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83.
背景与目的:慢性丙型肝炎患在干扰素治疗基础上运用金刚烷胺可提高病毒学应答率。经新设计研究金刚烷胺在已联用干扰素α-2α/利巴韦林治疗的基因1型患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将患分层,在基线期利用单次剂量干扰素敏感性分为3个层次(Ⅰ:24hHCV—RNA水平降低〉1.4log10;Ⅱ:0.8~1.39log10;Ⅲ:〈0.8log10及一种可靠方法对干扰素/利巴韦林无应答进行鉴别),并划分纤维化等级(F0/1/2vsF3/4)。所有患接受每周干扰素α-2α(40KD)180μg加利巴韦林1.0~1.2g/d治疗,同时随机给予金刚烷胺100mg2次/d(n=114)或安慰剂(n=95),共48周。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帕金森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恩他卡朋组和金刚烷胺组,各46例。恩他卡朋组给予恩他卡朋治疗,金刚烷胺组给予金刚烷胺治疗,均采用美多芭作为基础治疗,用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结果恩他卡朋组有效率(89.13%)高于金刚烷胺组(80.43%)(P<0.05)。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均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恩他卡朋组UPDRSⅢ和Ⅳ评分均明显低于金刚烷胺组(P<0.05)。恩他卡朋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金刚烷胺组为32.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意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恩他卡朋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金刚烷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GC法测定3-氨基-1-金刚烷醇(VILS-03)中有关物质金刚烷胺、1,3-金刚烷二醇、1,3,5-金刚烷三醇、1,3,5,7-金刚烷四醇的含量。方法:采用DB-1毛细管柱(50 m×0.53 mm×5μm),进样口温度300℃,柱流速2.0 mL·min-1,进样方式用分流进样,分流比5∶1,载气为氮气,进样量为1μL;外标法计算。结果:空白溶剂均不干扰VILS-03有关物质的检测;金刚烷胺、1,3-金刚烷二醇、1,3,5-金刚烷三醇、1,3,5,7-金刚烷四醇均在一定范围内线性良好,r均>0.990;定量限分别为1.375、1.557、1.363、4.042μg·mL-1;50%、100%、150%水平的加样回收率均良好。金刚烷胺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107.3%、107.3%、105.2%,RSD分别为0.67%、1.1%、2.3%。1,3-金刚烷二醇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93.6%、100.3%、95.6%,RSD分别为4.7%、1.6%、2.6%。1,3,5-金刚烷三醇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  相似文献   
86.
UPLC-MS/MS法测定中兽药中非法添加物金刚烷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中兽药中金刚烷胺残留的U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稀释后,采用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质谱正离子扫描测定。结果金刚烷胺在5~100 n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2);样品检出限为1μg·mL^-1,定量限为2μg·mL^-1。在40、50、60 mg·mL^-1回收率为85%~115%,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中兽药中非法添加金刚烷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肖雪  张丹  赵婷  杨漫  强桂芬  张娅喃  刘会臣 《中国药房》2012,(18):1671-1673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金刚烷胺的浓度,并应用于小儿氨酚烷胺泡腾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人血浆样本以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测定,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流动相为甲醇-5mmol·L-1乙酸铵测(,含电喷0.5雾%离甲子酸化)(源45,∶正55)离,子流方速式为,0选.3择mL监·测mi离n-子1;选反用应分AP别I3为20m0/型z1三52重.2四→极11杆0.1(串对联乙质酰谱氨仪基的酚多)重、m反/z应15监2.测3(→M13R5M.2()金扫刚描烷方胺式)进和行m监/z166.1→148.1(伪麻黄碱,内标)。结果:乙酰氨基酚和金刚烷胺血药浓度分别在0.0800~12.0mg·L-(1r=0.9964)、0.0080~1.20mg·L-(1r=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6%;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9.23%、101.70%;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7.0±2.0)%、(92.4±2.7)%。结论:本方法高效、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快速,适用于对人血浆中乙酰氨基酚和金刚烷胺的测定,可应用于小儿氨酚烷胺泡腾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88.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5~2007年两个流行期H1N1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其对抗流感药物-M2受体阻滞剂的敏感性,为防治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流感监测哨点门诊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MDCK细胞分离病毒,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病毒。随机对两个流行期30份H1N1亚型流感病毒提取核酸,RT-PCR扩增耐药相关M2基因片断并测序,DNAStar6.0生物学软件分析耐药相关的氨基酸位点。收集2005~2007年度ILI监测数据,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2005~2006年流行期分离流感病毒92株,H1N1亚型61.96%(57/92)。2006~2007年流行期分离到H1N1亚型23.86%(21/88),H3N2亚型75.00%(66/88)。两个流行期高峰分别在2005年12月和2007年1月。RT-PCR扩增耐药相关M2基因片段25份,23株成功测序,M2蛋白变异主要发生在跨膜区第31位氨基酸,丝氨酸被天冬酰胺置换,耐药率73.9%(17/23)。[结论]2005~2006年流感流行期以H1N1为优势株,2006~2007年流行期H1N1有流行,但以H3N2为主,两个流行期H1N1、H3N2和B型同时并存。H1N1亚型流感病毒对金刚烷类药物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9.
金刚烷胺致急性精神障碍(附4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10年我院共收住帕金森氏症(PD)病人376例,其中使用金刚烷胺治疗152例,有45例出现急性精神障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5例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2岁,平均60.4岁。病程3个月至2年,治疗前均无精神症状。用药情况:金刚烷胺剂量0.1~0.2/日,合用安坦40例,美多巴3例,左旋多巴2例。精神症状出现时间:用药后第1天4例,第2~3天34例,第4~6天7例。二、临床表现(1)幻觉与错觉:最多见。出现视幻觉37例,听幻觉6例,错觉10例。视幻觉内容与患者文化程度、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9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5):409-412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过程,探讨靶器官药动学研究方法。方法:SD大鼠(雄性,8~10周龄)行乌拉坦麻醉(1.0 g/kg)后,手术植入微透析探针于大鼠纹状体,以人工脑脊液恒速(2μL/min)灌注探针。灌注1 h后,腹腔注射盐酸金刚烷胺(1.0 mg/kg),注射后立即收集透析液样本,样本收集间隔时间为12 min,连续6 h。用LC-MS/MS法检测透析样本中金刚烷胺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及计算药动学参数用DAS软件拟合。结果: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浓度-时间变化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C_(max)、t_(1/2)和AUC_(0-∞)为(1.78±0.59)h、(38.56±9.10)μg/L、(2.07±0.35)h和(591.84±278.39)μg/(L·h)。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基于微透析采样结合LC-MS/MS法研究金刚烷胺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为研究药物在靶器官中的药动学过程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