.49)%和(12.31±0.96)%,MMP水平分别为(89.00±2.38)%和(82.40±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DDP浓度的增加,A549/DDP细胞中的Bax、caspase3、FTMT、铁调素、转铁蛋白受体(TfR1和TfR2)、BMP6、SMAD7和hjv的mRNA水平先升高后降低,Bcl-2和储铁蛋白(FTH和FTL)的mRNA水平先降低后升高。结论FTMT的高表达与DDP的耐药有一定关系,FTMT-hepcidin-BMP6-SMAD7信号通路参与了DDP诱导人肺癌A549/DDP细胞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生理浓度铁调素(Hepcidin)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内铁离子转运的影响。方法加入终浓度分别为100(A1组)、300(A2组)、600(A3组)nmol/L的Hepcidin,干预成骨细胞20h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测量细胞内的铁离子荧光强度。结果细胞内铁离子荧光强度对照组(A0组)为5.23±1.54,A1组为20.74±4.90,A2组为21.65±6.55,A3组为22.32±6.91,与A0组相比,A1组、A2组、A3组荧光强度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1组、A2组、A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cidin具有升高成骨细胞(hFOB1.19)内铁离子的作用,但在100~600nmol/L剂量范围内,Hepcidin升高成骨细胞内的铁离子浓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高脂膳食对小鼠脑内铁稳态的影响,为通过合理膳食预防和延缓脑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美国癌症研究所(ICR)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小鼠脑内铁调素(Hepcidin,He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膳食组、脑老化模型组、高脂膳食+脑老化模型组的Hep基因与内参基因(β-actin)电泳图灰度比值分别为(0.71±0.06),(0.75±0.03)和(0.73±0.08),均低于普通膳食对照组的(0.94±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脂膳食组、脑老化模型组和高脂膳食+脑老化模型组之间Hep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脂膳食可以下调小鼠脑内Hep mRNA的表达,与脑老化模型组类似,提示高脂膳食可能引起大脑铁稳态失衡进而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74.
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铁过载能引起骨质疏松,铁调素(hepcidin)是近年发现的调节体内铁代谢的关键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egenetic proteins,BMPs)能上调铁调素的表达,提示BMPs在骨质疏松的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BMPs和铁调素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铁过载引起的骨质疏松及其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5.
铁调素、炎症因子与铁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一些非血红素蛋白及某些酶类的基本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铁代谢失衡引起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铁过载可引起血色素沉着病,并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铁缺乏引起的贫血更是危害着数以亿计患者的健康。血和组织铁的平衡主要依赖于多种铁调节蛋白的参与。进入肠道的铁在十二指肠的细胞色素b(duodenal cytochrome b,Dcytb)、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l)、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aestin,HP)的共同作用下被吸收,其中FP1对调节铁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受体的结合促进铁向细胞内转运;铁蛋白与铁结合形成含铁铁蛋白储存于巨噬细胞(体内铁的主要储存形式);乳铁蛋白与铁的结合、转运、储存有关;脑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既有促进脑细胞铁释放也有铁摄取的作用,故其对脑铁代谢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6.
铁在多种细胞活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稳态受到严格的控制.铁调素是调节铁代谢的关键激素,调节肠道对铁的吸收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对储存铁的释放,慢性肾脏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铁缺乏.随着医学的进展,治疗铁缺乏的新方法也不断涌现.了解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铁缺乏的原因、机体对铁稳态的调节和药物对铁代谢的作用,可以为临床铁缺乏的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铁蛋白(SF)、铁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S的男性患者51例,其中单纯OSAS组36例(轻度OSAS组13例,中重度OSAS组23例),OSAS合并糖尿病组15例;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14例作为T2DM组;设立单纯肥胖男性1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空腹血糖、HbA1c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SF、铁调素水平,观察OSAS患者SF、铁调素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1)轻度OSAS组、中重度OSAS组、OSAS合并糖尿病组和T2DM组的SF水平升高,分别为(268.24±47.94),(316.45 ±49.36),(377.66±49.95),(286.01 ±45.53) μg/L,均高于对照组(203.28±32.8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38,P <0.01);铁调素水平下降,分别为(66.41 ±12.00),(47.34 ±13.35),(34.52±8.49),(54.45±8.25) μg/L,均低于对照组(88.26±12.3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80,P<0.01).(2)SF、铁调素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最低血氧饱和度存在相关性(r=-0.65 ~0.34,P均<0.01),且SF与铁调素之间存在线性相关(F=22.40,P<0.01).结论 OSAS患者存在SF及铁调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在T2DM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ngnitive dysfunction,POCD) 是老年人麻醉手术的研究热点,表现为近期记忆、思维集中能力、语言理解的受损。POCD 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然而炎症因子中铁调素(hepcidin) 的产生及铁的代谢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将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脑铁异常增高至少是部分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病等发生的一个起因。铁调素通过与膜铁转运蛋白 1(ferroportin 1,Fpn1)结合,导致其内吞和降解,抑制十二指肠铁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调节机体铁稳态。因此,铁调素(hepcidin)是这些疾病药物干预的一个新靶点。在所有与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将铁恢复至正常水平或阻止脑铁增加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最近研究表明,脑中铁调素水平升高可抑制血脑屏障、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铁转运蛋白的表达,进而显著降低脑铁含量。该综述主要讨论铁调素在脑中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在疾病中潜在的治疗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抗坏血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MHD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抗坏血酸300 mg,共12周,对照组不服用抗坏血酸及其他抗氧化剂。检测两组实验前后血清Hepcidi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SF)、白细胞介素(IL-6)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实验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口服抗坏血酸12周后,血CRP、IL-6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cidin、SF、Hb、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试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抗坏血酸在一定程度上降低MHD患者血CRP、IL-6水平,但对Hepcidin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